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从子瞻到东坡的人生嬗变

2023-05-29吴海建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烟雨任贬谪赤壁赋

吴海建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也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第10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还算祥和,但对于大文豪苏轼来说,却是其厄运的开始。这年六月,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奏弹劾苏轼,说苏轼在诗文中攻击朝政,反对新法,这让一意变法图强的宋神宗赵顼大为恼火,于是派人疾驰湖州,把苏轼拿回京城下昭狱,经三个多月的会审,定案的主要证据就是苏轼的诗集,所以这个案子史称乌台诗案。经过很多正直大臣的说情,苏轼免于死罪,同年12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即刻出京!于是,苏轼匆匆收拾行囊,在大儿子苏迈的陪同下踏上了黄州贬谪之路!

谁也不曾想到,京城那帮宵小出于妒忌将一个人到中年才华横溢的正直官员贬谪到偏远的黄州,不仅没能将其置于死地,反而让宋词的天空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璀璨夺目,接下来,黄州赤壁跟这个中年男子数次碰撞,从而在历史的星空产生了巨大的回想!可以说,没有苏轼,赤壁就是一块冷冰冰的突兀的石头,有了苏轼,黄州赤壁才有了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横空出世了。今天,当我们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时,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些电光火石般的文字将历史的星空照耀得越发通明透亮!

几年的贬谪生活也是苏轼人生蜕变的过程,当初那个孤寂无助郁闷的苏子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豁达、敞亮、洒脱的苏东坡老先生。

时光荏苒,苏轼来黄州已有三个年头了,这年的三月七日,风和日丽,气候宜人。苏东坡约了几个好友,去黄州东门外三十里地的沙湖区踏青游玩。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心情很好,边看沿途风景,边论天下大事。没想到,三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顷刻间,一场大雨骤至,大家纷纷找地避雨,狼狈不堪,唯有东坡先生继续在雨中淡定从容地高歌而行。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的浪漫形象在雨中是如此的生动: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唱着歌谣,缓缓前行……没过多久,风停雨住,云开日出,眼前的美景让苏轼激动不已,他即兴吟出《定风波》一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啊,无论自然界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雨,我们不能料知,但只要有一颗洒脱的心在,谁怕?怕啥?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就是苏东坡,作为一代才子,儒、道、释兼修,在大难大灾之后大彻大悟!

猜你喜欢

烟雨任贬谪赤壁赋
刘坤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苏轼的贬谪生活
苏东坡《前赤壁赋》
定 风 波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纪念吴家麟先生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