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结构、关系与功能

2023-05-30杨雄

中华家教 2023年2期

摘要: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依据家庭系统理论,正常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存在着三条边对应三种主要关系:夫妻关系,它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是家庭结构的主轴;亲子关系,它是上下互动的关系;同胞关系,它是平行互动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三种关系,构成一个具有结构功能和独特情感的沟通模式。从社会学视域出发,当代家庭教育已经不单是家长对子女的单向输出,而是包含着父亲、母亲与儿童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之过程。从上述家庭内部三种关系可以导出三种教育类型,可称之为“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配偶教育”,这应成为当前改善家庭关系、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家庭三角形理论 亲职教育 子职教育 配偶教育

作者简介:杨 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23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发展,2022年12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线举行。在此次研讨会上,笔者基于十多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思考,从社会学视域下家庭结构、关系与功能出发,对家庭教育内涵及操作定义作了诠释,以供探讨。

一、家庭三角形理论:丈夫、妻子与子女是家庭结构的基本单元

依据家庭系统理论,家庭作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它是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每个系统的构成要素都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个要素都以某种方式既影响着其他部分,又影响着整体。家庭系统又是一个在心理上、情感上可以满足其成员需求、维护其功能正常发挥的社会结构。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家庭每个成员的角色扮演、关系沟通与情感分享,需要家庭所有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成员关系不断增进,家庭功能得到良好发挥,家庭结构得以稳定维持。进入新时代,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人们对夫妻关系、子女成长与家庭幸福提出了更高需求,同时,这给我国家庭建设、家庭教育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顏氏家训·兄弟篇》明确指出,夫妻、父子、兄弟三种基础关系是维持家庭和睦最为重要的伦理关系,所谓“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1]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家庭三角形理论”,该理论认为,丈夫、妻子、子女构成了一个家庭的三大要素,把这三个要素用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家庭三角形。其每一边代表一种家庭角色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在于以婚姻为基础构建起的这一家庭三角结构是否稳定。[2]家庭结构与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的模式健康与否,会对家庭功能的发挥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既可以是正向增力的作用,也可以是反向减力的作用。那么是“增力”还是“减力”则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质量来决定的。这对于我们理解广义或狭义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狭义的家庭教育”与“广义的家庭教育”

基于家庭教育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与跨学科性,不同的专业研究者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对于“什么是家庭教育”给出各自的定义。下面,笔者仅从三个研究领域加以举例说明。

教育学视域内的家庭教育:一般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即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终身教育视域中的家庭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吸收了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出家庭教育是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整个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而是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既有密切联系、又各有独立体系的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社会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家庭教育已突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的传统界定,将研究视角延伸到对整个家庭系统的观察。从家庭系统视角观察,一般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三种主要关系:(1)夫妻关系,它应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是家庭结构的主轴;(2)亲子关系,它应是上下互动的关系;(3)同胞关系,它应是平行互动的关系(独生子女家庭模式缺失这一关系)。[4]家庭成员之间的三对关系,既逐对互动,又复杂交织,从而构成一种具有结构功能和独特情感的沟通模式。

若再具体到教育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学研究视野,对家庭教育认识的深化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从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场域内的事情,发展为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2)从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学习生活技能、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发展到在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3)从认为家庭教育是家长(父母长辈)对于子女的教育,发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4)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发展到终身教育,即人的一生始终都在接受家庭教育。由此,社会学认为家庭教育已经不单是家长对子女的单向输出,而是包含着父亲、母亲与子女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5]

图1 中家庭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分别代表儿童、父亲、母亲。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每一个家庭的实际状况不同,上述三个角色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相等的。

三、成员互动、功能关系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

如果把家庭看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父亲、母亲与子女则是三角形的三个角,每条边代表着家庭成员间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往往我们会见到如下几种常见的家庭成员的互动类型。

第一种:夫妻关系较近,能给予孩子均等的爱(即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距离比较均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可以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对未来家庭生活产生美好的向往,会感受到自己的婚姻能像父母那样和谐;由于父母双方都能给予儿童均衡的爱,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成长的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同时习得男性性格和女性形象,这对儿童的社会化是很有益的。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异性相吸”的情形,家庭中也不例外。在夫妻关系较近、关系较好的家庭结构中,“异性相吸”能使家庭成员关系更好发挥正向功能:男孩喜欢母亲,就会在潜意识中想“为什么母亲会喜欢父亲?”他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观察,以父亲为榜样,模仿学习父亲的优点、长处。反之同样如此。所以,家庭成员平等,夫妻关系融洽,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有益的。

