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构建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研究

2023-05-30康宁张颖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

康宁 张颖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鲁班工坊建设的重要命题。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遵循鲁班工坊核心要义,构建地域联动、产教双向赋能、助力中巴国际产能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创建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省域市域联动建设”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巴“双证书培养”联合育人路径。以旁遮普省会工业城市拉合尔为中心,为巴基斯坦工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人才储备;联动辐射农业城市木尔坦,助力当地农业机械化应用推广、技术创新,推动巴基斯坦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5-0010-05

作者简介:康宁(1981—),男,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院校管理、职业教育国际化;张颖(1982—),女,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国际化。

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为中国教育扩大对外合作贡献了职教方案、特色实践,对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产生了良好影响,为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奠定了良好基础[1]。培育鲁班工坊的内生动力,构建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对于提升鲁班工坊中外人文交流国际品牌的质量内涵,惠及“一带一路”建设和增进合作国人民福祉,有着更深层次和更加广泛的意义。

一、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和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于2018年7月启动运营,是全球第五家鲁班工坊。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育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可持续发展对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鲁班工坊开拓国际化视野,面向世界开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其次,可持续发展满足鲁班工坊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丰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再次,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相通的,对培养具有文化包容意识、较强国际竞争意识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责任感的技术人才有着特殊意义[2]。

二、遵循鲁班工坊核心要义的发展属性

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是在天津首创并实施推广鲁班工坊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是一种以时间为标度的动态过程,发展性是这种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属性[3]。动态发展属性是鲁班工坊核心要义的重要内涵标志,支撑鲁班工坊探索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实践过程遵循鲁班工坊“12345”核心要义,以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为运营指导,适切巴基斯坦鲁班工坊项目建设思路:

其一,打造一块中巴职教国际合作知名品牌。

其二,不断完善现代工业技术人才学历教育与农业机械职业培训的两种功能作用。

其三,明确项目建设路径。依托“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并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农业转型升级。

其四,做到“四个以”内涵建设。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 EPIP”为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教学模式;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具有国际专业教学标准的专业为建设专业;以中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装备为主要载体;以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开发为必要保障,中巴共享中国职教创新发展成果。

其五,坚持落实“五原则”。“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原则的实施,从总体上确定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项目建设主导,分别发挥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在其省域市域、功能资源等方面的各自优势,明确合作各方在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角色地位以及合作的方向、重点、方式与机制等,形成中巴双方对鲁班工坊建设的共识。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建设过程秉承知行合一,坚持和应用鲁班工坊核心要义指导和规范建设的现实逻辑,持续在布局策略、建设标准、运营机制等方面加以拓展,以构建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

