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研究

2023-05-16杨帆

中关村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会事业单位职工

杨帆

工会文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工会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现代工会文化自身发展演变内在本质含义的基础上,论述揭示了当今中国新时代工会思想文化内涵结构的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提出当代我国工会文化大致可概括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最后阐述了工会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本文分析希望能够丰富对新时代事业单位工会文化的认识,对工会文化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理论上来说,实质是把我们周围所有人在人生实践劳动中共同获得的全部精神、物质生产能力、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等内容加起来的总和。从狭义上的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能得到的所有的精神生产力和其他精神产物,包括了所有的社会思想。

工会文化是工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行为习惯、风俗传统、道德规范、生活信念等,其制度建设的继承与深化发展对一个机构价值观取向的正确形成、发展与方向定位的最终确定均具有很重要意义,更是一个事业单位全面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最重要战略维度。从宏观的文化管理角度来看,工会文化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内生驱动力量。同时,在管理的微观层面上,工会文化也是工会在实施各项具体的行政工作管理措施前,所必须充分遵守基本条件。

目前来看,工会文化可被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工会文化的基础,也是工会成员开展各种工会活动和履行工会职能的物质基础。工会的物质文化是一种累积的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加强工会文化队伍建设工作的重大物质方面,属于工会较为优越有利的思想工作条件。

制度文化是构建工会文化整体的制度框架,是使工会文化体系得以真正落实工作的基础。从基本内容意义上分析看,工会文化也即是所谓的工作制度文化,具体是指我国工会系统为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业务职能的依法正常高效开展运行而组织制订出来的一系列各种具体制度、规章、条例,以及其他具有更广泛代表性的经社会充分认可接受的传统习俗。制度文化为事业单位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政策基础和体制保证。

精神文化既是整个工会文化发展的內在方面,也是工会文化活动的根本核心。内容主要是指身在事业单位的员工们在经过长期艰辛的组织工作管理实践历程中,所自发形成了的这种具有我国工会特色的一种工作作风、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工会的定位应立足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地位和职责,使工会的政治性、阶级性和群众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都是另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选择和历史文明的重新传承。

一、物质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

物质文化是工会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品牌作用,物质文化是工会品牌形象的基础。现代组织精神下,发展工会战略、经营思想及现代管理技术,能够激发工会组织内部发展的内在发展向心力和高度凝聚力,激发工会组织内部发展的积极性和高度创造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物质文化不仅仅是指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否优越,还指工作环境,如工位的简洁性、工位设备的优劣等,良好的物质文化能让员工在一个非常舒服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而舒适的环境又能让人放松心情,在具体工作中也能更有耐心。

二、制度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

制度文化是构建工会文化管理体系的主体框架,也是精神文化管理体系得以深入落实贯彻的思想基础。制度文化能够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活动具有制度约束与引导作用,工会活动的制度文化约束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健全完善社会管理规范制度和行为道德规范来予以实现。作为当前构建和谐工会文化制度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制度文化广泛且深层次的影响在工会文化建设。可以说,事业单位制度文化能够将其目标、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内化为员工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工会内部人员的管理,既要通过规章制度、奖惩制度来促进员工的自律,又要将工会的制度融入到工会文化中,让员工自觉地遵守工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工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单位的发展有赖于人才,而个体的价值也要依靠于此,为了使双方的共同目标得以完全达成,工会不仅要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更要做到对人才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从大的角度看,制度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加强工会的约束,以及加强对单位的认同和归属感,并通过舆论、情感等因素对其进行人性化影响。工会制度文化能最大限度地将单位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转化为职工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使其在观念上与单位制度相一致,从而促进共赢发展。

通过对员工的约束与激励,制度文化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需要,使公司的内部价值观更加统一。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进而达到人类的最高精神需要。个人的价值得到全面的实现,就会不断地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精神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

精神文化是工会文化的核心层,对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具有更为深远而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是精神文化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具有凝聚作用。精神文化可以加强集体意识,增强职工的团结向心力。随着近几年我国财政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逐渐深入,事业单位原有的工资福利管理考核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单位规模在缩小,单位结构在调整。在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员工无论是在平时工作还是社会认知发展、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慢慢地适应调整。为了使全体职工能够融入到整个工作流程中,事业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全体职工的团结,使职工的士气得到稳定,使整个工会的发展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会和员工的关系中,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它们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关系,能够将两者联系得更加密切。精神文化内涵的一个深层内涵,就是要研究怎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和提升整个职工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地把所有职工的集体力量发挥出来,更好地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持续提升,进而推动工会向前发展。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工会特色的精神文化,增强其内部凝聚力。

二是精神文化對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具有激励作用。共同的价值观可以让每一个员工都充分地感受到自身生存的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无疑是人类的最高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在动力,使得每位雇员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三是精神文化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具有辐射作用。工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系统的工作模式,它便会广泛地在工会内部传播,对整个工会员工群体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要不断突破原有的观念和习惯,在完成各项本职任务的同时,要强化对单位的管理,要创新发展单位的管理和思想,注重全方位开展服务工作。工会内部的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可以对工会的职工产生正面、有效地示范和激励,引导职工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推动单位发展的杰出人才,使工会的优秀文化与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精神文化能够鼓励每位员工努力实现价值超越,实现人格自我完善,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推动其长期、持久地发展。精神文化确立了工会的长期发展目标,并为职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引导员工在理论、制度、文化、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

四是精神文化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具有调适作用。调适是指调节和适应。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员工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一种调节机制,这便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可以使各部门领导和员工都能有意识地、科学地处理各种矛盾。优秀精神文化体系的建设可以做到规范指导事业单位工作开展,帮助每个部门职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中的工作需要,优秀的科学规范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能在实践中更加自觉正确、主动地加以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使工会单位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并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层面树立起一种正确且积极正面的社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员工思想素养提升和社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发展提高,进而最终确保单位职工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做好自身在事业单位中的本职工作,报效社会,保证事业单位环境健康稳定平安和谐,最终实现事业单位业务的高效开展。

四、结语

工会文化是推动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文化可以凝聚单位全体职工自身的各种力量,对其自身行为进行相互鞭策与激励,从而达到使职工行为具有更高的工作主动性精神和积极创造性,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的中长远事业中。通过工会文化,员工与事业单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可以激励引导每位员工去努力地学习,促使事业单位建设演变为学习型组织。在事业单位长期的实践创新中,应不断继承发展我国优秀工会文化,确保事业单位能够运用好工会文化作用,促进自身发展。为此,必须重视加强事业单位工会文化体系的全面建设,并善于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优秀工会文化,创造出有利于职工全方位发展的良好工会文化环境,达到事业单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双重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猜你喜欢

工会事业单位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工会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