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的狂飙之路

2023-05-30

大众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聊天百度人工智能

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一款号称史上最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迅速火出了圈。似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玩ChatGPT,聊人工智能。

伴随着ChatGPT的高速发展,很多公司和个人的命运将会完全被改写。这是不亚于蒸汽机、铁路、电报、互联网的时代巨浪,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自生成技术,让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的巨大跃迁。微软CEO纳德拉甚至认为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

程序员曾经被认为是最难自动化的知识工作,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一位IT行业的老炮在见识ChatGPT的编程能力后,发出感慨:“本以为不会有太多惊喜,没成想,还是吓了一跳。”在评测文章中,他还表示这一切既令人着迷,又令人惊讶,同时还令他恐惧。

毫无疑問,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自移动和云计算兴起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式技术,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变革,将会成为数十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互联网引发空间革命,手机引发时间革命,那么,ChatGPT将引发“思维革命”:它改变人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并由此重塑世界!

新时代的大幕,已徐徐拉开。

什么是ChatGPT?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聊天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是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因此有望成为提高办公、学习效率的工具。

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这种革命性的颠覆,让一众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公司也明显感受到急迫性。

大家好奇,人工智能也有十几年了,AI对话更是没有激起什么水花。无论是微软的小冰,还是苹果的siri,还是阿里的天猫精灵,都没能像ChatGPT一样让人震撼。

其实说来也简单,ChatGPT如此强大,离不开背后丰富的知识储备。

用于训练ChatGPT的数据集至少包含4990亿个token(token为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在英文中等于一个单词,在中文中等于一个词语),覆盖海量的博客、书籍、新闻资讯、网站内容等。

ChatGPT如何学习

首先是AI学习来自网络的文本数据,得出随机答案;然后根据人工标注的问答数据微调模型,使AI一定程度上理解人类的意图,从文字接龙进入引导接龙阶段;再接着,人工对AI生成的结果进行排序,就此数据训练奖惩模型,使AI模仿人类评分标准给不同的回答打分,进入模仿喜好阶段;最后,根据打分更新参数,强化AI学习,训练AI得出高质量回答。说得通俗一点,这类训练就是让AI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再用数据重新微调从而使AI更像人。

其实整个训练过程和教小朋友数学差不多。就是先上课给例题,然后给作业,再针对作业打分后挑出一些总是出错的题目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最关键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科和知识点,我们并不需要从头训练一个新模型,之前的机器学习都是这样的,而这一次,人类不再需要含辛茹苦数十载,进行数据训练,只要拿出之前预训练好的模型,给一些指导,一个新技能就get了。

眼下,ChatGPT正在通过和全球上亿用户的互动,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如果说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在“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ChatGPT就是直接跨越到“自主完成任务”。

程序员用它生成代码,公务员用它生成报告,设计师用它一键生成设计草图、图标;营销人员用它生成竞品分析,撰写经营报告以及其他业务文件;老师用它生成教学资料、测验和课程内容,学生们用它写论文……一天24小时在线,几乎零成本的专业人士在你身边做助手,不用它,用谁?AI机器人更像一台灵感喷涌的永动机。

如果说以前的客服机器人只能僵硬地被某些特定的关键词触发,难以理解用户个性化问题,那么现在的ChatGPT则更符合人们期待的AI的样子——它正在朝着人的方向发展,而且是个拥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看上去ChatGPT功能强大,但它的数据仍然停留在前两年,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ChatGPT数据集无疑有些落伍。相信一旦它启动和WEB的联动,就会实时根据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更精准的回答。

其次,受制于数据集的质量,ChatGPT自己也无法克服用语啰嗦繁复、内容虚假或带有偏见等问题。比如谷歌刚刚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就遭遇了十分尴尬的错误。巴德对着一张演示功能的动图表示,这是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实际上,这张照片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的。谷歌表示,这凸显了对聊天机器人进行“严格测试”的必要性,而谷歌则因为这道史上最贵错题,一下子市值蒸发7000多亿元人民币。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ChatGPT是对话机器人,所以提问技巧也非常重要。提问详细到位或者提问方式让机器人更容易明白,才会不断得到想要的内容。在很多领域,大家暂时还要忍受一段时间AI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但这些,都不足以阻挡ChatGPT迅速进入各行各业,并引发各种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商业模式、道德伦理的大讨论。

巨头打响AI大战

随着ChatGPT的火热,谷歌、微软、百度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在近期掀起了又一次的“AI大战”。

“谷歌可能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就会被彻底颠覆。”Gmail创建者之一、谷歌三号员工保罗·布赫海特近日公开表示,ChatGPT将彻底摧毁谷歌赖以生存的搜索引擎。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ChatGPT可能颠覆搜索引擎的担忧,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月6日宣布推出名为“巴德(Bard)”的聊天机器人服务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应对竞争对手微软所引领的新计算浪潮。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2月6日在其博客中发文介绍,“巴德寻求将世界知识的广度与谷歌大型语言模型的力量、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它利用来自网络的信息提供最新的、高质量的回复。用户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提问,而不是用关键词搜索。”他还强调,他希望谷歌的人工智能服务“大胆而负责”。

