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现代立体栽培技术初探

2023-05-30宋振峰常希忠马亚丽张宏杰贾红梅

山西果树 2023年3期
关键词:猕猴桃

宋振峰 常希忠 马亚丽 张宏杰 贾红梅

摘 要: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随着猕猴桃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栽培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猕猴桃园现代栽培技术尤其是立体栽培模式越来越被广大果农所认可。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园区的微生态环境、立体空间提高作物产出率,提升果品质量,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通过分析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立体栽培模式做了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建立合理的猕猴桃栽培模式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 猕猴桃;现代栽培;立体模式

文章编号:2096-8108(2023)03-0069-04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B

Preliminary Study on Modern Stereoscopic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Kiwifruit

SONG  Zhenfeng 1,CHANG  Xizhong 2,MA  Yali 3,ZHANG  Hongjie 4,JIA  Hongmei  4*

(1.Shandong Yellow River Delt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Yellow River Estuary Management Station, Kenli 257500, China;

2.Xintai State Owned Tumen Forest Farm, Xintai 271200, China;

3.Huatai Group Co., Ltd., Guangrao 257300,China;

4.Guangrao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Guangrao 257300, China)

Abstract:  Kiwifruit is a kind of fruit with high nutritional value, which is loved by the consume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kiwifruit industry, the degree of large-scale cultivatio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recent years, moder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acaque orchards, especially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model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fruit farmers. This mode mainly uses the micr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of the park to improve crop yield, improve fruit quality, and achiev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kiwifruit cultivation, some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modelare made, with a view to making som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kiwifruit cultivation model.

Keywords: kiwifruit; modern cultivation; stereo mode

獼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大型落叶藤本,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果实富含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桃园独特的平面棚架模式、小气候和微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油菜、生草等喜阴植物的种植,这种上桃下菜、上桃下草的立体栽培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提高果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果农收入,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 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苗木良莠不齐

建园时,从外地调运的苗木质量不一,良莠不齐,建园整齐度不高。许多苗木未经病虫害检疫就调运过来,树体及根系上带有虫菌,没有经过消毒杀菌就栽植,导致部分猕猴桃树体及根系受到病虫侵害,长势衰弱,严重影响果品的收成和质量。不同品种的果树,抗病虫性能及树体自身生长能力有一定差异,也会导致建园苗木不整齐。

1.2 春季干旱少雨

春季若遇频繁刮大风,天气又干旱无雨的情况下,树体及地表蒸发量大,猕猴桃萌芽不整齐,新梢被风折断,叶片撕裂,树体失水过多,导致树木长势不好,花芽数量锐减,质量下降。花期柱头过于干燥,授粉困难,坐果不稳定,坐果率下降。

1.3 偏肥现象严重

立地条件差的猕猴桃园,管理粗放,有机质和菌肥投入不足,化肥投入量较大、偏施氮肥明显,大量元素间比例失去平衡。水肥一体化普及率过低,浅施或偏施某种养分,这些都不利于控制树木长势、均衡树体营养,不仅坐果困难,果品质量也大打折扣。

1.4 瑕疵果多有发生

果园中有些果实常常出现异常状态,称为瑕疵果。主要表现为果面磨损、果形不正、偏大偏小、过绿过黄、病果、虫果等。猕猴桃枝叶茂密,果与果、果与叶、果与支架之间摩擦多,果面就会出现褐色细胞异化,果面磨损变色。5月份猕猴桃受气温、环境影响,授粉不充分、就会出现扁果、偏头果、圆果等。枝条过量挂果、肥水又供应不上,出现小果,幼果期激素使用过多出现超大果。果园光照不足,果实就过绿,缺铁就会出现黄化果。受病虫危害出现病果和虫蛀果。此外还有机械损伤引起的坏果、太阳暴晒引起的灼伤果等。

