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离子电切镜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05-16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电切镜尿流率尿量

夏 伟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灌南 222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极易引发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在有严重下尿路梗阻症状出现或药物治疗缺乏良好的效果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给予患者外科手术治疗[1]。近年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日益增多。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 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等离子电切镜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 例纳入研究,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等离子电切镜组与普通电切镜组各40 例。等离子电切镜组患者年龄49~76 岁,平均(55.03±9.56)岁。普通电切镜组患者年龄50~77岁,平均(55.54±9.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普通电切镜组 帮助患者保持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将标志沟作在5点、7 点处,对腺体进行分割,确定切除深度与范围,阻断5 点、7 点处向前列腺中叶进入的血供。在12 点处向包膜切割,沿着包膜对弧形切割进行实施,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促进分离沟的形成。

1.2.2 等离子电切镜组 帮助患者保持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将标志沟作在5 点、7 点处,对腺体进行分割,确定切除深度与范围,阻断5 点、7 点处向前列腺中叶进入的血供。凝切分离中有血管断端、纤维条索出现。在6 点与膀胱颈接近处将腺体适当留下来连接包膜,以较快的速度切除中叶,并止血。在8 点与膀胱颈接近处将少量腺体留下来连接包膜。

1.3 观察指标 随访1 个月。(1)前列腺症状。分别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分分别0~35 分、0~43 分,分别表示无症状~症状严重(即评分越低症状越轻);(2)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3)炎症因子指标;(4)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5)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术后患者无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分别降低70%~100%、提升80%~100%;有效:术后患者具有较轻的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分别降低50%~79%、提升60%~79%;无效:术后患者的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分别降低0~49%或提升、提升0%~59%或降低[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两组前列腺症状、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IPSS 评分、NIH-CPSI、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5];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 评分、NIH-CPSI、残余尿量均低于术前(P<0.05),最大尿流率均高于术前(P<0.05),等离子电切镜组IPSS 评分、NIH-CPSI、残余尿量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P<0.05),最大尿流率高于普通电切镜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前列腺症状、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s)

表1 两组前列腺症状、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s)

NIH-CPSI评分/分等离子电切镜组组别 n 时间 IPSS 评分/分残余尿量/mL 40 手术前26.02±3.14 33.00±4.05 109.11±16.77最大尿流率mL/s 8.55±1.36手术后7.15±1.56 14.96±2.15 16.54±2.30 19.62±2.04普通电切镜组40 手术前25.97±2.35 32.97±3.44 110.46±15.61 8.60±1.21手术后11.24±2.68 21.08±3.30 25.08±3.56 14.00±2.1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等离子电切镜组总有效率97.50%(39/40) 高于普通电切镜组80.00%(32/40)(χ2=4.507,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IL-1β、IL-2、IL-6、TNF-α 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IL-1β、IL-2、IL-6、TNF-α 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等离子电切镜组IL-1β、IL-2、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n=40 时间 IL-1β/(pg/mL)TNF-α(ng/mL)等离子电切镜组IL-2(pg/mL)IL-6(pg/mL)术前10.27±0.35 7.31±0.86 5.43±0.38 1.31±0.25术后13.38±0.40 10.24±0.91 7.57±0.40 1.60±0.20普通电切镜组术前10.30±0.28 7.28±0.67 5.50±0.42 1.30±0.24术后15.64±1.13 13.17±0.56 9.21±0.24 2.02±0.13

2.4 两组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等离子电切镜组勃起障碍0 例,阴茎硬度降低1 例,性欲下降1 例,射精障碍0 例,性功能障碍发生率5.00%(2/40);普通电切镜组勃起障碍2 例,阴茎硬度降低3 例,性欲下降2 例,射精障碍1 例,性功能障碍发生率20.00%(8/40)。等离子电切镜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χ2=4.114,P<0.05)[6]。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等离子电切镜组尿路感染1 例,继发出血0 例,电切综合征0 例,膀胱颈痉挛0 例,假性尿失禁0 例,并发症发生率2.50%(1/40);普通电切镜组尿路感染2 例,继发出血2 例,电切综合征2 例,膀胱颈痉挛1 例,假性尿失禁1 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8/40)。等离子电切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χ2=4.507,P<0.05)。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年龄过大,二是体内雄性激素含量过高[7]。两方面因素综合刺激,造成前列腺腺体的增大,增大的腺体压迫尿道,造成尿道狭窄,后尿道延长,排尿时尿道阻力增加,常引起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不尽、排尿费力、尿滴沥等症状。一般患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建议不要久坐,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前列腺充血,加重病情。当药物治疗没有任何效果而患者症状又极其严重,甚至造成排尿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8]。

有研究表明[9],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等离子电切镜和普通电切镜均能获取一定的效果,其中前者较后者更能将患者的手术用时缩短,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对炎症反应进行控制,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本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电切镜组IPSS 评分、NIH-CPSI、残余尿量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最大尿流率高于普通电切镜组。等离子电切镜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普通电切镜组80.00%(32/40)(χ2=4.507,P<0.05),原因为等离子电切镜能够将生理盐水激发出来,途径为通过高频电流,促进高热能等离子的形成,将大分子击碎,最终实现有效切割[10]。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等离子电切镜组IL-1β、IL-2、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原因为等离子电切镜术中能够使局部温度在50℃~70℃之间得到有效保证,将刺激膀胱的程度减轻,对热损伤周围组织的情况进行避免,尤其是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勃起神经的程度,对炎症反应程度进行控制。结果显示,等离子电切镜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普通电切镜组(χ2=4.114,P<0.05)。等离子电切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 低于普通电切镜组20.00%(8/40)(χ2=4.507,P<0.05),原因为等离子电切镜能够将闭孔神经反射程度减轻,止血途径为通过凝固层,从而将手术出血量减少,对并发症进行控制,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等离子电切镜的应用效果较普通电切镜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电切镜尿流率尿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经电切镜鞘途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观察
改良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