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老鸦瓣”配色

2023-05-22杭州小古

花卉 2023年9期
关键词:老鸦鸢尾配色

杭州/小古

我小时候住在山上,就记得每年春天,下山的路途,总能看见一撮一撮的小白花,特别特别小,可是却分外抢眼,不是它正面纯净的洁白吸引我,而是花背紫红色的条纹格外瞩目。在我幼年的时候,大人告诉我这是“野生郁金香”,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它叫“老鸦瓣”。我尤爱它经典的花背配色,每年春天都会在角角落落寻找它盛开的身影(图1)。

图1

可能受到老鸦瓣的审美影响,我发现自己格外喜欢收集养护这类花背极具特色的球根植物品种。比如银堇莲(Cyanella alba),国内商品名叫“月光花”,它的正面就是平平无奇的纯白色(图2),这种小白花扔哪儿都不起眼,甚至可能就是丢墙角的命。但是,它最有特色的不是正面,而是花背,拥有和老鸦瓣一般的花背配色系统,把花盆转过来,它粉白相间的神奇花色立马就显得高贵了起来(图3)。银堇莲在国内市场上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大约是30~35 元一颗种球,主要是它的母球几乎不生多余的小球根,一直坚持“一胎政策”。观察了几年,基本上都是母球开完花以后,慢慢在顶部发育出一颗新球,然后母球逐渐退化,养分全部供给新生的那颗子球。也就是秋天埋下去一颗种球,第二年夏天,地面部分全部枯萎,进入休眠期,挖出来,大概率还是一颗种球。不过,这也不是绝对,花后钾肥给足,提供足够的养球环境,也是有可能收获母球顶着子球,像葫芦一样连在一起,同时被挖出来的情况。这种母子连体球的产生,多半是子球吸收了大量的追肥养分,已经生成完全体,不需要汲取母球本身的营养,母球带孩子的同时,也没消耗空所有的能量,积蓄了一定的力量继续存活。当然,这种概率本身不高,而且母球的开花性也不如新生的子球。因此这款银堇莲主要还是靠种子繁殖,可是它的结种率也不太高,所以这就造成了这个品种在园艺圈这么多年了,价格一直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当然繁殖不易不影响它的观花价值,花期在球根花卉中属于比较长的,一茬一茬的花苞孕育,几乎能持续不断地开一个月至一个半月,这也取决于气温高低,光照强度等外在影响因素。它带给花友的乐趣就在于细节的不同寻常,属于球根爱好者必收集的一个品种。

图2

图3

接近经典“老鸦瓣”式样花背配色的还有一种球根植物,鸢尾科夜鸢尾属的几个夜鸢尾品种(图4)。正面看都是单一花色,从左至右分别是,花色比较温柔的粉色少花夜鸢尾(Hesperantha pauciflora Pink);清爽纯洁的粉色僧帽夜鸢尾(Hesperantha cucullata Pink);以及红色少花夜鸢尾(Hesperantha pauciflora Red),这个系列的夜鸢尾都是这种调调,看正脸全是平凡的小花,最惊艳且精华的部分全在花背。夜鸢尾也是母球不爱繁殖小球的品种,主要靠种子播种繁殖。

图4

夜鸢尾的拉丁名都是用花背颜色定义的,比如粉色僧帽夜鸢尾看正面的时候(图5),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品种名搞错了,就是一款小白花,为什么要用“Pink”命名。但是,翻过来一看花背,瞬间明悟(图6),它也是经典的“老鸦瓣”式配色系统,而且在花色上和银堇莲很像,都是粉白相间的组合。这种藏在身后的神秘美,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想自己种种看,亲眼欣赏过,收集过,种植过,才觉得不留遗憾,完全满足了我小时候对老鸦瓣的执念。

图5

图6

粉色少花夜鸢尾花背,也是有色差的,当然和粉色僧帽夜鸢尾相比,间隔花瓣的色差不太明显,都是相同的粉色系(图7)。另一种红色少花夜鸢尾(图8),花背的色差就更不明显了,属于玫红色和红色相映衬,视觉冲击力不如银堇莲和粉色兜状夜鸢尾。

图7

图8

夜鸢尾属中,还有一个品种具鞘夜鸢尾(Hesperantha vaginata),也有着这类迷人的花背。不过它的正面更具观赏性(图9),是黄色花瓣搭配棕咖色的花心纹,对应深色花背的花瓣正面还有一条“血线”延伸着连接花心,是正面的美人,第一眼美女,非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一个品种。当然背面依然还是“老鸦瓣”式的配色,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审美,黄色衬着棕咖色,不由自主地就让人眼前一亮,特别舒服的一款花背(图10)。

图9

图10

其实像这种花背美过正面的球根植物品种还有很多,但我尤其钟爱“老鸦瓣”式的配色。像双生、像对话、像碰撞,美的感官体验格外愉悦,小时候对老鸦瓣的喜爱都在这几年养球根植物中得到了升华和满足。

猜你喜欢

老鸦鸢尾配色
《基于季节变化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研究》插图
老鸦瓣属药用植物地理新分布
鸢尾繁殖方法及园林应用分析
鸢尾,只绽放一天的彩虹女神
寻找古意的配色
射鸦记
鸢尾素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老鸦瓣黄酮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妆配色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