三、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构建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育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内生增长动力,构建项目可持续发展实践体系,持续驱动项目高质量拓展。谋划布局策略,创立了“1+N”省域市域联动共建新模式;明确建设标准,形成中巴“双证书培养”联合育人路径;创新运营机制,聚力中巴职教合作和产教双向赋能,建立多个市级分中心,服务旁遮普省内不同市域产业分布和发展的需求。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旁遮普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开展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培养巴基斯坦急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高技术技能人才。与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合作开发机电一体化农机方向核心课程,嵌入本科学历教育,培养本土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巴基斯坦本土学生由专科层次提升为本科层次,从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大类专业聚焦农业机械方向专业开发,课程纳入当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嵌入本科课程,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省域市域联动共建模式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作为服务“一帶一路”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国际教育项目,立足于巴基斯坦“超级大省”旁遮普省现代工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依据“中巴经济走廊”产能合作重点地域分布,打造巴基斯坦鲁班工坊“1+N”省域市域联动共建新模式,以旁遮普省省会拉合尔为中心,服务巴基斯坦工业现代化人才储备;辐射农业城市木尔坦,助力巴基斯坦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形成“一省两城双职能”的特色成效。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省份,该省人口占巴基斯坦全国人口的60%,GDP占全国GDP的60%,35 岁以下人口占全国35岁以下人口的60%。旁遮普省拥有巴基斯坦人口数量、GDP贡献率、工业种类、农业产量等多个“第一”,是巴基斯坦的“超级大省”[4]。中国投资在巴基斯坦的水电项目、IT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援建项目70%都落户旁遮普省。省会拉合尔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纵向交汇处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拥有千万人口的重要工业中心。木尔坦地区是巴基斯坦最大规模的农业集中产区。巴基斯坦鲁班工坊“1+N”省域市域联动共建模式,就是在旁遮普省域内覆盖辐射“中巴经济走廊”工业城市拉合尔和农业城市木尔坦。以工程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为引领,进行师资培训、教学装备配置以及教学资源多样化开发。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旁遮普省内不同市域产业分布和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定制鲁班工坊建设方案,明确区分职能作用。通过与旁遮普省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局开展“0.5+2+0.5双证书”中巴联合培养学历教育等工作,对接巴基斯坦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培养现代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巴基斯坦职业教育育人能力;通过与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开展鲁班工坊农机技术培训项目,助力当地农业机械化应用与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农机品牌的展示窗口。在培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的统一定位下相互独立、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1+N”省域市域联动共建模式,紧扣巴基斯坦农业和工业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是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创新驱动持续发展、服务中巴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举措。以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五原则”中“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推进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布局策略创新,打造了新格局,实现了新突破。

(二)创新“0.5+2+0.5双证书”培养路径

合作共建单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隶属于旁遮普省政府,其职责是:实施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和提升巴基斯青年的技术能力,增强青年人在巴基斯坦和国际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积极面向技术革新、产业升级,致力于专业优化、育人能力提升,从而促进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提高旁遮普省的全球竞争力。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下设400余所技术学历教育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分别开展3年、2年的学历教育和2年、1年、6个月、3个月的职业培训;拥有教师8377人,硕士215人,博士21人。自1999年成立以来,培养了数百万的巴基斯坦技术青年。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创新构建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中巴联合培养“0.5+2+0.5双证书”人才培养路径,三阶段学习涵盖了巴基斯坦职业培训、中国学历教育和“中巴经济走廊”重点企业实习。通过三个阶段学习考核的巴基斯坦学生,可以获得巴基斯坦职业培训证书和中国专科学历证书,毕业后可自主选择接受本科学历教育,或在巴基斯坦鲁班工坊联盟企业就业。

第一阶段,学生在巴基斯坦当地进行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6个月)”课程学习。经巴基斯坦技术教育委员会认证,该课程纳入巴基斯坦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享受省政府财政经费支持。学生成绩合格,可获得旁遮普省技术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第二阶段,遴选优秀毕业生申请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和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奖学金,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电气自动化专业2年。第三阶段,学生返回巴基斯坦当地实习,学院推荐学生到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产教协同育人联盟企业实习及就业。

截至2023年3月,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培训了当地技术青年13 572人次,就业率达到100%。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来华留学生33人,参加各级技能比赛获奖42人次。阿里等5名同学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拉合尔橙线轨道”项目员工并走上领导岗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育人成果。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0.5+2+0.5双证书”中巴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径,坚持“四个以”内涵建设,“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6个月)”课程获得旁遮普省职业培训资质认证,实现鲁班工坊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产教融合双向赋能运营机制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巴基斯坦教育特性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律,围绕旁遮普省农业、工业发展和“中巴经济走廊”人才保障需求[5],深化鲁班工坊国际产教融合,成立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产教协同育人联盟,联盟企业达20家,其中中国企业14家,巴基斯坦企业6家,覆盖“中巴经济走廊”工业、农业及服务业企业,包括制造行业12家、能源行业2家、农林牧渔业2家、国际商贸4家,农业机械生产销售和家用电器生产销售位居合作企业主营业务前列。

