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

2023-05-29刘晔杜欣张金哲

公关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

刘晔 杜欣 张金哲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高度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增强我国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河北高校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拓宽国际视野与增进国际交往的同时,也带来了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威胁。本文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培养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的必要性,调研河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现状,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提供路径。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时,须立足中国国情弘扬中国特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既能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又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国际化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不断地扩大国际间的贸易范围,随着国际文化的融合发展,国际化视野下科学技术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致使当代大学生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向往国际化发展机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培养国际化发展的优秀人才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爱国精神,通过爱国情怀的培养,可以纠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极具凝聚力的红色文化激励他们免受外来文化的侵袭,坚决抵御物质诱惑对他们爱国情怀的影响。

1.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正面效应

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正面效应,包含客观科学的认识打破了中外思想文化的单向发展路线,将更真实的文化背景和思想碰撞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直面国外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同时,也对本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认识。正面效应还包括教育资源的整合,互联网当中的海量教学资源形成了全新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

2.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家国情怀的培育的负面效应

随着国际化多元文化的进程不断延伸,不同的文化冲突也随之体现,负面效应包含意识形态的冲击,学生对国际政治环境的了解不断深入,他们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新闻资讯的影响,导致良莠不齐的国际立场干扰着学生们的判断力,影响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坚定信念,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负面效应还包含教育功利化的不断加强,在学校层面,高校为了扩大招生,会对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进行国际化办学,强化的是外国文化的优越感;而在学生层面,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价值偏向于国外的价值观凸显,同时也是对家国情怀培育的忽视。

3.家国情怀的培育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推进作用

家国情怀的培育推动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思想品质方面的基础。家国情怀的培育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家国情怀的培育激发了全球共同体的意识,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精神支撑。

近年来,河北省高校开展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服务于社会各界的国际化优质人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来说,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技术水平,如河北师范大学与国特大学合作本科培养项目;河北经贸大学与美国康科迪亚大学合作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培养项目;河北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项目;河北大学与爱尔兰国立学院合作人力資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项目;河北地质大学与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联合主办本科金融教育项目。二是河北省教育厅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共同资助和鼓励高校开展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和高水平研究生项目在内的公开留学,鼓励高端科研团队以“团体支持”的形式赴海外与发达国家开展科研和学术合作。[1]三是抓住国际汉语热的流行趋势,积极推动普通话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1年,中国共向美国、新加坡、英国等14个国家派遣了1231名公共教师和志愿者,在全球排名第一。第四,利用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关系,建立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堂。燕山大学于2019年在与有着30多年合作交流历史的托莱多大学建立孔子学院;2012年,河北大学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泽维尔大学合作建立了该州唯一一所孔子学院;2018年,河北地质大学与捷克奥斯特拉理工学院共建孔子课堂。这些都对河北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河北省属特色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河北省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全球竞争力的提高,培养一支更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队伍,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国际人才培训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储备了人力资源,是高校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的重要起点。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实践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简而言之,国际人才培训是通过国际手段来实现人才培训的目标。从全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具有家国情怀、全球化视野、世界级知识结构和能力,能够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权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全球领域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端正的态度和爱国主义价值观,旨在帮助他们建立国际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全球沟通能力,培养国际化发展的精神,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注重“全方位”的专业方面的培训,即帮助所有大学生尽可能地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跨学科和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巩固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化事务的综合型人才基础;同时,要考虑到“爱国主义”的培养,开发红色资源培养一些有感情、有责任感、能够参与和胜任未来国际组织工作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1.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待加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各国之间通过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传统的地理区域概念也因此逐渐变得模糊,于是,所谓的全球一体化的共同发展意识应运而生,具有国际化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应具备大局意识,关心的是全球性视野的整体格局意识,关心的是全球性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经济走向,而不是他们只关心眼前自己的利益。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的覆盖使全球文化融合得越发无边界感,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也在逐渐弱化。正是因为国际文化正在向我国文化倾斜,也正是因为国际文化向中国倾斜的趋势明显,我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本国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开展,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较强的国家保护意识。

2.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有待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也会对世界各国产生一定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我国的国情具有较大差距,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我国是农耕型国家,人民的习俗和性格都相对质朴,西方国家的人民性格外放,所以,西方各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有着不可抗拒的冲击性。我国的青少年很容易被西方的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影响,所以,注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他们能够正面对待文化侵袭,坚持本心,奉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2]

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在不断侵蚀着当代年轻人的世界观,削弱了我国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高校应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建设,用强有力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巩固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的培养内涵。

3.构建以培养家国情怀国际化人才为终极目标的育人方式

河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培育路径,以课堂板块设计为依托,教学理念为引领,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以素质型、国际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培養为向导,将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第二素质课堂作为特色教学的媒介,以对学生的能力塑造(明辨性思维、兴趣激发、目标导向)为培育目标,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作为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如图1所示。

4.构建VALUE的课程建设模式

Value本意是价值观,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建立起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对中华传统观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构建VALUE的模式内涵为:V(Values)价值观,价值观是课程的基础,确定正确的价值观。A(Apply)指的是运用,不仅指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的运用,更包含教师思政能力的运用,如何将思政元素运用到不同的课程中,同时还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L(LINK),链接,也就是语言的链接、文化的链接、价值观的链接、意识形态的链接。U(Unique)独特,如何立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审视西方价值观,如何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也能够不忘初心爱党爱国。E(Elevation)提升,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专业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普及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发展。如图2所示。

5.创建“三步五环节”教学流程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育人教学必须以教师为本,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就需要规定出相应的教学流程,让授课教师按照教学流程,将思政元素和家国情怀融入到每堂课程当中。流程图如图3所示。

建立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步教学模式。课前联系专业,在课前布置思政案例。课中时联系案例提炼思政元素,结合课堂内容讲授专业知识。课后为加强巩固和自我思考,进行课外拓展,将思政精神进行延伸。

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的培育是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前提。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而且要建立文化自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信息资源作为媒介,与时俱进地渗透家国情怀。实践证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需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辅佐。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特别警惕“人权至上”“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唯物主义会侵蚀当代大学生的心智,让他们贪图享受,这与我国坚韧刻苦、克己奉公的理念背道而驰,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来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道德水平。

从党、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看,如何强化青少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建设责任,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也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期,大学生发挥着关键作用。河北省高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必须要牢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为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学校国际人才培养的“双引擎”,将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培育的积极作用,带动中外合作项目确立服务学生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并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要注重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水平。通过拓宽国际视野融合国内外优秀的思政教育理念,创造以维护国家稳定、弘扬民族文化和确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全过程,制定国际化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各高校更加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那么家国情怀的引导就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本文中的路径分析逐步加深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家国情怀培育;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精神进行自我教育,以爱国主义行为准则自觉引导自己的行为,成为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类别: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刘晔;项目编号:SQ2022051。

参考文献:

[1]朱红梅.传统文化视域中国际化人才培育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4):85-87.

[2]陈志文.中西融合,培养有家国情怀、世界担当的国际化人才——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J].大学(研究版),2019(12):4-13.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系 河北石家庄 050091)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山东高星级酒店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
民办高校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