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口述影像培训模式研究及对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启示

2023-05-30陈韵瑶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陈韵瑶

摘 要: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口述影像培训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口述影像培训的基本模式及特点,由此引申出国外口述影像培训模式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启示,以期借助国外相关先进经验,推动公共图书馆口述影像服务的开展。

关键词:国外口述影像培训模式;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3-0018-03

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即视障口述影像服务,口述影像员将影像信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视障人士,协助他们理解影像内容[1]。口述影像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并逐渐传入欧洲、亚洲国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影、戏剧、展览等领域[2]。随着口述影像的普及,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出与之相关的实践及研究组织,如:美国盲人理事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f the Blind)的口述影像计划(Audio Description Project)、香港口述影像协会、台湾口述影像发展协会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能够了解口述影像,享受相关视障服务。

1 公共图书馆开展口述影像培训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口述影像服务的主要形式为无障碍电影活动[3],即拍摄、制作、现场讲解无障碍电影,如:中国盲文图书馆口述影像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心聆感影”项目、广州图书馆无障碍电影欣赏会,以及上海图书馆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电影评论协会成立的无障碍电影工作室等。口述影像员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无障碍电影活动的核心要素,他们口述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视障人士对电影的理解程度。由于活动经费不足、馆员专业程度不高等原因,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无障碍电影活动口述影像员均由志愿者担任。作为电影的第一接触者,口述影像员是视障人士“看”电影的桥梁,他们只有掌握专业的口述影像知识和技巧,才能准确理解和生动讲述电影内容[4]。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内能胜任该项服务的口述影像员数量极少,且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许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难以开展相关视障服务。

因此,培养专业的口述影像志愿者、增强志愿者黏性、组建一支稳定的口述影像志愿者队伍是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视障服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定期组织口述影像志愿服务培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专业的口述影像志愿者,并为志愿者提供交流经验、分享知识的平台。目前,我国从事口述影像培训的导师有专业的口述影像员、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项目的负责人及资深口述影像志愿者。自2017年开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心聆感影”项目负责人和已有多年相关服务经验的口述影像志愿者就受邀到东莞、惠州等地为口述影像培训班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无障碍电影的概念介绍、口述影像的方式方法、口述稿的撰写步骤等。我国对于口述影像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5],口述影像培训模式不够成熟,因此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尤为重要。

2 国外口述影像培训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1974年,Gregory Frazier提出了口述影像的概念。同年,视障人士Margaret Pfanstiehl博士建立了为视障及肢残人士提供阅读和信息服务的非营利机构——Metropolitan Washington Ear[6]。1981年,Margaret Pfanstiehl博士与配偶Cody Pfanstiehl受雇为华盛顿的一家剧院设计建立了一个戏剧表演口述影像系统,在该剧院演出的《芭芭拉少校》成为第一部提供口述影像服务的戏剧[7]。此后,Pfanstiehl夫妇到世界各地开展口述影像技巧培训工作[8],积极推广口述影像,其中,美国盲人理事会口述影像计划中的口述影像学院(Audio Description Institute)、北卡罗来纳口述影像训练营(Audio Description Training Retreats in NC)、“口述影像:为盲人提供终身的无障碍服务(专业版)”项目(Audio Description:Life Long Access for the Blind Pro)、北卡罗来纳非营利机构Arts Access的口述影像培训、华盛顿Leadership Exchange in Arts and Disability议程中的口述影像培训等国外口述影像培训项目至今仍保持运营状态[9]。

2.1 国外口述影像培训的三种基本模式

2.1.1 面授普及式。面授普及式口述影像培训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集中互动式授课培训模式,通过短时间集中学习的方式使学员迅速掌握口述影像的核心知识。口述影像学院是美国盲人理事会口述影像计划中的培训项目,通常在美国盲人理事会年会期间举办,由美国盲人理事会口述影像计划负责人Joel Snyder担任导师,在为期3天的教学中为学员传授视障人士辨认、口述影像历史、口述影像基本原则等知识,通过观看、分析口述影像作品節选等练习方式,提升学员的观察能力、声乐技巧,以及口述影像写作软件熟练度[10]。

2.1.2 体验渐进式。体验渐进式口述影像培训模式强调学员在无障碍环境下的沉浸式体验,由于采用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故培训周期较长。北卡罗来纳口述影像训练营由资深口述影像员Jan Vulgaropulos和从事口述影像编辑的视障人士Colleen Connor共同主办,全部课程分为三级,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学员在两位导师的带领下,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湖边小屋周边徒步、划艇、游泳,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完成集中授课和练习。完成三期培训的学员能够充分了解口述影像相关知识,并拥有将其应用于具体场景的能力。

2.1.3 线上学习式。线上学习式口述影像培训模式的基础是制作口述影像学习资源并建立相关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口述影像:为盲人提供终身的无障碍服务(专业版)”项目由欧盟资助,在项目网站上免费提供系统化的口述影像培训学习材料,包括学习视频及相关文稿、PPT、参考文献列表、导师使用指南等,内容包括口述影像概述、屏幕口述影像、现场活动口述影像、附加服务、附加技术问题等[11]。

