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路径

2023-05-21毕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媒体

毕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涌现出大量的新媒体。与电台等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拥有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大的覆盖面,对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面对此现状,电视传媒从业人员必须主动适应当前形势,正确掌握媒体产业的发展,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和宣传方式,使得电视节目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8.035

電视媒体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接受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网络和智能手机等新兴信息传播平台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新媒体有着更强的市场生命力,这就与同样具备一定舆论导向力和公信力的传统电视新闻媒介,在内容表达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电视新闻媒介要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成为社会舆论的领导者。

1. 融媒时代发展下电视节目的特点

1.1 传播国际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现代信息科技已经变成了新闻资讯传递的重要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任何人可以在全球任一个位置仅仅通过一个移动互联网就能够实现新闻资讯的迅速传递与收集,由于人人都是资讯的传递者、加工者和制造者,在突然出现的新闻事件发生之时,新闻资讯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现代信息科技迅速传播到了全球的很多国家和地方,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资讯已经呈现出了全球化趋势。

1.2 直播常态化

在融媒介社会里,新闻消息的传递方式变得多样化,与以往的传播方式有着明显区别,直播变成了媒体内容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采用直播的形式实现信息传播,能够把实时状况精确而有效地传达给观众,给予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与享受,从而增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吸引力。随着电视直播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播也将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

1.3 媒介融合化

在当前的科学新形势下,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科技的支持下,大批新兴传媒涌现,给媒体产业的长期稳定和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各类媒介日益融合,而媒介融合则成了产业发展的趋势。电视新闻产业为了得到更加稳健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变化,积极融入各类新媒体,把新媒体建设为媒体资讯传递的新平台,增强资讯传递的有效性,适应当代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2.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暴露的问题

2.1 双向互动不足

新媒体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善了媒体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能够使用新媒体平台发表消息,从而更加完善了新闻传授双方的互动关系。但电视等新闻媒介的信息传递渠道仍然具有鲜明的单向性特色,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被动接收新媒体传递的消息。而通过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受众却可以自由获得新闻资讯,甚至直接表达个人看法,从而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与知晓权力,使得年轻一代的电视媒体受众对新媒体技术更加重视。传统电视新闻媒介尽管通过运用现场采访、电话连线等各种表现形式,提高了电视媒体听众的参与度、互动性,但电视新闻媒介仍然掌控了听众交流参与的主动性,无法全面解决听众的现实需要。

2.2 传播路径狭窄

民众在过去大多借助电视机来接受信息,时间、距离等各种因素将会影响电视信息的传播效应。因此,许多广播电视通常选择早间、午间和晚间的时段播放信息,但观众在信息事件出现后,可能已经通过其他媒介对这种信息情况作出了掌握,从而电视媒体的观众规模也会逐步下降。相比于电视新闻媒介,新传媒形式可以有效突破时间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对电视媒体的传播造成影响。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充分广泛应用,民众通过移动和互联网可以迅速从新型传媒渠道上获取需要的资讯信息,不用在电视机上等候资讯内容的播放。另外,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相对繁琐,面临着众多的细节,无法给受众及时呈现信息;而新媒体的实时性特征非常明显,在信息事件出现以后,受众借助新媒体渠道也能够及时掌握信息情况。

2.3 传播形式呆板

近年来,虽然更多的广播传媒机构开始运用新兴传媒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新闻报道水平,但在报道内容、报道格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使得电视媒体的目标受众仍在逐步缺乏。同时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也更加丰富,而电视媒体普遍存在着新闻表现形式呆板、内容老套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新闻节目上,电视的传媒机构一直遵循着政治、历史、文体上的次序加以安排,表现形式也相对固化和呆板。从报道的单行条例新闻角度看,由于其并不存在着基本相同的新闻表现形式,这样对电视媒体受众来说也会慢慢出现审美疲劳。另外,电视新闻把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人物视为新闻报道的焦点,多采取相对正式的形象和话语,难以有效抓住年轻群众的目光。

