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地区毛竹栽培技术研究与探索

2023-05-10解瑞清孙成建岳树旺滕怀山岳晋军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3期
关键词:母竹日照市土球

解瑞清¹,孙成建¹,岳树旺¹,滕怀山¹,岳晋军²

(1.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日照 276800;2.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0)

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竿生长快,生长量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mm,既需要充分的水分,又不耐水淹。毛竹鞭根大多水平生长,其他根系随毛竹生长逐渐向下生长。幼竹根系浅,不耐风吹,因此,毛竹造林应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的山麓、山腰和山谷地带,土层深度应在50cm以上,以酸性砂质土壤或砂壤土为佳。如果选择郁闭度低的疏林地造林,则应在整地前伐除部分树木,为毛竹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山东省日照市地处温带,属典型的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的区别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2.7℃,平均降水量为768.7mm。1966年,日照市开展“南竹北移”工程,由于当时栽培技术缺乏,至1971年,引进的毛竹成活率仅为6%。1972-1975年,毛竹引种在山东省日照市将帅沟、土山、碑廓镇等地试验栽培成功,但由于受当时气候条件限制,加上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毛竹栽培成活率和产值仍然不高,生态效益不明显。最近几年,随着日照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水大会战和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毛竹在北方水土涵养、生态绿化、森林防火和竹材加工上得到迅猛发展。我市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林业科研单位对毛竹在日照市乃至江北地区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应用,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多次对毛竹栽培过程的技术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并在日照市多个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为进一步推广毛竹在日照地区的栽培和应用,全面提升毛竹在荒山绿化、森林防火和经济林上的栽培水平,提高林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对近年来毛竹栽培管理实践进行探索,深入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 造林地规划选择

日照地区造林地宜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之处,土层深度应在50cm以上。

1.1 土壤选择及土地整理

土壤pH值以4.5-7.0为宜,pH值大于8.4毛竹不易成活,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黄土、壤土,不宜在石砾土、沙土和盐碱地栽植,确有必要栽植时,应该先进行土壤改良。平原地造林需要全垦整地,垦复深度大于50cm,需打破犁底层,防止土壤积水,同时做好排水明渠和灌溉设施;荒山造林应根据土壤情况挖好栽植穴,栽植穴土壤条件较差时可进行客土改良,栽植穴以深50cm,直径大于70cm为宜。

1.2 栽植密度

防护林栽植密度为5m×4m或者更密,每公顷栽植密度控制在600株或者更多;丰产林或者笋用林栽植密度株行距控制在3m×4m,每公顷栽植控制在833株或者更多;园林绿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栽植,通常每平米不超过1株。

2 母竹选择

母竹苗宜选择1-4年生竹,竹株直径应在4-6cm,分枝点低、生长健康、无病虫害。除荒山绿化之外,不宜选择遗传分化较大的毛竹实生苗。

2.1 移栽土球规格

如采用园林苗方式,一般以竹株直径的8-10倍为宜,如采用造林苗方式,以来鞭30cm,去鞭40cm为宜。

2.2 栽植时间及栽植方法

以秋季9-11月霜冻之前或者春节后到清明之前的2-4月份为宜,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移栽成活率很低,不宜移栽,发笋季节起母竹对竹林破坏较大,不建议在该时期造林。栽植穴开挖要大于母竹土球规格,适当回填表土。竹苗栽植深度比原土球地表土深5-10cm,不宜过深,防止烂根烂鞭,覆土后踏实,一次性浇透水分。风大的地方和季节需要搭支架固定,防止风摇导致成活率下降。

3 种苗修剪

3.1 园林苗缩枝缩叶

母竹种苗起苗后需及时进行缩枝缩叶,视土球大小,保留原有叶量的1/3或者1/5,运输前放置在阴凉处。

3.2 造林苗种苗去梢

母竹种苗挖取后需截冠去梢,母竹种苗起挖后,应立即对种苗进行去梢处理,视枝条叶片多少,留枝条5-7盘。

4 竹苗储运与储放

母竹应做到随挖、随运、随栽,竹苗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抛丢,遇高温天气时装车时要注意遮阳,运输时车厢需遮盖篷布,避免竹苗被太阳暴晒,选择夜间运输为宜[2]。

