APP下载

宝宝为什么看见洞就想钻

2023-05-30薛源

健康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洞洞卡住孔洞

薛源

小朋友对洞洞的执念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从承重墙、防护窗、通风管,再到锅盖、痰盂盆、拉链……小朋友们上演了太多魔幻场面。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广大家长们疑惑:“熊孩子”被卡是一时调皮造成的吗?他们为什么热衷于各种钻孔、抠戳小洞,并乐此不疲呢?

6岁前的宝宝为啥看见洞就想钻

宝宝小月龄的时候,喜欢用手抠嘴巴;会爬之后,喜欢四处抠东西、戳洞洞;等会走会跑,行动力强了以后,但凡是遇到能钻的地方,绝对不走正常路,看见什么都想去探索一番。墙上的插座、沙发的缝隙都是他们的目标;餐桌下面、柜子里面都有他们的身影。

为什么孩子每天都在家里抠来抠去、钻来钻去?其实,这是宝宝探索空间关系的本能。6 岁之前,是儿童空间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通过钻、爬、捅、伸等一系列的动作,对空间中的事物进行探索,是一种天性。宝宝们也会根据空间的大小选择对应的身体部位,较大的空间或者缝隙,就直接上头和身体;如果是小的孔洞,那么就派上手和手指。

然而在空间匹配的道路上,他们经常会“翻车”,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就是——“妈妈,我被卡住了!”

用身体去“匹配”空间

小朋友们被卡住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真正卡住他们的,是宝宝们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能力——身体的自我意识和空间意识。

●身体自我意识萌芽

孩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对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

发现自己的手能拿起一样玩具,能扔出去一件东西,能伸进一个洞口……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原来我的身体还能这样”的新奇体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各方面认识并不完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调查:通过给1岁到1岁半的60名孩子展示正常人类结构图和非正常人类结构图,来观察孩子能否正确判断出“人的胳膊长在腿上”是错误的。结果显示,1岁的孩子根本不能看出问题在哪里,但是1岁半的孩子可以。这说明小龄宝宝还不能完全认识自己的身体,还需要不断地经历和探索。

钻洞洞,恰恰就是孩子在探索阶段的表现。比如:手指抠洞洞,能让他意识到,我的手指是有物理尺寸的,能钻进这么大小的洞;钻进狭小的纸箱,并变换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装上”自己,能让他意识到,我的胳膊长在肩膀两侧,还可以抱住大腿……

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尝试,他们才能完成对身体认识的发展。

●空间敏感期

随着对身体认识的发展,宝宝的空间敏感期也开始萌芽了。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和空间的远近、大小之间的关系,所以需要不断地用身体去试探和感知。

对于小宝宝来说,探索空间的方式,可能是通过扔、洒、移动物体,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则变成了直接用肢体来感受。

而孔洞,无疑是超有趣味的载体。孩子会好奇地把手指塞进洞洞里,感受深浅;一时兴起,他们还会忘我地把脑袋也伸进去,想努力看一看那个圆圈里到底有什么……这其实就是宝宝在用自己的身体去“匹配”合适的空间。

但是,毕竟宝宝对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概念还没有那么明晰,所以在匹配的时候,宝宝“翻车”都是常有的事。

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了研究幼儿身体自我意识的发育,设计了一个门洞选择测试实验。通过孩子能否在多个洞口中选择唯一正确的洞口穿过板子,来判断孩子对空间的认知。结果表明:2岁左右的孩子通过自己身体对空间的判断,还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

0~6岁期间,其实都是宝宝发展空间意识的阶段,所以,娃总是卡住,也是很正常的。

面对卡万物的“熊孩子”该怎么做

虽然能力没跟上,但宝宝们就是热衷于探索和尝试,那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以安全为前提

孩子喜欢钻洞洞去探索是好事,奈何其年龄小、安全意识低,生活中的很多洞洞、缝缝对他们来说,都暗藏着极大的危险。比如:洗衣机、衣柜、楼道护栏等卡身子高发地;门缝、阳台防盗窗、床围栏、椅子扶手等卡头高发地;插座、螺丝帽、钥匙环等卡手高发地……各种各样的孔洞和缝隙,对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了看护到位之外,一定要确保孩子的探索环境是安全的。比如,插座装上防触电保护盖,选购安全性较高的玩具……一旦宝宝出现试探性的危险动作,应立即制止,同时教导规则并转移注意力。比如,“电插座危险,不可以碰,过来妈妈陪你玩拼图。”稍大一些的宝宝就可以加强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哪些物品、机械存在危险,不能随意触碰。比如带孩子看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绘本或动画片,想方设法让他们意识到把身子、头、手伸进孔洞和缝隙的危险性,防患于未然。

●正确引导是关键

宝宝身体意识和空间意识,是阶段发育的必然结果。而且,对于身体和空间的关系了解越明确,宝宝的认知能力、身体发育也就越好。

有很多长大了以后,走路经常摔跤或者是总不小心撞到的宝宝,很可能就是空间感没建立好。

所以,对于孩子对孔洞的热衷与着迷,家长不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管放手,主动提供让他们去抠、去钻洞洞的环境。比如,用纸箱子搭成隧道、收拾好一些藏身之处来玩捉迷藏……孩子喜欢钻洞洞,家长就引导他去钻安全的洞洞,边玩边丰富他们对空间的感知,何乐而不为呢?

編辑/胡轶超

猜你喜欢

洞洞卡住孔洞
“卡住”
卡、卡、卡住了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坏洞洞,好洞洞
孔洞加工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简析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认不出了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