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柴聊暖

2023-05-30陈裕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老姨光和热青烟

陈裕

火柴是我儿时深刻的记忆。记忆是时间中的一个片段,有时隐没,有时浮面。无论深刻与浅显,记忆都在时光中泛起一陣烟尘,久了,由清晰渐渐散淡,火柴的记忆虽已走进时光的深处,却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息日久弥新。

点燃一根火柴,一缕青烟飘起来,一团小火苗舞动起来,一股硫黄的气味荡漾开来,这样的过程在我的脑海呼之欲出,难以忘怀。火柴在点燃时,才是火柴使命最真切的开始,没有燃烧,它的存在等同于零,就像一件废品,无人问津。

居住乡村时,屋里总有一盒火柴等待开启日子的烟火。一天的生活,从火柴引燃灶膛里的柴火开始,火柴慰暖了一日三餐,贡献了光和热,一家人的温饱离不开火柴的奉献。

小时候,对火柴很新奇,一根小木棍,前端红色的圆头,在火柴盒侧面黑色磨砂的条纹上一划,青烟伴随着火焰而生成,越看越觉得它真是个奇怪的玩意。父亲的解释让我明白火柴能被点燃的原理,生活中满是知识的储备,精细到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乡村寻常的日子习惯了火柴的光亮。家家窗台上都会放着一盒火柴,四四方方的小盒子支撑起柴米油盐的骨架,肚子的饥饱归根结底也有它的一份参与。那时,小孩子们淘气拿火柴来玩耍,大人们会用事例的说教来表达对火柴燃烧的敬畏。有时,点燃火柴不小心烧到手指,对火柴的好奇转变为畏惧,孩子们成长的过程里,生活的常识随处习得,日子的百态就是最好的老师。

去城里老姨家串门时,发现老姨家里堆了一屋子火柴盒。原来老姨休息时做手工以贴补家用。我这时才知道火柴盒是怎样制作的。我帮着老姨糊起火柴盒来,老姨笑着对我说:“咱们糊的火柴盒也许哪天就到你家窗台上去了。”是啊,买到的火柴基本都是本地产品,自产自销,而“洋火”的称谓是火柴舶来时最初的叫法了。

乡村冬天生炉子,依靠火柴点燃一屋子的热乎劲儿。冷与热的鲜明对比,体味着生活的百般滋味,而光和热就是生活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柴的一点微热不可小觑,它可以让一个冬天充满奋斗的力量。

对火柴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因为火柴的亮光而捕捉到虚拟的温暖,在梦境里得到现实无法给予的呵护。一根火柴就是一份希望,一份无法实现的梦想,暂时安慰了她那颗无助的心,可悲而短暂的人生。火柴熄灭后,小女孩所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包括她的生命。在学习这篇课文后,我对火柴格外珍重,它给了小女孩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情,也痛斥着黑暗的社会。

如今,打火机取代了火柴,火柴成为回忆过去时光的附属品。在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淘汰掉一些生活用品,但不管历经怎样的变化,来时走过的路途中,陪伴我们的,都是岁月的馈赠。就像火柴曾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慢慢消失不见,而它所给予的温暖一直都在。

(编辑  高倩/图 雨田)

猜你喜欢

老姨光和热青烟
老姨
忍冬
我的童年“女神”坐牢了
除夕夜的青烟
拜年
雪日
清明
为小人物喝彩
屈 老姨的假期
情人节追爱礼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