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月初一接财神

2023-05-30王鑫鸳

民间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神爷石家灶王爷

王鑫鸳

浙江宁海人接财神,和别的地方有点不一样,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在正月初五接财神,相传是财神爷范蠡的生日,可是在宁海,家家都是正月初一接财神,这里还有个传说。

据说范蠡因为三次发财又三次散财,深受老百姓爱戴,成神后被玉帝封为财神。他曾经在宁海上金谷住过很久,所以对这一带老百姓十分照顾。宁海的灶王爷知道这一点,所以有个大事小情的,经常上天宫找范蠡帮忙。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宁海的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他上了凌霄宝殿,向玉帝报告完,特意加了一句,说宁海一户人家有个闺女,名叫石家女,是个孝女,她老母亲病得就快咽气了,但是没钱医治,石家女干着急没办法,说老母一旦病死,她也不活了。

眼看就是两条人命,灶王爷问玉帝能不能发发善心,救济一下。

玉帝听完眯缝着眼说:“知道了,退下。”他心里暗想:天底下穷人多了,我管得过来吗?这个灶王爷真是吃饱了撑的!

灶王爷见玉帝不想管,就跑到财神宫找范蠡。他说明来意,范蠡有心帮忙,可天宫有规矩,如果没有玉帝差遣,每年只有正月初五才能下凡。他只好对灶王爷说:“你先回去吧,离正月初五也没几天了,我会去石家看看的。”

灶王爷走后,范蠡就惦记上石家女了,有事没事就睁开天眼,看看她家的情况。他对宁海有感情啊,不但住过很长时间,还得到过很多乡邻的帮助。大年初一这天,他就发现,石家女的母亲有点撑不住了,别说初五,初二都够呛!石家女哭惨了,看样子也活不久。这可咋办?范蠡决定,提前下凡!

就这样,范蠡正月初一就下凡来到宁海,到了石家女家,留下一锭金元宝,又给其他一些穷人家散了钱财,才返回天宫。

有句老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石家女请来最好的郎中,用最好的药,终于把老母亲救过来了。见母亲没大碍了,她买来一些必不可少的家具,还有好多好吃的,开始正儿八经过年。

这一幕,都被站在灶台上的灶王爷看在眼里,心说财神爷真是心地善良,为救穷人违反天规,这事儿不能藏着掖着,要告诉老百姓,他就托梦给大家,说了这件事。老百姓一觉醒来,才知道这都是财神爷范蠡的功劳,就去财神庙里祭拜。偏偏因为祭拜的人太多,这事儿就坏了。

财神庙不远,有个土地庙,十分矮小,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公。他这个神,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小心眼,听到大家的祭拜声,就想:你灶王爷和财神爷,一个在灶台上吃香的喝辣的,一个享受这么多人间香火,还不知足,还冒犯天规从中捞好处,我老老实实在庙里蹲一年,连个祭品都捞不到,不行,我要去天庭告御状!

土地爷上了天,就把财神爷和灶王爷告了。玉帝一听,心里自然很不高兴,就問范蠡有没有这事。范蠡连连摇头,否认说:“没有,绝对没有!”

本来这事儿,玉帝就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查了。毕竟即使是神仙,也需要花钱,也离不了财神,不是说钱能通神嘛。可是土地咬着不放,他想了想,对玉帝说:“玉帝啊,您亲眼去宁海看看,当地的人都很富裕,尤其是那个石家女,不但治好了她老娘的病,还天天大鱼大肉!”

