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历操作比较 规范均分过程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实践研究

2023-05-03朱红利宋怡楠孙全娟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平均分盘子橘子

□朱红利 宋怡楠 孙全娟

在分物时,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二年级的学生课前已经有了丰富的有关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探索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先确定要平均分成的份数再分(等分);二是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包含)。同时,让学生通过分一分、说一说、圈一圈等方式理解“平均分”,这种方式既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也注重对平均分结果的认识和表述。最后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带着这样的认识,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分物比较,感知平均分

怎样的教学过程能概括出平均分的含义?基于对平均分定义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用具体的情境呈现不同的分法后进行分类,从而概括出平均分的含义。

(一)操作比较,发现平均分

教师出示6 颗糖果,提出要求:把它们分成3份,可以怎样分?同桌交流后指名学生依次进行板演,并呈现三种不同的分法(如图1)。接着请学生观察三种不同的分法,把它们进行分类,得到两类情况:一类是分到的每份同样多,如图1 中的第①种分法;还有一类是每份不一样多,如图1 中的第②③种分法。

图1

每份分得同样多在平时分物的过程中最常见。通过对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凸显出平均分的含义。

(二)观察表达,叙述平均分

结合具体图式,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并让他们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叙述,可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出示图2,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些分法是平均分,并说一说理由。

图2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最后集体反馈评析。对于是平均分的,可以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叙述:把()颗糖平均分成()份,每份是()颗。对于第①题,当学生表达为“把(9)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颗”时,教师提问:“这两个‘3’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第一个“3”表示分成的份数,第二个“3”表示每人分到的颗数。教师进一步追问:“‘9 颗’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概括出“9 颗”是总颗数。最后用相同的思路,让学生说一说第④题中,“8”“2”和“4”的含义。

“平均分”是除法含义的基础,“总数”“份数”“每份数”又是表达平均分时需要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平均分时各个数的含义,为后续概括除法的数量关系作铺垫。

(三)自主操作,实现平均分

依据图式判断平均分,并进行规范表达,丰富了平均分的例子。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观察图2 中的第②③题,引导他们思考:“想一想,怎样变化,可以把不平均分转化成平均分?”让学生操作后进行教学反馈。其中第②题,有学生在第4份中添上1颗糖,变成把(8)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2)颗(如图3)。教师顺势请学生与第④题中的含义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学生指出都是把8颗糖“平均分”,第②题是平均分成了4 份,第④题则是平均分成了2 份。在第③题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有两种变化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第三堆分成相等的两堆;第二种方法是把前两堆合并成一堆。把不是平均分的图式转化成平均分的图式,并用联系的视角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平均分的具体含义,以及规范的表述。

二、规范操作,体会平均分

诚然,在学习本内容之前,有部分学生已经会用除法记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然而,用除法记录过程显然过于抽象,不利于平均分操作过程的记录。因此,可以采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平均分的含义。

(一)参与讨论,规范均分过程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4,并提问:把一箱橘子平均装在6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

图4

学生独立思考后,有的指出可以1个1个地分,有的指出可以2 个2 个地分,还有学生指出可以3个3个地分。

教师板书学生的多种分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分法比较合理?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1个1 个地分最合适,因为如果箱子里的橘子少,每次分得多了,可能会出现不够分的情况。

上述教学情境中,在不知道箱子里面具体有多少个橘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1个1个地分的合理性,为后续用连减的方法记录做准备。

(二)边分边记,记录均分过程

教师先用板贴展示18个橘子与6个盘子(如图5),接着提出问题:把18 个橘子平均装在6 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可以装几个?最后指名学生演示1 个1 个分的过程,教师用连减的形式依次记录(如图6)。

图5

图6

如图6,“1 个1 个地分”进行了三轮,每轮分掉6个橘子,每个盘子里面正好放1个,用连续减6来表示。题目中的“6”表示有6个盘子;在平均分时,“6”则转化为每轮取6 个橘子,每个盘子里面正好放1 个。因此,每一次“减6”表示的是每个盘子里面放1 个,这样分三轮,所以每个盘子里面正好放3个橘子。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连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相比于直接用除法算式表达,可以更好地体现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语言文字的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过程。

这样,学生能慢慢脱离具体操作活动,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教师出示问题: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插花小队准备把24朵花平均分成8份,让小队的8名成员带回家给妈妈,每位妈妈将收到多少朵花?先让学生读题,想一想是怎么分的。接着要求他们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反馈,形成图7的解答过程。

图7

(三)情境变式,区分不同含义

“平均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等分”,另一种是“包含”。前面创设的情境均是等分情境,因此,在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时,还要创设包含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操作活动,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分的过程。

教师出示问题:有18个橘子,每个盘子放6个,可以放这样的几盘?相比于等分情况,包含情况的操作更简单,可以直接6 个6 个地圈,能够圈出几堆,就需要几个盘子。用连减的形式记录时,减一个6 就表示需要1 个盘子。因此,教师让学生一边圈,一边记录,形成图8的解答过程。

图8

最后,请学生比较图6与图8中的连减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讨论后,形成两种平均分的情况。根据图6,得到“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这一种叫“等分”;根据图8,得到“18里面包含了几个6”,这一种叫“包含”。

三、适度回顾,巩固平均分

“平均分”是除法概念的基础。其实,“平均分”在日常分物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乘法含义”中也出现过,在“100以内的减法”中同样出现过。因此,教师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一)一个整体的平均分

前面的“平均分”情境,均是一些物体的平均分。下面,教师要创设一个物体的平均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平均分的内涵。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条,让学生把它平均分成3份。在学生平均分后,教师出示网格背景,学生通过数格子发现,1张纸条有6格,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格(如图9)。

图9

(二)平均分的逆叙

不仅“除法”的含义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就连“乘法”的含义中也有“平均分”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乘法含义时的具体情境,结合具体信息与问题的变化,教师借机渗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概念。

教师出示图10,请学生根据图式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指出图中有5架飞机,每架飞机坐3人,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解答:3×5=15(人)。教师指出,这是我们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时的一个问题,从这里你能发现“平均分”吗?学生观察后指出有“平均分”,把15 人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3 人;或者说15 人每3 人坐一架飞机,需要5架飞机。

图10

(三)平均分后有余数

“包含”背景下的相同减数连减问题,在一年级下册教学“100以内的减法”的解决问题时,教材就已经出现过。因此,教师出示相应的问题(如图11),请学生圈一圈、减一减,最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图11

学生形成如图12 的连减的过程,并发现最后还有余下的部分。教师进一步指出,这是一年级下册学习100 以内的减法时,大家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说明“平均分”与减法有联系,也说明我们新学习过的知识与已经学习的知识之间有联系。

图12

诚然,在本内容的教学之前,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除法,甚至会列除法算式计算。但是,对于除法是如何产生的,除法含义与哪一种运算有直接联系,却并不一定清楚。因此,本内容的教学尽量避免直接用除法算式进行表达,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与连减方式记录对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为后续学习抽象除法的含义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平均分盘子橘子
放桃子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橘子的自述
盘子中的童话故事
分橘子
平均分一半
“撕”掉的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