2022年,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木尔坦MNS农业大学签订鲁班工坊农机培训合作协议。木尔坦MNS农业大学是由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本科院校,被评为巴基斯坦最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在世界绿色指数大学排名中位列巴基斯坦第一。该校毗邻旁遮普省农业部,旁遮普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研究所坐落于该校内。该校定期组织召开中巴国际棉花会议、智慧农业发展会议、植物智能化保护大会等。

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支持下,天津利和集团泰来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产教协同育人联盟校企合作单位,协同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隆在田科技有限公司等天津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大型中资企业,全程参与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农业机械培训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以出口巴基斯坦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拖拉机等中国新技术产品为原型,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培训木尔坦MNS农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生和教师512人次。勇猛机械公司为项目捐赠“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台,获当地师生和用户的好评。2021年至今,勇猛机械公司出口巴基斯坦的销售额达96.91万美元。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深化鲁班工坊国际科教融汇,汇聚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产学研用优势资源,发挥木尔坦MNS农业大学本科院校的强势科研能力,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学院创新团队协作,在天津农业科学院、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研究所等中巴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下,学院汇聚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骨干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在完成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农机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与木尔坦MNS农业大学师资团队围绕玉米收获机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服务中巴农机合作中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产教融合双向赋能运营机制,是在深化“五原则”中“产教融合”原则的基础上,在不断完善鲁班工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项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而来的,形成了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内生动力,成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四、項目可持续发展展望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定位于“汇聚平台,内生动能,持续发展”,以本院为主体,积极借力于国家及相关协会学会,协同行业企业,承接中巴产教融合合作项目,优化配置中巴国际化产教融合资源要素,多方联动,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自身优势动能[6]。开展多样化合作项目,扩大中外人文交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技能大赛、实施师生互访交流、境外实习等项目,推动中国职教标准分享,助力中国企业境外发展,加深合作双方对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吸引优质职教资源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作为全国首批鲁班工坊项目运营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梳理第一个建设周期以来的经验,继续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深耕鲁班工坊建设。考虑到旁遮普省对于农机、农技、能源、基建、纺织等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巨大,以及我国其他省市院校参与鲁班工坊建设的热情高涨,下一步学院将研究探索吸引外省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汇聚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建设,将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经验在国内外广泛推广。

(二)深化国际产教协同培养技术人才

在熟知合作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解中巴国际市场和驻巴中资企业的人才动态需求,持续更新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师资培训等,更好地为国际市场培养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扩大农机培训项目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巴基斯坦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要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探索优化校企协同“走出去”的共享共担机制,服务国际农业产能合作和中国涉农企业“走出去”,积极招募合作企业,扩大联盟规模影响力。在我国每年招募3至5家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合作,对资源整合发挥引领作用。共同合作探索农机“走出去”空间选择和农机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树立农业机械样板合作项目,通过开展联盟机构建设、组织国际交流活动推广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助力中国农机装备走向国际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精准农业科技合作,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智慧精准农业植保技术、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等。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职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高质量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将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发展需求,聚焦鲁班工坊核心要义,强化深度合作,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当地技术青年就业,提升人民福祉,实现鲁班工坊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的双跨越。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赵文平.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形态与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3(1):89-98.

[2]夏泽翰,彭奕(译),安德列亚斯·施莱歇尔,陆正海(译),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李佩娅(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3(1):14-18.

[3]张磊.鲁班工坊核心要义的构型及特征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2(6):5-12.

[4]董晔,师心琪. “一带一路”背景下巴基斯坦投资环境及区位选择[J].热带地理,2019(6):901-910.

[5]郗晋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巴基斯坦承接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6]陆俊杰.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3(1):1-7.

(責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uban Workshop.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follows the core principles of Luban Workshop and construct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that coordinates the regions within the province, empowers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both directions, and support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It has create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f Pakistan Luban Workshop, and formed a joint education path of "double certificate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Lahore, the industrial city of Punjab, is the center to reserve talents for Pakistan's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Multan, the agricultural city, has developed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pplication promo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Pakistan, resul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province, two cities, and dual functions".

Key words: Luban Worksho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al system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巴基斯坦下调风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