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澳门派报纸

2023-05-29谢焕强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报摊行家骑楼

我每日清早骑着电单车送报纸,逐家逐户走访,抛报纸上三至四层高的骑楼,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我曾经把报纸抛进另一单位。报纸如果掉下来,我就再抛一次,最高能抛上四楼。很多用户没有信箱或信箱太小,所以只好抛上骑楼。有时候看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宿醉的人或上班繁忙时段都会等一等,待对方许可再送报纸。

报摊经营至今,曾遇过被无业人士偷单车的情况;亦有青年人偷书而当场被逮捕,请我去警局提供协助;还曾有一个相貌堂堂的人可能因赌输钱,夺取我报摊上的50元零钱,声称是“保护费”;等等。

然而,报摊的生意随着连锁便利店的林立而大受影响,一落千丈。为了争夺生意,连带要增加额外开销,购买大量的纸巾与胶袋随报纸一起赠送,令各位行家叫苦连天。因为便利店的出现,行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少。

我们孜孜经营数十年,深感行业日渐式微,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继续守着最后的阵地。现在报纸销量不太理想,尤其是星期日。我与另一位行家一起分摊报纸的数量,现在的收入大不如前,更有新桥的行家因为后继无人已交回牌照,光荣结业。另外,《澳门日报》2014年7月19日報道的一起交通意外,说的就是我。我没有想过会这么严重,本以为可以继续送报纸,因为派报纸是我的职责。

做我们这个行业,基本上没有假期,休息时间又少,即使台风天也要取货。因为必须对客户负责,节庆也是在工作中度过,只有当报社休息时我们才能够跟着休息。我们一生的青春都投放在报摊工作上,现在的心态是平常心。我的两个儿子皆没有继承我们工作的意愿,一来是因为没有前景,二来是工作时间太长,所以他们都表示待我们退休之时,就把牌照归还给政府。虽然无奈,但报贩业已成夕阳行业,无利可图,当然不能吸引新一代加入并得以延续。

尽管如此,可喜的是,我们依然真切感受到街坊邻里的真情。我们彼此关系友好,甚至连我们的小孩他们亦自发帮忙照顾,令我们很感温暖,只能借此机会表达感激之情。事实上,社会的急速发展,不知不觉已经淡化了昔日那份淳朴睦邻之谊。过往街区的邻居守望互助,还有孩子跟随父母在摆摊的纸皮箱内长大,这样的景象是下一代难以想象的。

(选自《一纸风行:澳门报贩口述历史》·林发钦主编)

赏 析

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人在家中坐,尽知天下事。澳门的报刊业也受到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而日渐式微。这些仅剩的报摊营业人员是澳门报刊业发展的记录者。即使行业不景气,但天性乐观的谢强记创办人谢焕强还是坚守最后的阵地,感受着温馨和乐的邻里情。世界在变,行业可能会消失,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不会变。

猜你喜欢

报摊行家骑楼
问题很简单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侨胞之家”:以侨之名 行家之实
骑楼人家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骑楼的故事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第八个儿子
话说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