第二种:夫妻关系较远,却各自离孩子较近(即形成夫妻之间距离较远、各自与孩子之间距离较近的等腰三角形)。这种家庭关系常出现在夫妻之间感情冷漠的家庭中。由于夫妻关系淡薄,常常会到孩子那里寻求补偿,由此导致孩子被溺爱、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这种模式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自私,不利于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这类家庭看似平稳,却潜藏风险。

第三种:夫妻关系不太好,依靠孩子维系(即形成三条边不均衡的锐角三角形)。这种家庭模式中夫妻间距离更远、问题更多,两人关系主要依靠孩子维系,但各自对孩子的关爱或多或少、与孩子的距离长短不一。这类家庭,夫妻之间几乎没什么感情,经常处于“冷战”状态,由于孩子尚未长大,夫妻只好维持家庭表面完整。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经常无端生气或行为失控。

其实,在一个正常的小家庭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应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平等的三角形中。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心理上互相依赖、物质上共同分享,家庭成为每个成员最好的“避风港”,这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就这个意义讲,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照应、依靠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上述三种关系可导出社会学视域下广义家庭教育的三种范式,即“亲职教育”“子职教育”“配偶教育”,构成当代家庭教育的三种实践形态: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子女,以及如何为人夫妻。

四、“亲职教育”——今天如何为人父母?

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一条边是“亲职教育”。“亲职教育”(Parents Education)在美国被称为“父母教育”,在德国被称为“双亲教育”,在俄罗斯被称为“家长教育”,是立足于亲子关系、使为人父母者知晓如何尽父母职责的教育,是让年轻父母成为合格家长的专门化教育。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关注孩子的亲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父母本人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会直接或间接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历程。时下,家长对孩子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家长们也遇到了始料不及的问题:做司机要上驾校考驾照,做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唯一例外的是做父母——几乎是世界上最为神圣而复杂的职业,却可不持证就“上岗”。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年轻夫妇有了孩子后,每当职场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多是妻子让步、承受养育孩子的重任。久而久之,“焦虑妈”现象成为当前亲职教育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母亲过度的教养行为不利于儿童发展,母亲作用的过度发挥会挤压父亲的教养空间。[6]

研究表明,“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水平呈正相关。教育始于家庭。家庭作为孕育生命的摇篮,由婚姻、血缘或养育关系而构成,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依据家庭系统理论,角色可划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父母角色便是不经过角色扮演者的努力而由血缘等先天因素决定的,属于先赋性角色。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起奠基作用的是父母的教育。

“亲职教育”的内涵包括:第一,指导现代父母扮演称职的父母角色,为父母提供调整亲子关系的具体策略,改善父母教育过程中不当态度与行为;唤醒或指导未婚男女,提早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内容涉及优生学、营养學、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法学等。第二,“亲职教育”是“终身制”的,在家庭的不同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对“亲职教育”水平的要求亦不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第三,父母应重视孩子的生活教育、养成教育与人格教育,在亲子互动中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第四,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儿童,家庭教育的重心在“改变父母”,尤其是改变焦虑心态。因为父母是儿童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的相貌、学习习惯、思想性格、为人处世都像家长。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简而言之,当前“亲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育训练家长成为“合格”的父母。

那么如何开展“亲职教育”?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须改变“补齐短板式”育儿理念。中国的代际关系多是“反哺模式”,西方多是“接力模式”。前者对子女几乎是负无限责任,所以才会出现“啃老族”现象,而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往往表明子女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些中国家长受“木桶理论”影响太深,总喜欢催逼孩子必须去补最短的一块“知识”,在这过程中父母内心也备受煎熬。2017年由UC大数据发布的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列出了国内各城市妈妈的焦虑心理。结果显示,“焦虑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全部是一二线城市,从侧面反映了如今教育“内卷”激烈导致的父母育儿焦虑加剧。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诀窍之一就是父母放平心态,让孩子感受到爱而非压力,协力帮助孩子挖掘潜力、经营长处,通过“扬长避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学习的自信。

