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花一片天上来
——《琦君美文作品选》导读

2023-05-07鲁钟思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3年4期
关键词:闰土长大散文

鲁钟思/文

还记得《桂花雨》里那些纯净蕴藉的文字,以及读后淡淡的温暖与感动吗?

作家白先勇说:“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

琦君的文字看似浅易近人,却温柔敦厚,流露着永远的温暖与爱,好像一片翩跹飞舞的落花,带着香气从天上来。童年时代的珍贵回忆,是琦君作品里永远的宝贵财富,也是在她一次次娓娓道来中,我们不知不觉间就体悟到了人生的真善与美。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原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小名春英。琦君长于散文及儿童文学创作,自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合集《琴心》以来,出版散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四十余种。主要著作有《橘子红了》《水是故乡甜》《三更有梦书当枕》等。

内容简介

《琦君美文作品选》精选了她12 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散文名作。

这些散文仿佛是琦君童年岁月里的岁月剪影。故事里有善良敦厚的妈妈,做大官却平易近人的爸爸,兴趣相投却早夭的哥哥与弟弟,读书岁月里严厉的师长和叛逆的同学,甚至还有成长岁月里那些被浸润了无数情感的小玩意儿。

书中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师长情,温馨中又有着淡淡的忧伤,所以琦君曾说:“我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写时才写,每回写到我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不禁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故事里有亲情,在《桂花雨》《母亲》《母亲的金手表》《小瓶子》等散文中,琦君就回忆起了温柔善良的母亲,《宝松师傅》里文雅又平易近人的父亲也令人印象深刻;故事里有友情,《一对金手镯》中不是亲姐妹,但婴儿期同饮奶水、共戴一副金手镯长大的姐妹的友情故事,也让人无限感慨;《玳瑁发卡》中,琦君还回忆了求学岁月里的同学情和师长情。其他如成长岁月里的《喜宴》里小女孩向往美、热爱美,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心理变化也十分细腻熨帖。

说不尽的乡愁,温柔敦厚的众生相

琦君的作品里始终思念着童年,思念着故乡。无论是《玳瑁发卡》里严厉的校长、慈和的训导主任、温和的图画老师、反叛的沈琪同学,还是《一对金手镯》里的“我”和阿月,又或是《阿荣伯伯》里那位嗜赌却又善良淳朴的阿荣伯伯,都充满着温柔敦厚的东方韵味。

琦君的文学里,始终有着悲悯的一面。故事里无大奸大恶之人,人永远淡淡的,她的笔触总在体谅关心着弱者,有着深深的同理心。长工阿荣伯是最疼她的,常带她去看龙舟,讲故事给她听。她跟阿荣伯点喜灯时,在红红的烛光里,忽地看见阿荣伯的鬓边有好多白发,她捧住他的手臂关心地说:“阿荣伯,你也长大一岁了。”阿荣伯伯笑笑说:“我不是长大一岁,我是老了一岁。你才是长大一岁。”“大人总是要老的,只要小的长大,一代一代接下去就好了。”对儿时家中的老长工,琦君流露出无限怀念与崇敬之意,把这位“真正善良淳朴的农民”与“天生仁慈慷慨乐于助人的性格”,描绘得生动可亲。

拓展思考

有人说,《一对金手镯》中的阿月很像鲁迅笔下的闰土,试谈下你的看法。

《一对金手镯》透过贫富之家的两位小姐妹的迥异命运,铺陈开了一个如默片电影般的故事,令人嗟叹。

幼时的阿月和“我”,头碰头脚碰脚地吃奶,亲密无间,七岁时她们俩分开后第一次重逢,彼此还是充满童稚与天真。可是长大后再相见时,阿月“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怀中抱着一个孩子,一袭花布衫裤,像泥鳅似的辫子已经翘翘地盘在后脑”。阿月的一句“大小姐”,道出了两人身份的悬殊。宛若鲁迅遇到中年闰土时,他喊闰土“闰土哥”,闰土回道“老爷”一样,几个字便将阶级差异横亘在两人中间,让人顿觉无力。阿月和闰土无疑是认命的,他们觉得自己出身卑微,就该遵守底层人民的生存法则。所不同的是,较之鲁迅笔下的情感浓烈,充满批判警醒意味,琦君文中的感慨则相对缓和许多,更多的是温暖和煦。金手镯虽已不复存在,但情怀依旧,它成为琦君心目中永恒的思念。

琦君的散文世界无疑是充满真善美的,试从作家成长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琦君小时候生活中就充满了爱,她在许多人的爱与呵护中长大。她的母亲是生活在旧社会的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虽然生活在乡下,认字不多,但为人善良温柔坚忍,拥有“佛心”“慈心”。在良好家教的熏陶下,琦君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去爱人,很有同理心。她看到自己同龄人的悲惨遭遇会同情怜悯,把自己最珍视的宝贝分享给同龄人,她曾将一双新的蚌壳棉鞋赠给了一名可怜的女孩,而她的母亲和姨婆知道后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支持鼓励,更教导她要“踏踏实实走路,会平平安安一生”。

琦君笔下的父亲即便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却一点儿也不摆架子,平等且宽容对待周围的人。宝松给他剃了个不好看的头发,他没有责备,第二次还亲自上门让宝松理头发。成长岁月中,琦君从不缺少爱,也不吝啬爱,所以她的散文中俯仰皆是人情之真、人性之美,温馨中又透着丝丝缕缕的忧伤。

佳句赏析

人生的道路,无论崎岖或平坦,我都坚定地走过来,但我心中总时时拥有一双又软又暖和的蚌壳棉鞋,那就是姨婆和母亲给我的爱。

——《我的蚌壳棉鞋》

琦君的散文极其纯净,仿佛淡淡青烟,随风飘拂。她的笔触真诚质朴,记录那些似水流年中沉淀的记忆,微言大义,情怀激荡。

因为他太卖力了,前额的一绺头发,滑下来又甩上去,甩上去又滑下来,光溜溜的大疤总是露了出来。我反倒觉得那个疤是宝松的记号,有它,才是哥哥的好朋友、我的好师傅。

——《宝松师傅》

刻画小人物时,琦君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了人物主要特征,笔触温暖悲悯,饱含着浓烈的感情。

猜你喜欢

闰土长大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