3.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

3.1 消解内容生产

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多是通过专业人士进行操控,由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来进行选题、调查以及稿件的撰写、审核等。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社会大众成为新闻的创造者以及发现者,所生产的内容更具有随意性以及主观性,群众通过手机便可以进行新闻的编写、发布,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来分享,或者向专业的新闻APP爆料,从而使得新闻内容的产量大大扩大。但是也会因为缺乏实际取证、调查而导致事件的真实性出现误差。通常意义来讲,新媒体更加注重视觉效应,更加契合当前群众的高效生活方式,符合人们浅层阅读以及思考的要求。因为新媒体对于新闻创作以及传播者的入门要求较低,这导致了其内容扩张挤压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空间,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使得传统媒体在利益分配以及竞争方面处于劣势。各种新闻节目、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等均需要通过抢占新媒体平台的方式进行创新。

3.2 解构媒体权威

新闻传播理论中有守门人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在媒介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角色,或者是具体的个体或者组织,通过对新闻的事实进行系统审核以及筛选,形成严格的把关制度。新闻内容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都是新闻传播者需要考虑的范畴。然而在媒介社会,受众作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也要求信息传递具备较多的自由度,新闻资讯的制作和传递也带有随意性,把关者的角色被解构,这也导致新闻内容失去权威性保证,很多虚假新闻出现,使得新闻内容失去了公信力。新媒体对于把关人的解构使得公众的言论空间增大,同时也间接地提高了大众的舆论监督意识,但是新闻行业的真实性、严谨性受到了挑战。因而应该注重提升新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使得新闻信息能够在规范秩序内进行传播,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价值。

3.3 顛覆话语权

一直以来电视新闻媒体为媒体话语的掌控者,受众为单一的信息消费者。然而在新媒体出现后,这种情况被完全打破,多元化的新媒体发展方式对话语垄断权威产生了强烈冲击。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将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精英分子的手中,通过信息的制造来进行舆论引导。然而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向多个维度扩散,并非再遵循以往的传播模式,言论的发表更具有自由性,新闻内容的生产、审核过程会发生话语权的转向。受众的价值更加受到重视,比如开始参与社会事件的探讨,形成对相关部门行为的监督。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媒体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与新媒体相结合,创建出另一种的媒介传播模式。

4. 融媒发展提高电视新闻竞争力的措施

4.1 提升公信力,确保电视新闻的权威性

越来越多的信息传递途径使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信息劳动力过剩现象,新闻报道信息内容也就越来越向着信息同质性的方面发展,同时具备一定深度与高效社会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也减少了。所以,提高综合公信力建设也就成了提高电视节目宣传影响力的关键问题,而综合公信力建设又是建设在新闻报道信息内容社会价值和权威之上的。在广播电视新闻框架中,部分人员提出了社会真实和每个公民之间都具有的关系,以社会构建基本理论视角分析框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怎样看待构建了社会真实的媒体,内涵中包括各类外部因素的影响效果、新闻报道题材的合理选取等,这都将给中国广播电视传媒的健康发展带来重要思考。电视新闻的内容选择一定要注重取舍,首先突出新闻报道价值,其次考虑报道具体内容的顺序与篇幅大小,为不给大众带来杂乱的感受,就必须注意逻辑性和倾向性。从各个细节处开始重视对报道具体内容的解释和介绍,可以使报道内涵在总体上提高质量。

4.2 加强信息时效性,迅速介入事件事故现场

及时性是新闻报道的命脉,在资讯高速传递的共融媒介下,电视新闻必须采取改革创新措施来增强新闻节目的及时性,强调对重要事件的及时性,使记者第一时间抵达事件地点,以完成对重大新闻情况的及时报道。从直播广播的时间和场次上出发,通过灵活调节直播间媒体时段,以贯彻直播时间优先的原则,并针对直播广播新闻报道这一主题板块加以创新,进行了表现形式与内涵上的突破。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直播间板块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直播间经历,而新闻频道每日不间断的在线直播,为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实时直播带来了很大的生存空间,新闻直播的内容范围也开始由单纯的重大活动事宜,扩大至各种突发事件。