其次,须改变“娇贵化式”育儿方式。“娇贵化式”育儿是指把孩子看得过重,过度保护和爱护孩子,进而导致孩子娇气任性、养尊处优,经不起磨炼和挫折。这是少子化、城市化带来的后果,是时下年轻父母须特别改进的一种教养方式。

最后,须改变“亲职替代式”育儿行为。[7]亲职替代是指父母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把养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了祖辈,甚至保姆等人。这种育儿方式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依恋缺失”心理。如隔代教育、保姆代替母亲角色,尤其是与母亲的分离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会使他们丧失安全感和归属感。与祖辈相比,父母养育有更多益处,特别是亲子教育,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五、“子职教育”——今天如何为人子女?

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二条边是“子职教育”(Kid Education)。通俗地讲,“子职教育”就是通过角色扮演与行为践行,教育孩子如何尽到与他们年纪相符的生活职责。每个人一出生,就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成为有别于父母的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并指出家庭教育要从小处着眼。为我们实施“子职教育”作了非常准确、形象的解释。“子职教育”重在实践,贵在坚持。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相当困难。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即要帮助孩子走好人生开始的关键几步。由此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广大家长、教师开展德育,实施“子职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我看来,当前“子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婴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会导致他为所欲为,养成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自由过度”实际上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反过来,“规则过度”又可能导致孩子缺乏个性。有的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很少惹出麻烦事儿来,更让人省心,这种观念多表现在控制欲比较强的父母身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维的依赖性比较强,害怕尝试新事物,而且调整情绪变化的灵活性比较弱,创新意识与个性成长将受到影响。“子职教育”在教育引导策略上需把握好“紧”与“松”的度,只有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才能使孩子既有自律性,又有创新性。

二是消除“熊孩子”现象,从小抓规矩教育。父母一旦与孩子立下规矩,就不能轻易放弃或退步。规矩一旦被改变,儿童就会认为规矩是可以不遵守的。当规矩不断被破坏、被更改,最后就会失去效用。今后,无论父母定下多么严厉的规矩,孩子都不一定会遵守。只有把规矩贯彻始终,儿童才会认认真真地遵守。对孩子的教育应先紧后松。[8]如同漏斗的两个口,平时我们使用漏斗时一般是从大口入、小口出。“漏斗效应”提示我们,教育孩子也应先紧后松。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宠溺、放任,孩子长大后的“出口”就犹如漏斗小的那一端,能走的路只会越来越狭窄。若父母平时从小处严格要求,让孩子懂得自我约束,孩子未来的路“出口”就会越走越宽广。因此,所谓“先紧后松”,是指必须从早期教育抓起,特别是5岁之前的孩子,通常将父母视为权威,更易于服从养育,遵守规矩。

三是允许孩子“试错”,不替孩子承担责任。儿童时期本就应该是不断探索、试错、改错的时期。因为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儿童犯一些小错也是正常的,类似“试错”,是儿童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若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而庇护或纵容,会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恃无恐。只有让他尝到苦头,明白一旦犯错就将承担后果,他才能在试错的过程中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帮助孩子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并得到成长,父母要做的是:接受孩子受挫后的负面情绪;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原因;让孩子明白犯错、失败是由于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对导致的,让孩子学会面对错误;耐心指导孩子获得成功的方法,体验经过努力获取成功的自信。

四是培育积极心理,不断提升孩子的“乐商”。我们经常告诫孩子,人生不得意之事十之八九,但一个人的生活不会总是不快乐的。在传统守成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家长总是跟孩子强调要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坚韧,让他们能吃苦,同时也要教他们如何习得积极心理。引导儿童提升“乐商”,可在日常生活學习中引导他们不断“体验快乐”,培养乐观心态。

六、“配偶教育”——今天如何为人夫妻?

