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宿及其植物景观研究态势

2023-05-05

农业与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发文民宿景观

黄 婷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民宿凭借其自然的生态资源、特色的乡土文化和紧密的主客情感联结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体验需求,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居模式和促进区域旅游地转型升级及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力[1]。随着民宿的不断转型发展,民宿景观质量也跟随时代变化得到大幅度地提升。植物景观是民宿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民宿的自然生态度、景观美观度、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通过统计、绘制年发文图,对比分析了民宿及其植物景观的发文情况;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的民宿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分析民宿研究主题,同时梳理民宿植物景观研究热点;总结、归纳出民宿及其植物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民宿及其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 民宿及其植物景观发文情况分析

1.1 民宿研究的发文量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近10年(2013—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其中,以“民宿”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12766篇,经人工方式剔除条件不符(包括会议、学者随笔、报纸等)或信息不全的文献后,最终获取3126篇有效文献样本;以“bed and breakfast”or “homestay”为主题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的英文期刊论文(Article)132篇。从近10年的年均发文量动态变化趋势看,国外对于民宿的研究文献总量偏少,且数量波动不明显,年均增长率为22.54%;相对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稍晚,但相关论文数量呈上升态势。具体来看,国内对民宿的研究可分为3个时期:2013—2015年为起步期,发文量极少,仅34篇;2016—2019年为快速增长期,发文量显著攀升,年均发文量高达337篇,年均增长率达到85.85%,这与2015年起政府多次下发支持民宿发展的相关文件关联紧密;2020年至今进入平稳发展期,发文量虽受疫情影响而有所减少但仍持续高位,年均发文量达581.3篇。这说明我国民宿产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已趋于成熟,见图1。

图1 中英文民宿文献年发文量对比图

1.2 民宿植物景观研究的发文分析

目前国外关于民宿植物景观的理论成果屈指可数,因此,笔者将重点分析国内民宿植物的研究现状。以“民宿+植物”“民宿+植物景观”为主题进行检索,以2022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进行检索,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共90篇,其中有效篇目仅44篇。从民宿植物景观的年发文量及发文趋势看,国内植物景观研究始于2016年,2016—2022年的年均发文量极少,仅6.3篇;且其年发文量变化趋于平稳,见图2。这说明民宿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提升空间较大。与国内民宿年发文情况相比,民宿植物景观在民宿研究领域占比极少,所占比例为1.41%;但两者年发文态势基本一致,见图2。这说明植物景观在民宿建设中的作用开始被挖掘,学者逐步重视对民宿植物景观的研究。

图2 民宿与民宿植物景观文献年发文量对比图

2 民宿及其植物景观研究热点分析

2.1 民宿的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高频关键词代表研究重点,多个关键词同时出现被称为关键词共现[2]。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图4,民宿研究主要以“民宿/homestay”“旅游/tourism”为关联中心,在规划设计、地域文化、主客行为及民宿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广阔的研究。其中,国内研究集中在民宿设计、民宿旅游发展等方面,见图3;相较而言,国外研究偏重于民宿经营管理、主客行为等方面,见图4。

图3 国内民宿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4 国外民宿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当关键词共现产生的节点中心性超过0.1时,可将该节点视为研究热点[2]。除去“民宿/homestay”“旅游/tourism”,提取中心性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可将其归纳为4种主题类型:民宿旅游发展;民宿规划设计;民宿主客行为;民宿经营管理,见表2。

表1 国内、外高频关键词中心性排序表

2.2 民宿旅游发展研究

由图3、图4可知,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等关键词与发展关键词高度联系共同代表了“民宿旅游发展”这一研究热点主题。当前民宿旅游发展研究主要分为2大方向。民宿发展成功因素的探究。经研究表明,国外发展中国家的民宿发展研究与社区旅游相关,其成败取决于选址、社区领导者能力、社区成员参与度和政府机构的支持度[3,4]。相较国外而言,国内学者更侧重于民宿本体研究,包括民宿的主题风格、服务品质等内容[5]。民宿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民宿能实现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破坏乡村文化的原真性、经济的多样化和社区的凝聚力[3]。当前国外民宿发展的问题根源已被挖掘,但“如何权衡民宿发展的利弊”的策略调整思路仍不清晰,亟需进一步研究。国内学者虽通过实地调研、SWOT分析发现了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但其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进行论述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民宿发展进行探讨。

2.3 民宿规划设计研究

随着民宿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民宿的研究规模从场地拓展到区域,研究对象也由单体民宿扩大到民宿集群。在规划层面,民宿的选址与空间格局是研究重点。民宿选址研究聚焦在选址影响因素、选址评价2方面。其中,民宿选址影响因素由早期的单因素研究转变为多因素综合研究[7];研究方法以计算机辅助决策和数学模型构建为主。民宿选址评价研究则多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实证研究中[7,8]。关于民宿空间格局的研究,其内容包括民宿空间的演化、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民宿集聚区有多核心组团状、多中心等级圈状等形态类型[9,10];受旅游资源分布、区域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影响,最终形成区位导向型、品牌导向型等民宿集聚模式[11]。在设计层面,研究聚焦于民宿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早期研究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为主,但随着人类对人居景观环境质量需求的提升,民宿景观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民宿建筑及室内设计研究多从生态、文化理念出发,提倡将绿色环保材料、乡土材料应用于民宿设计与改造中[12,13]。民宿景观设计研究则偏向于具体区域空间的景观设计实践,强调乡土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乡愁”营建[14,15]。

2.4 民宿主客行为研究

据高频关键词中心性排序可知,conservation(交流)、attitude(态度)、experience(体验)、behavioral intention(行为意向)这些代表人类行为的词汇位居前4,见表1,表明主客行为是民宿的研究热点主题。从研究成果看,主要围绕经营者和消费者展开。