玉帝决定私访一番,就带上范蠡,由土地公公带着下凡了。

到了宁海地面,玉帝变成一个白面无须的文人,范蠡变成一个满面红光的商贾,土地公公变成个白胡子老头,就这么走在街道上。这一天是正月十四,两边的店铺张灯结彩,看得出家家都比较富裕。

没走几步,就见迎面来了个黑面大汉,倒头就拜:“小神迎接来迟,恕罪。”谁啊?正是灶王爷。玉帝心里直纳闷,没通知他啊,就问:“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灶王爷说:“卑职看见彩霞满天,必有圣尊下凡,故此出来迎接。”玉帝听了很高兴,说了声:“头前带路。”

灶王爷说的是真的吗?当然是假的!这就是个奉承话儿。其实是天上的仙女在玉帝前脚走,后脚就通知了灶王爷,因为范蠡人缘好嘛。

四位神仙就这么朝前走,就见前面来了很多耍狮子的、舞龙灯的、抬阁子的,十分热闹。玉帝有点纳闷,今儿个不是正月十四吗?怎么就闹起元宵来了?灶王爷看出了玉帝的心思,一笑说:“宁海这里风俗有点怪,就兴正月十四闹元宵。”一旁的土地爷更纳闷,我怎么没听说过?不过他没敢张嘴问。

玉帝见众人耍得好看,不觉就多待了一阵,才恋恋不舍办正事,去石家女家。

到了她家一看,真是家徒四壁,她老母亲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奄奄一息,至于食物,只有几个干面饼子。

玉帝脸就沉下来了,质问土地:“你不是说,范蠡给了她家金元宝,不但治好了病,还天天大鱼大肉吗?”

土地公公的脸刷一下子就变了,变得和他名字一样了,面如土色,“这个,这个……”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宁海县的风俗,确实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灶王爷知道玉帝来暗访,就让大家提早一天耍起来,为的就是拖住玉帝的脚步。这样,石家女就有了从容布置的时间,把新家具都搬到别家,把鱼啊肉啊都藏起来,还让老母亲继续装病。

玉帝正打算走,土地公公在屋里一转,看见屋子里供着财神像,供桌上摆着一条鱼和一只羊,还上着香。他立刻就喊起来:“这样穷的人家,怎么会有大鱼大肉供财神呢?这就是证据!”

灶王爷和财神爷一看,汗都下来了。尤其是灶王爷,心里直埋怨,石家女啊石家女,我不是告诉你,鱼和肉一点都不能留吗?这该怎么办?

没想到,石家女盈盈一笑,捧起那条“鱼”和“羊”,递给土地,说:“您老再看看,是鱼和羊吗?”

原来,这两样都是面捏的!石家女感念财神范蠡,一开始供的是真鱼真羊,后来灶王爷让她撤走,她觉得财神像前光秃秃的,不够恭敬,心灵手巧的她蒸了面鱼面羊,就给供上了。

玉帝冷冷看了一眼土地公公,这下轮到他冒汗了。他还强词夺理:“财神办事不公,经常偏向宁海,才让这里特别富裕!”

这时范蠡说话了:“我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大多数人家都教给他们生意经,万不得已,才略给钱财。您看,街面富户,基本都是生意人。”

玉帝一想刚才在街上的情景,确实是这样,便怒斥土地:“都怪你乱告状,好好的土地不做,专门搬弄是非,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就这样,土地公公被训斥一番,从此就收敛多了。

打这以后,宁海这地方有了这个风俗,正月初一接财神,说财神特别照顾宁海,能提前五天过来。

在这天,家家户户通常要吃饺子,有些老辈人称为“捏小人嘴”,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土地爷上天去告状。这和腊月二十三麻糖祭灶还不一样,祭灶是为了让灶王爷说甜言蜜语,捏小人嘴,是让土地公公“闭嘴”。而祭财神呢,老宁海人是用鱼和羊,据说也和这个传说有关。

再有就是,别的地方过元宵节,从正月十五开始,而宁海却过正月十四,叫“十四夜”。这一天,舞龙、舞狮子、抬阁、秋千,各种节目就开始了,也来自于这个传说。

猜你喜欢

财神爷石家灶王爷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财神爷”来了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灶王爷的“脸谱”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石家泉水彩作品
敬灶王爷的传说
手摸过财神爷
“财神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