2月8日,微软宣布微软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人工智能搜索引擎Bing(必应)和Edge浏览器,新的Edge浏览器增加可以聊天与写作的必应。打开新界面,用戶会发现,新必应的一种搜索模式,是将传统搜索结果与AI注释并排显示,而另一种模式是让用户直接与AI聊天机器人对话,用户可以在和ChatGPT一样的聊天界面中向其提问。

新版必应基于OpenAI新款语言模型运行,比ChatGPT更先进,可轻松切换到人工智能聊天模式,并且能帮助微软利用网络知识与OpenAI技术进行智能对接。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将这次植入定义为“搜索引擎迎来了新的时代”。据第三方机构data.ai数据显示,必应应用程序的全球下载量一夜之间激增10倍。

在国内AI行业下重注的百度反应迅速。

2月7日,百度宣布推出类似ChatGPT的对话式AI工具“文心一言”,英文名为ERNIE Bot。

据称,目前百度正在对“文心一言”进行内部测试,将于3月完成全部测试。

实际上,早在2022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做出判断,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在“技术层面和商业应用层面,都有方向性改变”。有媒体据此推测,百度很可能从那时候就开始做文心一言。毕竟,涉及类似ChatGPT的相关技术,在百度的人工智能框架中是现成的。百度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均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则位于模型层。目前百度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百度在国内搜索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360也于近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计划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除此之外,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动向也浮出水面。阿里巴巴内部人士证实,ChatGPT类产品已经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而除搜索类产品的方向,也有传言称,阿里巴巴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

在此之前,腾讯和字节跳动已经在搜索的赛道上拥有了叫板百度的资本——今年1月腾讯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腾讯方面目前已发布一款智能创作助手文涌(Effidit)。更有很多用户如今直接在抖音上满足搜索需求。抖音早已将本地生活、电商、问答等关键内容都整合在一起。ChatGPT的出现,让这些公司在细分领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个性化商务,推荐连你都不知道的需求与愿望。

未来AI工作,人类躺平?

谁会被抢“饭碗”?

有人问,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这看起来并非杞人忧天,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举办一项绘画比赛,数字艺术类别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太空歌剧院》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使用AI工具生成的画作。但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AIGC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内容创作中存在明显的机械性问题,常常出错,还离不开人类的创意和把关。前述获奖画作就经过设计师的反复调整、筛选,人类在其中付出约80小时的脑力劳动。

完全可以预期,类似需求文档起草、简单文案生成和标题撰写、做个数据可视化报表、快速做点对比分析拿到比对结果、批量按照某种模板来快速剪辑生成短视频或140字微博等等类似的工作,ChatGPT的工作效率、准确度都一定远超人类。CBS之前需要剪辑5个小时的内容,现在5分钟就可以完成。随着ChatGPT的技术进一步迭代,它的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据说国内某个ChatGPT使用心得交流的群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是律师;其次是各大公司的人工智能中心的人以及投资人;再次是创业者,偏saas、数据、科技、能源领域的比较多;最后是教育行业从业者,以及各大名牌院校的硕士博士生。

有博主抓取微博和推特上最近一段时期关于ChatGPT的讨论,发现微博和推特网友对ChatGPT讨论的话题有显著差异:微博网友主要表达对职业取代的担忧和对ChatGPT相关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关注。推特网友主要表现对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的争议、造成虚假流言的担忧以及尝试使用写诗作文的热情。

相同的是,他们都表现出对ChatGPT能力的极大惊叹,态度明显趋向于积极。由此可见,对于ChatGPT人们也呈现出一种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它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把人们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AI或将取代人类”的阴云恐怕将一直笼罩在人类头顶之上。事实上,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涉及内容输出的行业,都是可以逐步被ChatGPT取代的。

ChatGPT消灭的是平庸的脑力劳动者,普通人的脑力思考将变得没有意义。“随着ChatGPT能力的提升,更高学历的脑力思考也显得岌岌可危,行业和社会要把教育的主要精力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

有观点指出,ChatGPT的本质是通过信息筛选帮助我们获得有用的解决方案,所以当你的认知和筛选能力变得远远不如ChatGPT,甚至与最佳方案背道而驰时,你被淘汰就是大概率事件。你是否被ChatGPT取代,不取决于你在哪个行业,而取决于你的认知水平和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问题就变成了你是能够很好使用ChatGPT提升生产力的人,还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显然,两者之间能创造的价值差异将会非常巨大。在AI还是工具的阶段,AI本身不会让你失业,但“会使用AI的人”也许会让你失业。

猜你喜欢

聊天百度人工智能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百度年度热搜榜
数读人工智能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下一幕,人工智能!
百度医生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