民宿经营者研究聚焦于经营者的创业动机、个人特征、行为影响因素3方面。目前经济性创业动机、情感性创业动机是国际学者认可的2种创业动机,其中情感性创客占比较高[16,17]。关于民宿经营者特征的研究,重在探究经营者专长能力对民宿特色、经营绩效等的影响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可能是民宿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企业家精神中最为重要的是个人情怀和创业精神[18]。关于民宿经营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认为相关因素包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19]。

民宿消费者的行为包括消费者的动机与偏好、体验感知和行为意向。民宿消费者动机与偏好的研究表明,民宿消费者旨在放松和体验,偏好于设施齐全、体验感强的民宿[20]。关于消费者体验感知研究,消费者体验影响因素及其对消费者感知、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焦点[21]。目前,民宿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的研究成果颇多,且以定量研究为主,但研究对象多为全体游客;未来可进行市场细分,从更精准的视角探究某一类消费者(如老年人、青年游客)的行为意向。

2.5 民宿经营管理研究

据统计,论文标题、摘要或关键词中出现“经营”“管理”“营销”等相关字眼的外文文献达45篇,约占总量的34.09%;同时,CNKI数据库中的民宿经营管理类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民宿经营管理已成为民宿研究热点。近年来,相关学者立足市场供需角度,运用深入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发现民宿利益相关者在服务质量、产品创新、制度管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2,23]。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宿市场营销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呈现出渠道多元化、人群个性化和融合创新化的特点。当前,口碑营销、关系营销和网络营销是住宿业市场的3大营销方式,这3类营销方式均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可以预见,以网络为渠道、口碑为支撑、关系为目标的整合营销将成为未来民宿营销的重点,因此学者应加强“网络—口碑—关系”的营销体系构建。

2.6 民宿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植物景观具有自然生态性和地域文化性,是民宿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关于民宿植物景观的研究成果较少,学者主要从民宿植物的材料选择、配置方式以及不同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在植物材料方面,研究者认为,应着重考虑植物季相、视觉观赏及乡土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应用[24]。在植物配置方式方面,常以丛植、群植等自然式配置为主,同时也强调立体绿化[25]。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研究者则根据不同的空间层次(远、中、近)或空间类型(如中庭院落、建筑外环境等)提出不同的营造方法[24],如大尺度的山林远景可选用质感粗犷的乡土乔木,而庭院空间选择观赏性草花或可食性植物。另外,由于民宿与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尺度、设计理念、艺术手法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将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应用于民宿植物景观中。然而,目前民宿植物景观缺乏较深层次的研究,且存在对民宿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民宿植物景观效益的有效应用等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3 国内民宿及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

3.1 着力于康养型民宿的植物景观塑造

新冠疫情的爆发及其常态化防控,开启了民宿业态转型的窗口期。在“后疫情”时代下,游客的生态理念和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康养型民宿成为迎合游客需求的新产品。当前康养型民宿以健康养生、休闲体验为核心,逐渐重视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传统文化的养心性和“药食同源”餐饮、户外运动等康体养生产品的开发。同时,由于植物兼具观赏、生态、保健等特性,因此为提升居住环境的美观度、舒适度与健康度,人们也开始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目前,植物季相、乡土植物的应用及立体绿化配置已受到民宿研究者及设计师的重视。此后,在康养型民宿植物景观的研究或实践中,还应运用中医药学、“五感”等理念,选择药用植物、芳香植物营造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景观,以便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生态、康养功能,进而提升康养型民宿的健康效益。

3.2 致力于“园林式”民宿的景观意境营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住宿的需求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为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宿在规划设计上开始重视景观的意境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是意境营造的代表,而民宿与中国传统园林均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小尺度居住空间,两者在设计理念、空间尺度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已有学者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与民宿在景观空间中存在同构关系,并尝试将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组织序列、构景方法、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运用于民宿景观空间的实证设计中,在民宿的空间意境营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学者还需从美好诗意栖居的角度进一步深入探究其他“园林式”民宿景观的意境营造手法(如植物景题造词、植物文化主题的应用等),以提升民宿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

3.3 贯穿于居民参与的社区化民宿旅游发展

伴随民宿的集约化发展,民宿的开发建设规模由单体民宿扩大至民宿聚落,民宿的经营主体也由个体经营者转变为集体经营者。景区化和社区化是当前民宿旅游开发的两种重要模式。与社区化民宿旅游不同,景区化民宿旅游由于驱离了原住民而难以展开主客情感交流,这使得游客和当地居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为了强化当地居民、民宿旅游地(社区)和游客三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在未来应将社区居民作为新的经营主体或参与主体,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民宿旅游地的建设与发展。

4 结语

民宿能够较好地契合都市游客的自然生态、文化与情感体验需求,已成为目前和未来旅居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本研究对比了民宿及民宿植物景观相关研究的发文情况,分析了民宿及民宿植物景观的研究热点,并归纳总结了其发展动态。主要结论如下:从发文的时间维度看,国外民宿研究的发文量较少,发展态势已趋于平稳,而国内民宿发文量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变化,而民宿植物景观的发文量少且趋于平稳,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民宿的研究热点主题看,国内外民宿的研究聚焦于民宿的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主客行为和经营管理4个方面,民宿植物景观属于民宿设计的一部分,与民宿的设计理念一致,生态性和在地性是2大切入点,但在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从国内民宿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研究应以生态健康为导向,探寻“后疫情”时代下康养型民宿的发展路径,尤其要着力于植物景观对康养型民宿的塑造,以创新设计为抓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致力于营造富有文化底蕴和文人意境的“园林式”民宿景观,以社区居民为桥梁,重视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探索社区居民的体验感知及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

猜你喜欢

发文民宿景观
孪生院子民宿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