母竹栽不完应及时放置阴凉处,叶面和土球喷水,草帘遮盖土球,保持土球湿润,同时防止日晒暴雨冲刷根部,一般从起苗到栽植时间不宜超过1周。

5 幼林抚育管理

5.1 补植与水分管理

对于新造林地的死亡母竹,应及时清除并补植。母竹栽种后,遇连续干旱7 天以上的天气,需及时浇水。浇水可以一次浇透,也可以少量多次;遇天气多雨,对平地、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林地,开沟排水。

5.2 施肥管理

栽植第1年施肥2次,3-4月施肥1次,为催笋肥,株穴施肥或撒施;6-7月结合松土、除草施肥1次,为长竹生鞭肥。造林当年每公顷施尿素45-60kg或复合肥90-180kg,第2年、第3年施肥量每年增加一倍[3]。

5.3 除草及开沟排涝

新造林2年内提倡以耕代抚,套种豆类、西瓜、药材等,不能套种芝麻、玉米等高秆作物,也不能种植地瓜等地下收获作物,套种的中耕以不损伤竹鞭和笋芽为宜。如不进行套种,也可以覆盖地膜进行保墒,同时抑制杂草生长。日照地区每年7-8月份为雨季,雨量充沛,对容易积水的地块要开挖排水沟,及时排涝[4]。

5.4 竹笋抚育

5.4.1 出笋时间

日照地区毛竹春笋出土初期为“清明”后,一般在4月下旬,盛期为“立夏”期间,一般在每年5月至6月。

5.4.2 幼笋管护

竹苗栽植头3年,发笋期间严禁挖掘健壮笋和清理竹苗。对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可适当疏除。第4年为竹林形成期,竹笋应少疏多留;一年中后期生长的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期零星露头笋应全部挖除[5]。

6 成林管理

6.1 竹林结构调整

每2年留养新竹700-900株/hm2,选择生长健壮的盛期竹笋进行留养,保留母竹2250-2700株/hm2,立竹在林分中均匀分布[6]。年龄结构1∶2∶3度竹立竹组成为1∶1∶1。笋用林密度可适当降低,以不低于1500株/hm2为宜,园林观赏用竹林密度可以适当提高,以不超过4500株/hm2为宜。

6.2 垦复

6-7月结合施肥进行竹林垦复,清除老鞭和竹蔸,深埋浅鞭和跳鞭;也可以在国庆节后伴随冬笋挖取进行竹林的全垦作业,垦复深度一般在20cm内,不宜太深。

6.3 施肥

适时、适量、适当比例的施肥,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毛竹竹笋产量,而且能提高竹笋品质。竹林一年当中有孕笋、出笋成竹、竹鞭生长三个生长时期,需要注意的是,施肥频率和次数均须结合这三个生长期进行,效果方能达到最佳,比如根据竹笋产量、实际种植环境,土壤养分情况等调整施肥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搭配氮、磷等肥可使肥力得到显著增强,但实践经验得出占比较高的依旧是有机肥,搭配一定量的化肥。

6.3.1 孕笋肥

每年的2-3月为孕笋期,需要增施一次速效肥,施肥种类以复合肥为最好,每亩20-30kg,也可以施用尿素等速效氮肥,可选择降水量不大的小雨天气撒施地面。

6.3.2 长竹肥

每年6月上旬,复合肥搭配有机肥和农家肥,总量控制在全年总量的50%-70%左右,一般每亩施厩肥、堆肥等农家肥2-3t,复合肥40-50kg,结合竹林垦覆埋施于地表10cm以下。

