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和纠治“窗口腐败”有哪些“窍门”

2023-05-24曾那迦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窗口单位监委服务中心

曾那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促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办事窗口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人性服务的脸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窗口工作承担着为国履职、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各类“窗口腐败”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办事企业、个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以零容忍的决心加以整治。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窗口腐败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跟窗口机关和服务部门行政审批的机制、窗口人员工作作风、管理体制机制都直接相关。”

那么,预防和纠治“窗口腐败”究竟有哪些“窍门”,如何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从源头提升服务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一些省区市进行了各类窗口领域的改革探索,采取各种措施优化窗口单位服务质效,特别是行政审批思路方面的改革,比如通过简化流程设计和电子化信息系统的推广,实行“最多跑一次”等减少审批环节,一定程度从源头上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

有些地方实行“码上监督”,强化对窗口部门的监督。对此,庄德水说:“综合来看,窗口单位实行的这些改革性措施也是针对反腐败领域、解决腐败问题的。”

解决“窗口腐败”,首先要保证窗口实现从“办不成”到“能办成”的转变。

近日,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以下简称“省营商厅”)副厅长符革到该省药监局审批办开展“走流程”活动,符革与药品生产企业办事人员一起,以办事人员的身份走了流程。事后他针对该省药监局不少政务服务事项没有材料补正通道的实际情况,要求省营商厅相关部门及时把在走流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并整改。

自2021年全国人社系统全面开展“厅局长走流程”工作以来,这两年,很多地方和部门都开展了类似的“干部走流程”活动。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海南省“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参与“走流程”的厅局长包括省级、各市县审批部门、执法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厅局长们将体验坐窗口、跟踪执法、处理投诉三个“走流程”事项。

“现在主要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严格规定办事时间,并且在政务大厅系统中进行“一窗式”办理,让审批时间和流程在网络上受到限制,可操作空间也就变小了。”某地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政务服务倡导的是“最多跑一次”,而现在又转变思维,将减少办成“一件事”的程序作为服务目标。

近年来,多地尝试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推动提高各类事项办理效率。今年2月1日,广东省深圳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配备专职投诉协调人员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目前,该市一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经受理并协调处理了上百单业务。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卓民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解决的是特事特办、政策咨询、需要窗口去協调推动各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从已经受理的诉求分类来看,群众诉求占多数,占到60%。

不过,也有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委屈”,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项的办理实际“卡”在后台运行过程中,却导致服务窗口在个别群众眼中成了“受理容易办理难”。一些单位要求窗口人员面对态度粗暴、坚持要求强制办件的群众也必须做到文明耐心、骂不还口,让部分一线工作者感到很煎熬。对此专家认为,对于一些办事人不合理的诉求,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做好解释工作即可。

破解双重管理难题

随着各级政府政务大厅的设立,目前大多数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都实行的是派驻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双重管理的模式。其中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为主,要求相关进驻窗口工作人员服从中心的统一管理,同时派驻单位协助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本部门人员。这导致一些派驻单位与服务中心管理职责权限发生交叉和重叠时有发生,为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这样的问题,庄德水认为,在双重管理的情况下,需要两个监管部门之间划清监督的职责和界限,对一些重点问题从不同的工作职责角度予以关注和配合。比如派驻单位主要是从垂直的角度去监督,而政务服务中心主要是对部门服务窗口的服务态度等日常业务审批方面工作实行监管。

“优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手续,减少人为设置的障碍,‘黑中介等自然就没有增殖的空间,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想拿回扣的机会也减少了。”在他看来,结合当前的实践以及社会工作需求,是要建章立制,对所有需要审批服务的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对审批流程所涉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当规定明确权限、时间、流程。

“对于窗口单位,地方政府的管理更多是集中在‘表的治理,而针对窗口办事的后台运行的监督较为乏力,这需要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发力来揭露背后的问题。”四川省达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符代富对记者如是说道。

为持续深化“窗口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强化警示震慑效应,不断优化全市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2022年6月,该市纪委监委对“窗口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

结合该市近几年持续整治“窗口腐败”的经验,符代富针对窗口工作人员双重管理下的监督问题,提出应当建立窗口巡视巡察监督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或第三方企业代表开展监督和评议。同时,明确划分各级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实施“纪委书记盯窗口”“纪检人员盯窗口”等行动。

另一方面要立足当下发展大局。他认为,尤其在涉及本地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时,地方政府应当为其配备“项目秘书”全程跟踪、代办、协调各类窗口事务,及时反映执行过程中的“肠梗阻”问题,便于打通卡点、堵点、难点和痛点。

“净窗”常态化、长效化

吃拿卡要、设置多重标准、内外勾结……“‘窗口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窗口单位监督主体责任没有压实,导致部分窗口工作人员轻忽纪法。”一名纪检监察业内人士认为。

近两年,多地部署实施“净窗”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窗口腐败”问题并未根绝,“春风吹又生”。“特别是像腐败中介以及利用服务后台来实现的腐败行径,是典型的具有行业、领域特征的腐败问题。”一经开区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告诉记者,这需要“净窗”专项行动形成长效成果和机制。

今年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将集中开展“窗口腐败”、涉中介機构及中介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等专项治理,严查利益输送、内外勾结等行为,并将其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此前,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已经特别针对“窗口腐败”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该市纪委监委在2021年10月印发了关于紧盯“窗口腐败”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把“窗口腐败”问题整治作为当前监督检查重点,充分运用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采取暗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窗口单位的常态跟进、精准监督。

在开展专项监督的过程中,该市还探索实施窗口人员与中介机构、中介人员私下交往报告制度。对有交往却没有报告的,一经发现,一律调离窗口岗位。同时,该市还在“窗口”领域全覆盖开展普规普纪教育以及“以案说规释纪”活动。

2022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政法机关窗口单位服务不优问题专项整治,督促政法机关党委(党组)切实扛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通过窗口自查自纠、下发调查问卷、开展明察暗访,查找问题推进整改。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群众反映户籍窗口、交通事故窗口、收费窗口以及法院立案执行窗口这四类窗口服务不优问题相对突出。”

近期,江苏省常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市级机关工委,从加强作风监督队伍建设入手,择优聘任来自不同行业领域100名作风建设特邀监督员、察访员,将专题察访、重点察访与常态察访有机结合,共察访窗口单位(部门)122家,发现并整改问题21个,推动全市窗口作风建设提质增效。

昆山市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开展“净窗”专项行动期间,完善了《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并对窗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出台专门条例,要求担任审批服务、关键岗位的窗口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满5年的,原则上一律进行轮岗交流。部门应定期选派后备干部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该市还给全市政务系统窗口人员家属发送《给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公职人员家属的一封廉洁家书》,提升窗口工作人员家风家教。

“说到底,要从根子上解决‘窗口腐败问题,涉及对垄断性部门内部的权力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对这些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决策权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庄德水认为,解决“窗口腐败”仅仅聚焦窗口台前是治标不治本。窗口单位和领域滋生的腐败具有垄断性和封闭性,信息不公开导致一些“角色”可以超越制度的限制,需要从更深层入手针对这些部门的“窗口腐败”问题,减少其行政审批的权力和事项。

猜你喜欢

窗口单位监委服务中心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2021年度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正式启动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浅谈"窗口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思考与创新实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英文名及简称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试论窗口单位廉政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