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华贵天城”到“世界名城”

2023-05-24章湧

杭州 2023年8期
关键词:国际化杭州社区

章湧

杭州历来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区域之一。700多年前,世界著名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盛赞其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大量生动的史实证明,宋元时期的杭州曾是当时的世界名城,国际化程度相当高。

时代变迁,杭州走向国际化舞台的目标始终未变。作为“重要窗口”城市,杭州抓紧“峰会”“亚运”机遇,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断迈进。

从1.0到3.0

城市国际化步履坚定

城市国际化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需要。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区域还是国家层面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快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潮流。

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就明确了“东方日内瓦”的城市定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90年代,杭州市委作出了“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加快城市化”的决策部署。

新世纪以来,杭州高度重视城市国际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2008年杭州正式提出“城市国际化战略”,并明确打造与世界城市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开启了杭州城市国际化1.0。2012年,杭州提出将城市国际化作为推动发展的两大主抓手之一;2015年12月,杭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杭州要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样本,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

2016年,杭州抢抓G20峰会召开机遇,再一次提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步骤,进入城市国际化2.0。同年5月,《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2017年)》正式公布。6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进行修订。修改后的城市发展目标再次“升级”,将之前“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电子商务中心”提升到了“国际”的高度。7月,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2018年8月,《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此前,全国还从未有一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城市国际化。不仅如此,杭州还将每年的9月5日,设立为永久性节日——“杭州国际日”。2021年9月,杭州出台《杭州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城市国际化“十四五”规划》,这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首个五年规划。

202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目标,开启了杭州城市国际化3.0。同年4月,为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杭州制定出台《借势亚运 聚力奋进——杭州城市国际化攻坚行动计划》。

从1.0到3.0,经过十几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力在不同领域生发。4月24日至28日,作为我国今年一项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由联合国发起主办的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在杭州举行并发布《杭州宣言》。“中国在全球统计和数据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司长斯特芬·施万斯特表示,杭州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

四年跃升38位

城市国际化成绩斐然

2022年12月29日,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杭州连续12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近两年连登三甲。其中,受访外籍人才对在杭州企业工作满意度评分最高,排名全国第一。此外,杭州高标准公共服务也获得受访外籍人才认可,在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教育等二级指标的得分均位列全国首位。

每周二下午,滨江区浦沿街道东信社区的大草坪上总会响起热闹的英语对话。上课的老师是社区居民、国际志愿者马西莫,一位痴迷于中国文化的意大利人。“在社区住了十年,有需要我就来帮忙。我也很开心。”

2013年,马西莫和妻子贾米拉就来到杭州。如今,他从事医生职业,4个孩子在杭州上学,一家人都在杭州安居了。“在一个城市生活,安全很重要。在杭州,哪怕是晚上10点,我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出行去很多地方。”马西莫说,举家搬到杭州,是因为这座城市的人情味让他们的异国生活充满了温情。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杭州国际化的第一要义。对标全球一流城市,杭州积极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先后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意见,创新推出“全球聚才十条”,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和“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建设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和国际人力资源產业园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近5年引进各类外国人才超6万人次,财政资助超亿元,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为加快杭州国际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杭州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重大决策部署,对外开放的规模和层次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国际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22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榜单,杭州位列第79位,四年跃升38位。

2022年杭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7万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8.1亿美元,134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234个项目。国际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成功打造了“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等品牌活动,连续五年举办“杭州国际日”系列活动,获评全球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入选全球百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

不仅如此,杭州还持续优化国际化环境。启用杭州(萧山)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上线运行杭州国际服务在线(@Hangzhou)平台。全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1个、机构6个,拥有10家国际化医院,市属三甲医院均具备为外籍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累计建成70个国际化社区示范点。

六大专项行动

城市国际化3.0全面启动

虽然杭州在国际化道路上一路小跑,各项国际化指标越来越高,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据统计,当前在杭外籍人员总量仅为1.6万左右。外籍人士少,从侧面反映出现阶段杭州产业国际化水平较低,对人才、资本、技术等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吸引力还不够强。其次,杭州城市国际化功能有待加强,国际交流广度和深度不够,对外宣传城市形象还不够清晰,联通欧美等重点地区的国际航线网络通达性需进一步增强。此外,杭州城市国际化标志性工程还不够多。虽坐拥三大世界遗产,拥有千年宋韵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未能在国际上形成如长城之于北京、熊猫之于成都的城市文化IP,在城市IP发掘、国际化街区打造、市民国际化获得感体验感等方面有待强化。

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面对亚运会举办的重大历史机遇,杭州城市国际化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3.0正当时。2023年杭州将紧扣“放大亚运综合效应,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主线,以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为重点,谋划提出六大国际化专项提升行动。

主要针对需要重点提升的国际赛会能级、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城市国际魅力、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国际传播效能等六个方面。

其中,建设国际化社区就是杭州提高城市国际吸引力一直持续打造的重点项目之一。杭州2016年推出首批7个国际化社区,截至2022年已先后成功打造了84个国际化社区示范点,2023年还将新建国际化社区10个,进一步提升街区(社区)的国际化程度。

马西莫所在的东信社区,就是杭州第一批国际化示范社区,超过400位来自英、美、德、法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在这里生活。“社区氛围很好,邻居们都很愿意交朋友。工作之余,我们经常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

不仅是聚焦国际化公共服务,杭州紧抓亚运契机,将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再跃升。推动国际赛事之城建设,引进一批与杭州城市形象契合度较高的国际体育赛事;持续打造国际会展之都,高水平办好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全力打造“新电商之都”,实施跨境电商“三年倍增行动”;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加快城西科创大走廊融合发展;开展国际语言、礼仪、规则等通识教育,提升市民国际意识;打造高辨识度城市IP,实施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提升计划;持续深化国际友城交往,办好第六届“杭州国际日”、第九届“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创业中华——侨界精英创新创業峰会”等品牌活动,发挥“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作用,不断建立与各国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关系。

猜你喜欢

国际化杭州社区
杭州
聚焦港口国际化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