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三条边是“配偶教育”(Couple Education)。“配偶教育”讨论的是如何处理“夫妻关系”,这将决定家庭氛围的好坏,对成长中的儿童至关重要。夫妻关系是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理想的夫妻关系是由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再到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共同营造稳定、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也是每对夫妻所追求和期望的。有了孩子之后,夫妻从单纯的配偶关系扩展为双亲关系,夫妻角色则需要重新定位。孩子的诞生对夫妻关系而言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夫妻双方需花很多时间来进行适应,重新调整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妈妈与爸爸分别属于感性与理性的代表,孩子靠感性滋养内在生命,靠理性认识外在世界,二者必须同步。夫妻关系及其言谈举止,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影响很大,父母相亲相爱,关系融洽,会对孩子产生正向影响。一般来说,生长在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里,受到父母稳定情绪与行为示范,儿童通常能发展出较理想的自主成熟人格;相反,生活在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氛围中,受父母焦虑情绪影响,长期处于紧张气氛和压力下,儿童会欠缺安全感,未来的自主性人格水平通常相对较低。年轻父母往往因养育经验缺乏而出现急躁情绪或日常争吵。因此,如何处理夫妻在照料、养育儿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成为“配偶教育”面临的第一道难题。通俗地讲,当前家庭的焦点问题即要解决好家庭内存在的“猪队友”现象。即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丈夫“缺位”、妻子“越位”现象。解决“丈夫缺位”的策略就是,妻子适当示弱,让丈夫参与进来,夫妻共同分担育儿重任。[9]

要想通过“配偶教育”处理、解决上述夫妻配合问题,可以坚持以下几条基本的家庭教育原则。

其一,家庭中教育孩子应遵循教育统一性原则,夫妻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第17条明确指出,实施家庭教育应“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再次强调夫妻双方须共同关心孩子的教育,努力做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只有夫妻双方做到理念、态度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都是围着孩子转,当父母对孩子教育意见不统一,将不同的情绪、态度或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任性、听不进批评、无理取闹等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夫妻一定要保持步调一致。

其二,丈夫应主动参与家庭事务,避免“丧偶式育儿”。这是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位现象的通俗描述。时下在不少家庭中,父亲与孩子和家人的情感互动很少。有的父亲不是不管孩子,而是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也不懂尊重孩子的人格。为此,有人将之比喻为“丧偶式育儿”。研究发现,父亲具有教育和社会化功能,能给予孩子一种更为宽广的社会竞争意识。从孩子四五岁形成性别意识开始,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变得高大、富有力量。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孩子性别意识养成。因此,父亲应主动承担养育孩子的家庭责任,避免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或“隐性失陪”等毛病。

其三,育儿过程中夫妻应各司其职,做到既不“越位”也不“错位”。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夫妻关系和睦,双方给孩子均衡的爱,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才会感到安全与爱,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当夫妻关系延伸为父亲、母亲与子女之三者的关系时,夫妻需扮演好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传统的家庭分工是“严父慈母”“男主外、女主内”。而现代家庭主张男女平等,家庭事务由夫妻共同商讨、共同参与。但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需各负其责,既不“越位”,也不“错位”。因此夫妻回归各自本位,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艺术。

总之,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经营的,需要夫妻双方互相扶持、精心维护。健康的家庭结构关系应该是理想的“等边三角形”,夫妻恩爱,同胞友善,父母对孩子既民主与恩慈,又保持适当的界限和权威。若能做到上述几点,伴随孩子成长而来的许多家庭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篇[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

[2] 杨雄.还在为家庭教育焦虑?你可能缺了这样一个“等边三角形”[N].解放日报,2017-5-21.

[3] 杨雄.家庭三角关系对儿童发展政策的影响及政策实施[J].当代青年研究,2017(7):7.

[4] 孙兴春.现代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9(6):32-37.

[5] 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2):68-71.

[6] 边玉芳,鞠佳雯.越养育越焦虑?——走出“母职内卷”[J].少年儿童研究,2021(12):8.

[7] 杨雄.家庭教育指导新编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8]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 陈富美,利翠珊.夫妻的育儿经验:亲职分工与共亲职的探讨[J].中华心理卫生学刊,2004(4):1-28.

Family Education in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Structures, Relationships and Functions

YANG Xiong

Abstract: The family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a society. Observed from a family system perspective, a normal family structure is like a triangle, which exists with three sides forming three main relationships, namely the husband-wife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of equal interaction and is the main axis of the family structur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of up-and-down interaction;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of parallel interaction. The three pai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constitute a model of communication with structural functions and unique emotions.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ontemporary family education is no longer just a one-way output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but involves a process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growth between father, mother and child. The three types of education derived from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m can be called  “parents education”, “kid education” and  “couple education”. This should be the key to improv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implementing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 Family Triangle Theory;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Parents Education; Kid Education; Couple Education

(責任编辑:李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