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厚军 用奋斗诠释新时代首钢精神

2023-05-30陈晰

中华儿女 2023年1期
关键词:硅钢首钢轧机

陈晰

提起首钢,很多人脑海中还是机器轰鸣、浓烟滚滚的景象。但是,走进位于迁安市的首钢股份公司,就会一扫之前的印象——园林般的绿化环境,厂区里不见烟囱冒烟、车间内没有灰尘飘浮……步入新时代的首钢,早已不是“傻大黑粗”的传统钢厂,而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科技公司。这其中,有许多年轻人苦心钻研,勇于创新的身影。

徐厚军就是新时代首钢的一位青年工匠。只有36岁的他,是首钢电工钢轧制领域的创新领军人物。工作12年来,他参与20多个电工钢品种的试制,其中两款全球首发、填补国内空白,年创效益2000万元以上。他累计申请专利6项、技术秘密4项,攻关的“提升电工钢尺寸精度”项目,迈进世界先进行列。他的青年创新工作站培养了20名后备主操;他编写的产品轧制操作法应用于生产培训,大幅缩短新职工培养周期……扎根岗位,不懈奋斗,为首钢电工钢从追随到引领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接受采访时,徐厚军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话语,他说,“作为年轻人,应该对自己有要求,对事业有担当。要敢于站出来主动把难题接过来,敢于去攻破它们。对于自己负责的领域,对于交给自己的任务,要负责任地做好。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努力去做,大家的力量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

见证硅钢生产从零起步

作为首钢智新电磁二十辊轧机主操,徐厚军在生产中主要从事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硅钢又叫电工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功能材料,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机、变压器的铁芯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新能源车,都少不了硅钢。硅钢生产工艺复杂,各道工序控制精度严格、工艺窗口窄,生产难度大且成材率低,其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保密。10年前,硅鋼仍然被国外企业“卡脖子”,不仅完全依赖进口,而且价格十分昂贵。

2003年开始,首钢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也开启了从生产传统长材到高端板材的新征程。在大搬迁过程中,建设一个素有“工艺品”之称的精品硅钢项目应运而生。

2010年7月,徐厚军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来到首钢股份公司。

来工厂报到时,厂房还没有建好,映入眼帘的是漫天的黄土、机器轰鸣的工地。“我们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参与到产线筹建的全过程。”徐厚军说。当时,设备都没有组装完成,还是零散的状态。作为一名操作员,徐厚军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对设备有了最大程度的熟悉和了解。

“首钢进口了当时技术最先进的二十辊轧机,但是由于之前没有生产过硅钢,一切都是从零起步。”徐厚军介绍,由20根轧辊组合而成的高精度轧机,体型不大,却是电工钢轧制技术“难以攀登的高峰”。一般轧机多为6辊、12辊、18辊,主要生产合金元素比较低的规格品种,轧机辊数越多,产品轧制厚度越薄、精度越高。一台高精度轧机由四至五人操作,在控制室启停轧机、调节参数、控制带钢精度等。

2012年2月,徐厚军成为二十辊轧机首批主操作员。回忆起工作之初,由于对产品认识少,生产经验不足,再加上外方对核心技术高度保密,只派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指导,技术更多地要靠自己摸索,在生产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在刚开始生产电工钢时,轧机经常出现“断带”情况,连基本的生产稳定性都无法保证。徐厚军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夜班轧制取向硅钢,断带了十几次,下班时一个卷也没轧出来。

作为主操作员,徐厚军很受打击,但他是不服输的,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琢磨总结。设备的很多参数非常精密,即使进行微小调整,轧制结果都会不同。“刚开始我们只能轧制5米,断带了,下次我们把参数稍微调整一下,能轧制10米,我们就知道这个方向对了,再一点点去调整。”就这样不断改善。半年多时间,历经“千锤百炼”,断带问题终于解决,基本生产也得以保障。

从0到1,再向高端迈进

好不容易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但产品精度差、质量达不到要求,客户要求退货,一度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那段时间,徐厚军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作为一个生产人员,生产不出来质量合格的产品,心里很着急。”接二连三的困难让徐厚军感触很深,“把工艺设想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个过程是很难的,可能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和想象中有巨大差距。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只有把这些问题在执行过程中一个个地解决。”

也是在那个时候,徐厚军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用我们的设备,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高端产品!