4.3 借力于媒介融合潮流,拓展电视新闻宣传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速成长阶段出现了不对等的矛盾和经济增长问题,也成为各类突发性问题持续上升的重要因素,广大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性也相应提高。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各利益群体表达出了更多的权利要求,民意表达的分散度也愈来愈高,这种社会状况也对提高电视节目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媒介环境,作为社会主导媒介的电视媒体就必须建立具备自己特色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与传播方式,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应具备的社会舆论作用,通过建设权威性的门户网站和电视新闻网站等,以建设一系列平台的形式提高电视媒体效果,扩大宣传途径,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导媒体的主动性与能力。从当前融合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媒体建设情况来看,很多网络媒介人开始认识到建设网上新闻互动平台的重要意义,并开始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以增强传播渠道能力与媒体效果。

4.4 大胆融合混搭,多元化呈现电视新闻

电视类新闻传媒应更有效地借助网络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全媒介之间的信息获取和融合,并融入观众的生活要素,通过较为全面的场景化视角把报道信息呈现在受众眼前,在突出报道信息权威性与重要性的同时,也将之开发为一种有效增强电视新媒体效果的传播方式。线性编排是以往电视节目中比较常见的方式,而目前通过这种方式开始接受全媒介发展到来的新冲击,并向着连接式、板块式和专题型的新趋势发展,这将是一个通过融合与混搭全媒介信息的跟进型发展战略,使广播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手段变得更为多元,包含了交流、连接、交互、评价与联系等,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展开全媒介的整合发展。一方面丰富了观众的参与途径,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发了观众的主动性和热情,使电视新闻由单纯的信息供给方变为了媒体参与者和构建方。

4.5 强化基本功,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

与建设电视新闻传媒,当新媒体蜂拥而至的时代就要致力于建立名牌栏目,牢牢把握住媒体立台、信息内容为王的重要基础原则,从时、效、度三方面抓住目标受众,从而全面增强广播电视新闻传媒的影响力与宣传能力。自我素质的提高和建立必须通过建立名牌节目来完成,当前全国大部分电视台都有自身独创的名牌节目,而品牌栏目又是传媒影响力和宣传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经过名牌建立,才能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收视人群,这也是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一。关于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话题,必须发挥网络传媒的资源优势,结合并运用连线、视频和互动等各种新闻元素,在谈资讯和讲信息的互动中深度发掘新闻信息,最好还能获取独家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向广大消费者传播具备真实感和权威性的新闻信息。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打造名牌栏目口碑提高名牌栏目质量,以保持和提高服务性、时效性和贴近度,为栏目贴上个性化标签为目的塑造了名牌栏目中的主持人、编辑、新闻记者和评论家。

4.6 抓住发展契机,提升与受众的互动性

以进行有效舆论监督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全面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型媒介进行电视传播管理工作,以及随着互联网的应用程度的增加,这一措施的重要性也将更加突出凸显。在当前,以互联网方式传播视为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然形成了许多观众的阅读习惯和需求,纷纷通过各大互联网频道和网络平台自由表达自己对社会事务的观点,这主要是由于新网络在当前信息传递中已经极大拓展了信息传递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加自主表达心声的机会。而新型媒介的信息传递途径将更为便捷,对信息的表达也将更为公平、透明,因此相对而言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简单的电视媒体也将遭遇更大的挑战,不但会干扰其受众面,还将进一步大大降低电视频道的受众率。除此以外,虽然网络新闻正在逐步地抢占着网络电视媒体市场,但当下的形势和局面却促使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重新检视自身,并在深刻认识自己缺陷与优势的基础上,运用创新发展思维,主动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把各自优点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融合并发展起来。

5.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期,传统电视新闻栏目要增强对听众群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技术上跟上网络时代的脚步,在制作观念上创新,进行传统媒體舆论导向科技和新媒体科学技术的全面融合,以进行优势互补。而如果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仍采取单一性的传播方式,要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而当前的媒体资源要能有效进行内容交流,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以单向传递方式为主,就必须建立媒体信息网络的传输平台,将网络传播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信息传输的一种新途径。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把新媒体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电视播出形态改变的今天,电视的质量也需要改善,因为新闻信息内容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必须通过和人民群众进行消息交流,把消息的生命力释放出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发挥起来,通过增加新闻信息覆盖率,社会影响力也将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王珏.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2]王灿.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3]徐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4]王博.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媒体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