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少年的你”沐浴阳光下

2023-05-17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少年的你霸凌形式

李蕙君

近日,一则涉嫌校园霸凌的新闻冲上热搜,央媒也对此做了深度調查。其实,早在《少年的你》热映时,“校园霸凌”这个敏感话题就引发过广泛讨论,我们在谴责暴力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的还有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心理问题。

“霸凌”的形式有时很隐蔽

什么是霸凌,有哪些形式?首先,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们,我们都需要识别:什么是霸凌?霸凌都有哪些形式?

“霸凌”的基本定义是一个霸凌者或一个霸凌团体对被霸凌者实施了多次的伤害性行为。这其中,霸凌者所拥有的权力、体力、物力等客观力量要强于被霸凌者。霸凌行为常常包括:

肢体性霸凌,也就是肉体上的欺凌行为;

言语霸凌,如辱骂、嘲弄、恐吓等;

性霸凌,比如脱光衣服拍裸照等;

关系霸凌,联合其他人孤立、无视、离间或排挤;

网络霸凌,利用手机或网络等方式污蔑、毁谤。

关系霸凌和网络霸凌可以被认为是“隐形的”或隐蔽的霸凌形式,因为更加难以被发现和处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尤其在初高中阶段,霸凌者就越可能使用这些隐蔽的行为欺负他人。

偏袒会让孩子越走越远

心理学家在研究霸凌时发现,一些孩子对于“地位”过分的追求带来了霸凌行为。霸凌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偏见,比如瞧不起他人、歧视他人外表等。从心理特质的角度看,他们极可能有高自尊、高自恋水平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霸凌者通常会把错误归因于环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过分,倾向于把责任推到受霸凌者身上,以逃避外界的谴责。“被关注”“有影响力”“有威望”就是霸凌者所渴望的。

发现孩子有霸凌行为,家长应理性沟通,不偏袒。家长爱孩子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偏袒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经常还会让孩子越走越远。得知孩子的霸凌行为后,最重要的还是理性沟通、还原真相,找到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偏袒、冷漠、打骂都解决不了问题。你要做的是,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加强陪伴、聆听并尊重孩子。阻止孩子的暴力,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做好警示教育及时发现异常

很多孩子在校园遭遇“霸凌”后害怕报复不敢求助,所以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及早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如衣服丢失或被撕破;身上出现无法解释的伤痕、淤青等皮外伤;对学校有恐慌,旷课逃学;情绪化;丧失自信心,成绩一落千丈;睡眠障碍等。

研究显示,被“霸凌”的孩子在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做好警示教育。告诉孩子既不要欺负别人,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鼓励孩子结交一些好朋友,不要总是独来独往。如果遇到被人打骂欺负时,先考虑如何保护好自己。不要继续激怒对方,也不一定急于还手,清晰明白地告知对方停止欺凌行为,力量悬殊的时候寻找机会先逃离现场。总之,尽可能降低自己的伤害。

同样重要的还要告诉孩子,如果被人威胁、欺负了,要保留可能获得的证据,及时告诉父母、老师。父母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猜你喜欢

少年的你霸凌形式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少年的你》:国产青春片“破局”
《少年的你》深陷“融梗”指控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点评)
《少年的你》,面对的是现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