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代表联络站架起“连心桥”

2023-05-24徐吉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连心桥配药金山区

徐吉

近  年来,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变“门诊”为“出诊”,以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面对面了解村民的诉求,切实解决村民反映的急难愁问题,通过不断加强代表联络站阵地建设、丰富拓展活动形式,进一步推动代表履职能力提升。

美丽乡村离不开人居环境优化,为了让长期居住在城区的农民子女多参与家乡建设,大茫村的区、镇人大代表及时呼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组建了一支美化环境的整治队伍。

除了面上的整治,还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上一些村民的生活比较随性,农村秸秆垃圾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金山区人大代表、大茫村党总支书记沈建明进行了多次现场走访,听取附近村民的意见,决定把村民自留地的秸秆垃圾统一收集存放,经过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过去,在村民眼中,毛豆秸秆、田间杂草不算什么垃圾,随摘随扔在田头就行了,现在有了可积肥堆放点,村里的整体环境好了,垃圾又被循环利用了起来,村民们纷纷为这个一举两得的“土办法”点赞。

大茫村原为两个大组合并而成,东为增产组,西為建设组。由于村部在增产组,综合活动楼软硬件比较符合卫生室运行条件,所以卫生室就设在了东部。金山区人大代表、大茫村名誉村主任李长虹在为老年活动室送“爱心茶叶”时发现,村里80岁以上有长期配药需求的老人有280人,建设组的老人占了一半,这些老年人的子女或住在镇上,或上班早出晚归,老人往往只能自己外出配药,距离最远的老人得步行40多分钟才能到医务室,一个来回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李长虹、沈建明亲身体验这段“医途”,想方设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

说干就干,对配药不便的老人进行统一排摸、建立信息库、利用现有的资源解决问题……经过共同商议,村委会在西部建设组老人茶室旁腾出一间独立房间,作为村里的健康驿站,每周三由一位乡村医生为建设组村民提供配药、量血压等便民服务。驿站一建好,“暖心娘家”外来媳妇志愿者们立即表示每周三志愿给老人送药。就这样,一支20人组成的送药志愿者队伍诞生了,除了外来媳妇外,还有年轻党员、村干部等。

在健康驿站里,一张送药志愿者服务清单清楚地写着送药时间和志愿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每周三下午,志愿者从乡村医生那里取药,经医生再次确认后,由两名志愿者将药送到老人家中。这一小小举动暖了老人们的心。

不仅如此,这次行动还促成了大茫村老人就医难题的解决。大茫村位于远郊,过去老年人要去市里看病,需要换乘好几辆车,路上就要花两三个小时,到了医院后又要排长队,看病费时又费力。自2020年7月起,大茫村杜圣埭上的“杜圣康堂”远程医疗点时常进行“云端”会诊服务,通过屏幕在线问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生。医生通过就诊系统查看病历、检查结果等资料,并进一步询问患者病情,为远在62公里外的大茫村村民给出专业、详细的诊疗意见。这个由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朱泾镇大茫村和上海永太公司共同组建的远程医疗点,实现了一线专家与村民医疗服务需求的无缝对接,不仅效率高,还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方便。这项创新尝试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就医品质,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助力。

下一步,大茫村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代表工作,有侧重、有创新做精“自选动作”,深挖特色亮点,为代表和人民群众架好“连心桥”,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让村民“愿意来、满意走”。

猜你喜欢

连心桥配药金山区
大兴区各级工会搭建职企“连心桥”
谁最重要
配药机器人主要技术方案及临床使用
我与风的故事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医院门诊西药房智能配药发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