白天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查阅资料。生产工作是倒班制,每天下班后,不顾一天劳作的疲劳,徐厚军还要留在岗位,等下一班的同事来了,观察他们的生产、操作,互相学习,对于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同事进行交流、分析。他把每次试验的各类参数及结果都详细记录下来,认真分析总结,他慢慢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参数对轧制稳定性的影响,逐渐掌握了稳定轧制的诀窍。通过多年用心琢磨和经验积累,徐厚军能精准地将工艺参数调整反映到产品板形和厚度精度上,为产品试制课题攻关找准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每一步都很艰难,有些回过头来看是很小的问题,在当时却卡了我们很长时间。”徐厚军说,比如钢卷错层的问题,也就是生产出来的钢板卷起时两端总是不一般齐。这最初也是一个行业普遍问题。经过反复研讨、论证,试了很多办法,就是找不到解决办法。后来,徐厚军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张力不够。设备在设计的时候,对于一般产品是足够的,但是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强度变大,因此张力就不够了。找对了原因,徐厚军和同事们沿着这个思路寻找对策,最终顺利解决了卷钢错层的问题。

让徐厚军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他和同事经过半年的刻苦攻关,把困扰他们许久的钢板浪形过大的技术难题解决了。徐厚军告诉记者,钢板轧制出来,应该是平平整整的,就像一张光滑的纸,但如果轧制时控制不好,就会出现高低起伏,称为浪形,是产品缺陷。

通过几十轮、几百卷电工钢生产的反复试验,徐厚军一步一步将二十辊轧机辊型不断优化,保证了板形控制稳定性,产品浪形过大的问题解决了,客户也对产品满意了。从那以后,产品质量越来越稳定。那时候,徐厚军第一次感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继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不断地改进,生产进入了良性循环。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公司有了生产高端产品的实力。”

不断攀登钢铁技术高峰

徐厚军的工作岗位是轧机主操,用通俗的话解释,就像是“擀面”一样,通过操纵设备,把钢块擀压成薄薄的薄片。这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却大有门道。

二十辊轧机轧制的产品,极限厚度是0.17mm,这是业内共识。对于徐厚军来讲,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他轧制出0.15mm的产品。

“取向电工钢里面加的合金元素较多,尤其是硅,这就导致带钢变得非常脆,从2mm压至0.3mm,带钢塑性已经微乎其微,更不用提从0.3m m压至0.15mm。”

面对客户需求,一向敢于挑战的徐厚军向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发起了进攻。他发现了温度和带钢塑性的关系——将带钢加热到合适温度时,达到最佳可塑性。在不断尝试中总结分析、对比、优化,终于,徐厚军通过在轧制过程中合理分配各个参数,以及改善润滑状态等,找到最佳参数和控制值,实现了完整的钢卷轧制。这一创新,使二十辊机组年增加产能4000吨,实现首钢二十辊机组产能突破。

除了厚度,產品的尺寸偏差,也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一块钢板的厚度,在不同位置测量,偏差越小,对于下游生产就越好,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但是厚度偏差在行业内都是一个技术难题,以前解决的办法就是切边,把两侧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都切掉,这就造成了材料的损耗。怎么样能在材料切边量不大的基础上,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公司总工提出颠覆性的工艺思想,交给徐厚军进行试验,他带领团队通过反复试验对工艺参数、生产方法等进行优化,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精度到从7μm以上缩小到5μm,领先于同类制造企业,首钢无取向电工钢尺寸精度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以前,国内企业只能生产一些中低端硅钢,高端产品都是依赖进口。现在,咱们国内生产的硅钢已经可以满足99%以上的需求,而且还出口海外。”徐厚军自豪地说。

第一卷0.15mm超薄取向电工钢,第一卷高强度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第一卷低噪声取向电工钢……不断致力于高端电工钢产品轧制技术及操作技能提升,徐厚军连续创造出二十辊轧机多个“第一”,创造了多款全球首发产品。如今,徐厚军和同事们生产的电工钢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工程,以及淮南—上海特高压、张北—雄安特高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广东太平岭核电厂、白鹤滩水电站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等多个领域贡献了首钢产品和首钢智慧。

参与建设世界首条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对于硅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的最主要原料就是冷轧无取向硅钢。

徐厚军介绍,汽车企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新能源车用硅钢的生产工艺要求和控制精准度是成倍提升的。

2018年,公司开始筹划建设面向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徐厚军作为项目组建成员,从构思、设计环节就参与其中,贡献来自生产一线的建议。

