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2023-05-30

家庭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组织液口服药物血液循环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本质上,吃药、打针和输液都是要把药物送到我们体内,区别在于,不同的给药方式,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利用率是不同的。

口服药物进入消化道之后,经过胃肠道黏膜的重重吸收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到达各器官,最安全但是见效慢,药物利用率也相对较低。

打针按注射方式分类又可分为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而我们通常说的打针都是指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肉里(通常是臀部),药物溶于肌肉细胞周围的组织液后,再通过肌肉里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相比口服药物省去了从消化道吸收到组织液里这一个步骤,显效更快。

而输液是将药物一步到位直接送进静脉中,经血管网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被需要的地方吸收,见效最快,可以說是立竿见影,药物利用率也最高。但同时,输液的副作用和风险也最大。例如输液要求无菌操作,对药物的纯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药物中有杂质,随着吊针直接进入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若输液速度过快会使进入身体血液循环的液体量迅速增加,导致心肺负担过大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等极端状况。

因此,对于像感冒发烧这类可以通过打针或者吃药来治疗的小病,还是尽量不要选择输液;而对于那些需要的药剂量比较大抑或是需要药物快速起效的急性病症,该输液还是要输液。

猜你喜欢

组织液口服药物血液循环
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组织液动脉渗出说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观察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
自体痂皮回植后痂下组织液中炎症介质分析
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