2 猕猴桃现代栽培技术要点

2.1 大力推广无性繁殖的苗木

为保证苗木的均一性,提高建园的整齐度,选择组培苗或者扦插苗,通过无性繁殖途径繁育种苗,从根本上铲除根结线虫的发生,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提高生产水平。为争取市场优先权,可选择中华猕猴桃系列中的红阳及其他黄肉类型的早熟品种,7月份就可以上市。若选择晚熟品种,就要考虑需冷量的问题,需冷量不够,花芽的分化程度就不够,坐果率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2 重视防风林带建设

从规划建园开始,根据地形和风向,在园区周围栽植防风林带,可选择速生常绿类植物,高密度栽植,目的就是为了阻挡风沙、暴雨袭击果园,避免猕猴桃树木受到伤害。再者,林带与果木混交也可阻隔病虫害的交叉危害和传播,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微气候,更有利于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

2.3 授粉树的配置及人工辅助授粉

按照雌雄株8∶1的比例配置足够的授粉树,授粉树应尽量选择花期偏早的品种。在花期,风力可将雄花的花粉吹到雌花的柱头上即完成授粉,比较常见的是在花期吸引蜜蜂采蜜,完成授粉。靠风力和蜜蜂授粉,不足以对每株树都完成充分授粉。应在此基礎上,进一步实施点授、喷粉授及喷雾授等人工辅助授粉,多管齐下,进行充分授粉,优果率可提高30%以上。

2.4 保障肥水供给

一般在萌芽期、花期和果实膨大期3个关键时期,要保证肥水的绝对供应。萌芽前肥水供应充分,发芽率就比较高,发芽也比较统一。猕猴桃在开花期,有足够多的肥水,花粉就比较容易落在湿润的雌蕊柱头,较好地完成授粉受精。果实在膨大期更需要大量的肥水,这一时期要保障充分的肥水供给,才能促使果实迅速生长。

2.5 科学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做到促控结合,以增加树体营养,增强树势,提高抗御病虫灾害的能力。果园立体栽培使得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地上作物、植被也要从土壤中吸收必要的养分,因此,要保证有足够的肥力供应,有足够的劳动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良性循环,才能保证果树、地上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要做好排灌、道路等设施的建设,清除杂草落叶等地下杂物,注意监测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适时予以防治。

3 猕猴桃立体栽培模式

3.1 立体栽培模式的意义

现代猕猴桃园立体栽培模式主要是指“猕猴桃+油菜”“猕猴桃+生草”栽培模式,即上桃下菜或上桃下草模式。上桃下菜适合猕猴桃未开花结果前的幼树期,在行间种植油菜; 猕猴桃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建议在株行间种植生草。猕猴桃立体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但可以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树的健壮生长,还可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果品质量,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3.2 “猕猴桃+油菜”模式

目前,猕猴桃园区通常采取平棚(见图1)、T型及篱型架式,株行距多为 3 m×4 m。猕猴桃生长缓慢,3~5 年后才开始开花结果,产生经济收益。在猕猴桃幼树生长期间,大面积土壤裸露,不但造成资源浪费,雨季还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园内套种作物,一般以油菜为主,既能抑制园区内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以培肥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促进猕猴桃根系生长。更重要的是增加果农收益,减轻幼树期资金大量支出的压力。

3.2.1 品种的选择

种植油菜一般选择当地油菜,油菜在潮湿遮阴的地方生长良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十分适宜在猕猴桃行间种植。该种上桃下菜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果园的光热、气候等环境因子,还能使得园区土壤达到最大程度的覆盖率,进一步减少土壤、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另外油菜花开时吸引大量蜜蜂虫媒,可以促进猕猴桃的授粉率,提高猕猴桃的坐果率。

3.2.2 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在春季3月—5月种植,通常1亩(667 m 2)地需要播洒1 kg种子,播种后的油菜在猕猴桃行间随意生长,遮挡地面土壤裸露部分,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保水保墒效果明显,并能够有效抑制其他杂草的产生,控草作用很好。油菜不会与猕猴桃争夺光热资源,却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园区的微环境,促进猕猴桃的健壮生长。

3.2.3 采收

油菜可当作蔬菜收割,增加果农收入。也可任由油菜开花后,用除草机将油菜割掉,作为绿肥覆于猕猴桃树下,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树体营养。