6.3.3 行鞭肥

每年8-9月份竹林行鞭期,肥料以磷、钾元素为主,氮素为辅,每亩施用量在10-30kg,为了有效增强施肥效果最好为低浓度液态肥或固体化肥。

6.4 挖笋

冬笋:10-12月以打潭挖为主,即找隙裂挖冬笋,挖掘后施肥覆土,切忌追鞭损伤鞭芽[7]。也可以结合垦复全面细致翻土,挖掘冬笋,切忌大块翻土,以防损伤竹鞭。要求笋体尽量完整。

春笋:早期的春笋全部挖除,养竹时期除留养竹笋外都挖去,后期笋也全部挖去。鲜食,应挖泥下笋;加工清汁笋,应在出土5-10cm时挖掘;笋干加工,应在出土15-25cm时挖掘。挖掘后施肥覆土。

鞭笋:6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除高温干旱天气外均可挖掘,每2-3天挖鞭笋一次,鞭笋挖后要覆土耙平,其中6-7月可将挖鞭笋与埋鞭相结合,挖掘时避免伤竹鞭。挖掘鞭笋长度为30-40cm,挖掘后覆土。

6.5 竹林采伐

采伐季节:大小年毛竹林在春笋出笋大年的秋冬季采伐,花年毛竹林在秋冬季采伐。

采伐量:采伐量不得超过新竹留养量,除竹林用途发生变化外,应以不改变原有竹林结构为准。

采伐对象: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的原则进行,择伐3-4 度立竹,除填充空白林窗之外,4度竹全部采伐,不宜保留,同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雪压竹、鞭生竹。

采伐方式:平伐或带半蔸砍伐,伐后即打通伐蔸节隔并施肥,促进竹蔸腐烂。

6.6 竹林水分管理

9-10月笋芽分化和4-6月孕笋成竹两个时期如逢日照地区干旱,需要人工浇灌,有条件的竹林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形式进行浇灌,也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或者利用山地自然水源,通过自流灌溉方法进行浇灌。多雨季节需要注意排水,做到竹林内没有导致烂鞭的长期积水。

6.7 钩梢

笋用林新竹可在白露前后进行钩梢,留枝15盘以上,平衡地下和地上生长,促进竹笋多萌发,材用林和风景观赏竹林在日照地区雪压不严重,可以不钩梢。

7 有害生物预测和防治

7.1 防治原则

有害生物防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毛竹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

7.2 预测、预报及防治

实时观察竹林虫口密度和病害范围,及时清理病死株,人工挖除竹蝗卵块,利用杀虫灯捕杀成虫[8]。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生物防治,日照地区有条件的竹林,可在每年3-4月施放白僵菌粉炮控制竹林虫害发生。二是物理防治,人工挖除蝗卵块,利用杀虫灯捕杀成虫;秋冬季勾除病枯梢集中烧毁。三是化学防治,当病虫害面积扩大或危害较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无法控制时,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1。

表1 毛竹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8 检查验收和建档

一是检查栽植指标。对新栽竹林检查栽植当年成活率、第二年发笋数量、新笋生长状况和退笋数量,第三年增加竹笋粗度和高度指标的检查[9]。二是资料收集与建档。以栽植地块或者栽植竹种为单位建立经营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移栽措施、栽培地选择、施肥量、浇水次数、抚育作业时间、质量要求、投工、投资、检查验收、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有关项目。设立标准地,定期观察竹林生长情况,包括竹笋数量、退笋情况、竹高、竹径、平方米株数和林下植物等指标,及时收集其他科研数据,建立管理信息档案[10]。

日照市的毛竹栽培经验和引种实践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竹子在生态涵养、防沙固土、森林防火、涵养水源方面都具有很大价值,为山东地区毛竹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山东地区毛竹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全省的生态建设、森林防火、林农和林企增收、环境美化和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母竹日照市土球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村居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大树移植的土球挖掘及包扎技术
毛竹母竹移栽技术
基于GIS的日照市风能资源评估
盘锦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