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23-05-20黄爱梅梁嘉文杨振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2期
关键词:玉林市健康状况量表

黄爱梅,梁嘉文,罗 锂,杨振芳

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 年发布的关于青少年精神卫生的报告指出:全球约有14%的青少年(10~19 岁)患有精神障碍,该年龄组占该病全球疾病负担的13%[1]。10~12 岁的青少年尚处于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个性和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2]。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对小学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3]。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4-5]。相比于城市小学生,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需引起关注[6]。为了解广西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玉林市14 所农村小学4~6 年级中的2 700 名小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因农村小学生的流动问题,累计回收填写完整的问卷2 063 份,回收率为76.41%;通过问卷当中的效度量表对问卷进行筛选,其中有效问卷为1 829 份。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人共同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7]。该量表共由9 个量表构成,分别包括8 个内容量表和1 个效度量表,累计100 道题目。其中8 个内容量表包括:A 学习焦虑、B 对人焦虑、C 孤独倾向、D 自责倾向、E 过敏倾向、F 身体症状、G 恐怖倾向、H 冲动倾向。该测验采用两级计分法,回答为“是”的计“1”分,回答为“否”的计“0”分。

1.3 调查标准

本研究将8 个内容量表的分数进行累加,获得测验总分。若量表分数在55 分以下,则表示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正常;在56~64 分之间,表示调查对象的心理状态欠佳或有问题倾向;65 分以上者认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倾向,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干预。在本次测验中,量表的总Cronbach’s α 为0.91,分量表Cronbach’s α 在0.60~0.78 之间,量表的信度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组间构成比的比较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0%。其中,学习焦虑占比较大,检出率为50.46%。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他维度的平均分均处于正常水平,说明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见表1。

表1 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2.2 不同性别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性别的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各项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上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均P<0.05)。见表3。

表3 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4 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是否为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P<0.05)。见表4。

表4 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5 不同年级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不同年级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6 不同照顾者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不同照顾者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不同照顾者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3 讨论

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学习焦虑是本次调查发现的首要心理健康问题。与以往研究对比,本调查在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焦虑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余欣欣等[4]的调查,在总分上低于朱焱等[8]的调查。这可能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制度改变和更高社会期待下产生的教育焦虑通过言行影响子女并使其产生学业焦虑。此外,有限的受教育程度也会导致农村家长无法满足子女的学业指导需求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学习焦虑。

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变化[9]。本研究还发现,四年级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低于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农村小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塞尔曼提出的“自我反省观点采择阶段”,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尚未发展完全,自己容易与他人发生观点上的冲突[10],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从而影响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父母共同照顾下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好。已有研究表明,与父母共同监护的儿童相比,祖辈监护或母亲单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在总体幸福感和积极情感上得分更低,在抑郁和孤独感得分更高[11]。究其原因,在隔代教育中,祖辈有限的受教育程度和缺少有效的沟通,无法满足孙辈除生活之外的其他需求;在母亲单独监护的情况下,母亲除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外还需管理家庭事务,无法全面考虑孩子的需求。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不利影响。

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刘晖和杨会芹[9]的研究相一致。相关研究表明,在有限的受教育水平影响下,农村地区的家长多采用说教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12];此外,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状况也较差,父母忙于工作的同时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与管教也会使得小学生缺乏安全感,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即组织教师参与心理教育培训及研讨会,开发心理课程和在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校建立心理档案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家校联合专业机构组建心理小组,为学生心理疾病及危机事件提供支持。第二,加强家校共育。即建立家校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父辈教育的主体责任。第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即通过心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心理自助和互助发展。

猜你喜欢

玉林市健康状况量表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泉塘小学
玉林市安监局召开安监局长工作会议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