3.3 “猕猴桃+生草”模式

果园种草大约在猕猴桃开始开花结果后实施,通过果园种植生草(见图2),改善果园小气候,形成独特的局部良好环境,可降低春季气候干燥的压力,并能积极应对夏季出现的高温天气,有效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量。根据生草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割草,将鲜草覆于树下,慢慢腐烂降解,以此增加土壤肥力。果园生草增加了昆虫物种的多样性,草蛉、花蝽、瓢虫等天敌数量不断增多,对害虫的繁殖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果树的健康生长和环境安全。

3.3.1 草种的选择

果园生草主要是在树冠下和行间种植,选择浅根性、生长快、产量高、收割后易腐烂、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利于保护害虫天敌的草种来种植。如黑麦草、早熟禾、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生草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利于生物多样化,保护害虫天敌,减少果树病虫害发生几率,提升果品质量。

3.3.2 果园生草技术

在春秋季节,温度18~25 ℃时,采用条播行距30 cm播种。生草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杂草、恶草、劣草,生草高度超过30 cm要适时收割,视生草长势,一年收割3~4次,高度要确保维持在10 cm左右,割下的鲜草覆盘树下保墒保湿。春季、夏季生草长势很快,须施加一定量的氮肥、水,可提高土壤肥力,以此缓解生草与猕猴桃争夺水肥的压力。另外还要适时喷药防治生草病虫害,来保障生草的健壮生长。

3.3.3 更新

一般生草5~6年开始衰败,根系在土壤浅层缠绕、盘节,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极差。此时应及时进行全园深翻,铲除生草,把草层翻入地下腐烂降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待土壤休耕 1~2 年后再重新种植生草。

4 病虫害防治

4.1 人工防治

结合果园管理,及时捡拾落果、剪除病虫枝,摘除树上的僵果、虫果、病果等,连同地上的落叶枝条、落果杂物集中在一起进行焚烧处理,可大大降低虫源、病菌基数。合理修剪果树,确保枝条分布均匀,枝蔓互不缠绕,果园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蔓延。利用各种害虫生活习性及时进行人工捕杀、诱杀等。

4.2 物理防治

一是利用害虫成虫对灯光明显表现出的趋性,在园区安装一定数量的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对卷叶蛾、叶蝉、金龟子等害虫成虫进行诱杀消灭。二是在果园内挂置容器,内装糖醋液(红糖1份+醋1份+水10 份+白酒少量)誘杀卷叶蛾、金龟子等。三是在树干缠绑诱虫胶带,诱杀螨虫、蚧壳虫、卷叶蛾等,并定期更换诱虫胶带,将用过的诱虫胶带集中销毁处理。

4.3 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 Bt)、除虫菊酯及灭幼脲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药防治猕猴桃病虫害。二是利用七星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切实发挥好天敌对害虫的制约平衡作用。

4.4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低毒农药等,对症下药进行药物防治,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害虫的最佳防控时期为低龄幼虫期或低龄若虫期,以后视虫情发展情况再增加喷药次数;病害的发生初期即最佳喷药期,根据病情发展趋势,建议每隔1~2个星期喷药防治 1次 。喷药时做到均匀细致,全面周到,确保防治达到预期效果。总之,果园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病虫害监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治,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控制到最小。

5 结语

近年来,果农在猕猴桃园区做过多次关于立体栽培模式的探索研究,包括种植花生、大豆、生草、油菜等。结果表明,“猕猴桃+油菜”“猕猴桃+生草”模式最适合猕猴桃园。幼树期在行间裸露土地上栽培油菜,可避免雨季汛期水土的流失。猕猴桃开花结果后种植生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保湿防涝,改善果园小气候,保护天敌。日常注重加强果园管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施肥浇水,促进猕猴桃高产优产、丰收稳产,切实提高果农的经济收入,助力果农致富和猕猴桃产业的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猕猴桃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山西猕猴桃首次出口海外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养个猕猴桃
野生软枣猕猴桃驯化栽培技术
软枣猕猴桃的往事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