“新生产线基于首钢十几年来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在顶层设计方面,将先进的设计工艺、工艺思想融入到这条产线的设计中,我们围绕总工的设计思路,将产线的设计、设想形成现实。”徐厚军介绍,以前,生产高等级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需要一台轧机反复轧制,而首钢自主开发的连续轧机,由六个机架串起来,钢板从头到尾一遍过去,就出成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徐厚军也参与了与外方的技术谈判。因为疫情原因,与外方专家的联络、谈判都是通过视频会议来进行,沟通效率和效果都会打折扣。“在技术谈判中,双方会存在一些分歧,比如说一个新技术,运用到某个方面的生产到底能不能行?双方会提出各自的意见,反复论证,经过来回拉锯,最后确定出一个最佳方案。”白天参加谈判,晚上还要对当天的谈判情况进行总结。遇到的问题认真记录,查资料,翻阅论文,寻找相关的应用和分析。“所有问题必须这个阶段全部给解决掉,不然就可能对后面的生产造成影响。”

2022年4月,六机架轧机调试进入冲刺阶段,恰逢唐山市疫情最严重时期。参建各方的156名专家成立了六机架轧机调试团队,形成了闭环管理,工厂酒店“点对点”,“5+2、白加黑”,一天不休与时间赛跑。同时在调试过程,徐厚军严格要求外方专家必须保证设备的功能精度能满足生产的质量要求。他和同事经过66天的艰苦奋战,提前顺利完成了六机架轧机设备安装调试、全线穿带、冷负荷试车、热负荷试车等工作。

8月31日,世界首创的面向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SUPER MILL”宣布投产。这是首钢自主集成、世界首条面向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产品尺寸控制、板形控制、产品性能、运行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精品制造精益制造能力、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扩大领先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忆起这几年非同寻常的奋战,徐厚军觉得收获满满。“对我来说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以前是只专注于现场的生产,现在对于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方法、设备结构都更加了解,协调沟通谈判等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打造青年创新团队

徐厚军出生于陕西商洛,学生时代的他偏爱理工科。高考的时候,面对形形色色的专业名称,也不是很了解,就凭感觉选择了比较前沿的“材料工程”,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学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就此开启了与钢铁行业的缘分。

毕业后,徐厚军从北京来到迁安,成为一名“新首钢人”。百年首钢,承载着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特殊记忆,百年奋斗中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宝贵精神财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年轻的徐厚军。

“‘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首钢精神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徐厚军说,“前辈留下的精神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引领,让我在工作中有一种天然的内在驱动力。从参加工作开始,一路走来,我周围的同事,也都在用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在诠释着首钢精神。”

“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这是新时期首钢精神的核心内容。首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技术和管理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实现从钢铁强国“梦工厂”向改革转型“排头兵”的转变。徐厚军在钢铁科技的创新之路上不断攀登,如今,他也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公司更多年轻人投身到技术创新中,发挥青春力量。

2017年,北京在全国双创周发布“十百千万”双创能力培育工程,向全社会集中发布关于创业企业、青年创新工作站、创业导师以及创客等創新主体的双创能力培育工程计划。通过首钢股份公司团委推荐,徐厚军组建了“8020青年创新工作站”,被北京团市委第一批授牌。

“80代表工作站的主力80后,20代表二十辊轧机”,工作站集合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共同研讨二十辊轧机面临的一些生产难题,研究二十辊轧机行业前沿性、关键、独有技术。创新工作站每年确立若干个创新课题,由工作站成员制定详细的课题攻关计划,并聘请创新导师对攻关课题进行指导,实现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凝聚力的目标,效果显著。“希望把掌握的技术都教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和团队成员一起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学本领,一起成长。”

工作十二年,由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首席技能专家,徐厚军也收获了很多荣誉:“首钢劳动模范”、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术能手”、首钢“创新之星”、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北京青年榜样……徐厚军说,这得益于公司对自己的培养。“首钢集团是一个鼓励创新、关注青年岗位成长、给青年人才发展提供巨大空间的大型国企。集团团委为青工搭建了很多成长平台,团组织对于我的每一个成绩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让我在岗位上越来越自信。”

立足未来,徐厚军干劲满满:“新生产线上马了,一些指标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围绕产线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工作,让它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在行业范围内,我与‘大拿们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我要瞄准他们,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成为能力更全面的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持续不断地聚焦创新,将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在生产线上,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钢铁绿色、低碳、智能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为打造世界顶级电工钢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电工钢工厂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硅钢首钢轧机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常见短应力线轧机接轴托架简介
轧机工作辊平衡缸端盖及密封圈的在线更换
杂质元素总量对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常化与退火工艺对50W470H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