2.2 国外口述影像培训模式的特点

2.2.1 强调助残服务意识。口述影像服务的受众群体为视障人士,因此,相关组织和人员要在理解口述影像概念、掌握口述影像技巧的同时,走近并了解视障人士,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口述影像学院的首节培训课程即与视障人士相关;北卡罗来纳口述影像训练营不仅开设了“对残疾问题的认识”课程,还鼓励学员与视障导师Colleen Connor相处、交流,使他们能够切身体会视障人士的不便,提升助残服务意识;“口述影像:为盲人提供终身的无障碍服务(专业版)”项目强调视障人士的需求,培训内容多与此相关。

2.2.2 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呈现方式多样。国外口述影像培训课程可分为概述及基本理论、实务知识、练习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实务知识部分包含与口述影像相关的硬件设备选择和软件使用技巧等技术层面的课程内容,可有效引导、鼓励学员主动尝试口述影像录音、音频编辑等过程。三种基本培训模式虽然都按照“先理论后实务,实践穿插其中”的顺序安排课程,但在内容呈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如:口述影像学院一期培训班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包括授课、观看口述影像作品节选、描述静态影像和视频场景等;北卡罗来纳口述影像训练营的二级课程以戏剧为切入点进一步细化了口述影像实务知识课程内容,并让学员亲身体验无障碍戏剧;“口述影像:为盲人提供终身的无障碍服务(专业版)”项目以布置课后作业与罗列参考文献的方式展开实践课程,引导学员巩固知识点,并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展阅读。

2.2.3 利用信息技术宣传口述影像,发掘潜在口述影像员。“口述影像:为盲人提供终身的无障碍服务(专业版)”项目免费共享了一系列编排合理的口述影像教学材料,人们可随时随地下载学习。免费、方便的特点降低了口述影像培训的门槛,为口述影像及视障群体争取到较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有利于相关组织机构发掘潜在口述影像员,壮大口述影像服务队伍,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3 国外口述影像培训模式对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启示

3.1 提高视障人士参与度,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目标[12]。公共图书馆在满足视障人士的文化需求方面应不断开拓思路,鼓励视障人士积极参加相关活动,让他们以顾问、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等环节。作为顾问,视障人士可在电影选择阶段快速、广泛收集视障群体的意见建议,在口述影像排练环节以亲身感受提出口述稿修改意见,完善口述脚本,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口述电影。作为志愿者,视障人士可辅助公共图书馆开展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活动、培训口述影像志愿者、与视障人群有效交流。

3.2 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培训学习材料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无障碍电影服务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整理电影口述稿等活动材料,定期召开口述影像志愿者、现场服务志愿者、视障观众代表讨论会,针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梳理、提炼普适性的经验做法,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编制本土化的口述影像入门指南及公共图书馆无障碍电影服务项目业务手册,列出参考书目清单,建设无障碍电影口述脚本案例库,并搭建无障碍电影爱好者学习交流平台,实现相关培训资源的数字化共享,构建相对完整的無障碍电影学习体系。

3.3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视障服务

大量经费、人力等资源投入是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的前提条件,公共图书馆只有在保障现场服务志愿者数量、加强工作人员助盲服务技巧培训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视障人士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感,保证相关服务和活动有序、顺利开展。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现有的无障碍电影项目资源,争取周边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景区的支持,带领视障人士领略展览、戏剧、美景的魅力;拓宽口述影像培训思路,传授学员针对画作、摄影作品、自然景观等其他文化载体的口述技巧。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在开展口述影像服务的同时,委托专业馆员在馆藏资源中挑选契合口述影像主题的有声资源,向视障人士宣传推荐,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口述影像[EB/OL].[2023-01-15].http://www.zgmx.org.cn/newsdetail/d-66974-0.html.

[2] Aline Remael,丁方舟.从视听翻译到无障碍传播:实时字幕、口述影像与声音字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4):24-29,143-144.

[3] 符艺.口述影像在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4(8):77-81.

[4] 罗杏芬.公共图书馆无障碍电影口述脚本研究: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心聆感影”项目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17):86-90.

[5] 吴宗艺,谢桢桢.中国视障口述影像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大陆推广[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20-21,34.

[6] About Us[EB/OL].[2023-01-15].http://www.washear.org/about.html.

[7] A Brief History of Audio Description in the U.S.[EB/OL].[2023-01-15].https://audiodescriptionsolutions.com/about-us/a-brief-history-of-audio-description-in-the-u-s.

[8] All About Audio Description[EB/OL].[2023-01-15].https://acb.org/adp/ad.html.

[9]Leadership Exchange in Arts and Disability[EB/OL].[2023-01-15].https://www.kennedy-center.org/education/networks-conferences-and-research/conferences-and-events/lead-conference.

[10]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the Blinds Audio Description Project Announces Its Sixteenth Audio Description Institute[EB/OL].[2023-01-15].http://acb.org/adp/docs/AD-ACB-ADP%20July%202019%20ADI-Rochester.pdf.

[11]ADLAB PRO Course Materials[EB/OL].[2023-01-15].https://www.adlabpro.eu/coursematerials.

[12] 张雅琪,陈韩梅,刘旭青,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1):31-39.

(编校:冯耕)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