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图鉴也是科普

2023-04-28梁瀚

大学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母猫毛色图鉴

梁瀚

2020年,我担任了由北京交通大学刘双花老师指导的“交大元素视觉再开发与文创设计”大创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旨在挖掘交大故事,提炼交大元素,宣传交大文化,以及开发出一套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

宣讲会结束后,刘老师说:“尽情发挥你的优势和才能,去创作吧!”。这种绝对的信任和自由的创作空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信心倍增。在对校园文化元素展开梳理、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与检索社交媒体中与学校相关关键词后,我发现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流浪猫相关话题热度一骑绝尘。我本身就是名动物爱好者,课余时间也常常观察自然,因此我将目光锁定在了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园流浪猫上。

好人方阿姨

横向对比国外相关权威机构Catster的数据,我惊奇地发现交大流浪猫的平均寿命远高于一般流浪猫5.625年的平均寿命,其患病率低于一般流浪猫的患病率。以猫杯状病毒为例,通常情况下野生流浪猫的猫杯状病毒患病率为9.66%,而据统计,交大流浪猫的猫杯状病毒患病率不足5%,且患病猫咪多为年长老龄猫咪。为了控制流浪猫種群数量,使其维持生态平衡,目前被社会广泛采用的是TNR(Trap Neuter Release即捕捉、绝育、放归)这种相对人道且有效的办法。我发现交大多数流浪猫已完成绝育,有疫苗接种痕迹。随着调查深入,我才知道这所有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位校印刷厂女工方咏梅阿姨的默默付出。

在与方阿姨的交谈中我得知,1994年,刚满20岁的方阿姨随哥哥从老家来到了北京。凭着勤劳能干,她很快便在北京扎下根来,成为北京交通大学印刷厂一名印刷工。一次偶然机会,她在雨夜的校园中拯救了一只垂死的小流浪猫。从小猫身上,善良的方阿姨仿佛看到了刚刚“北漂”时的自己,同样的孤单与无助。自此,她不断收养交大来来往往,一代又一代的流浪猫,为它们洗澡、看病、接生、绝育……经过方阿姨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付出,校园流浪猫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每只猫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基本保障。

制作猫咪图鉴

在与方阿姨的多次接触中,我逐渐发现了校内流浪猫的救助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流浪猫没有统一命名,大家各论各的,这给救助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有的同学因为不了解猫咪的习性,去逗弄刚生完小猫的母猫,导致母猫受惊伤人或弃养幼猫。

方阿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为了便于管理,动物保护者通常给已经完成绝育的流浪猫打耳标或者文身做标记,但由于对护理知识的不了解,曾发生过同学把已绝育过的母猫再次送到宠物医院进行绝育手术的事。结果医生剖开肚皮后发现小猫已经绝育,只好再缝上,可怜的小猫白白受了一次罪,这是好心办了坏事。

听完故事,我陷入沉思,方阿姨已经尽心竭力地照料这些小猫几十年了,但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天她病倒了或是退休了,那么谁来照料交大的这些猫咪呢?一个新奇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应运而生,制作一本北京交通大学的猫咪图鉴,在传播校园文化的同时,向同学们普及校园流浪猫的相关知识。

在方阿姨的帮助下,再加上此前我对交大流浪猫的熟悉,很快我便将交大常见的12只流浪猫,从体貌特征到性格习惯、从活动范围到奇闻轶事等各种信息进行了梳理,再以绘本的形式汇集成册。

拿着手里这本基本完工的图鉴,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我发现了一些瑕疵。交大流浪猫群中每年都有死亡的,如果图鉴中所有的猫咪都去世了,那这本图鉴是否失去了存在价值?作为“宣传交大文化”的文创产品,如果只是单纯制作一本介绍校园流浪猫的图鉴,其他高校的师生会买单吗?如果连校门都走不出去,又何谈传播交大文化呢?所以,必须得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厚度。

三色猫大多是母猫

该从哪里入手呢?我手里的绘本正好翻到了那只名叫“三花”的母猫,之所以取名“三花”,是因为它是一只三色猫。我嘴里随口念叨出那句爱猫人都熟知的常识,“三色猫绝大多数是母猫”。对呀,为什么三色猫绝大多数是母猫呢,我似乎和很多人一样,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找到突破口,我连着泡了一个月的图书馆,终于弄清了真相。由于控制猫咪毛色的基因是和猫咪性染色体联系在一起的性联基因,而猫咪毛色的黑色性状和橘色性状,是X染色体上同一基因表达结果的一体两面,此基因在分化的过程中随机失去活性,毛色细胞内表达黑色毛色性状的基因失去活性而将毛色性状表达为橘色。反之则表达为黑色,而决定白色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为雄性只能携带一条X染色体,只能表达黑色性状或橘色性状或不表达,所以绝大部分三色猫和黑黄玳瑁猫都是雌性。雄性三色猫的几率仅为40万分之一。

与之相关,蓝眼白猫大概率耳聋。蓝眼白猫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里也曾被提及,猫咪的先天性耳聋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异常所致,这种异常会导致一些听觉器官如:柯替氏器、蜗螺旋神经节等发育不全,甚至完全不发育最终造成猫咪耳聋。

同时这还是一种显性的白化基因,这种基因还会产生纯白猫,且时常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耳聋。常见于山东临清狮子猫。通常蓝眼睛一边的耳朵是聋的。

我不禁想起交大有一只以文静高冷而著称的白色猫咪叫作“咪娅”。它的左眼就是黄色的,而右眼是蓝色的。每次我从它的背后呼喊,它总是爱理不理,且经常从左侧扭头看我。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文静而高冷”,是“左撇子”,但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随即,我通过打响指来观察“咪娅”耳朵的转动或抖动情况,来验证它的右耳是否能听见。最终我证实了它的右耳确实是聋的。

啊!原来文静高冷是因为它听不见啊!

顺着这个思路,我对应图册中每只猫咪的属性特征,引申补充了相应的科普内容。在“三花”的图片后,我增加了猫咪遗传学的相关知识。那只叫“胖橘”的猫,因为特别贪吃所以特别胖,我就讲起了猫咪的饮食习惯与人类有何异同,以及如何让猫咪科学饮食等。“五妹”因为一胎生了五只小猫所以得名“五妹”,我便科普了猫咪生育的相关知识,以及TNR的必要性。

由此,我们的猫咪图鉴从单纯介绍交大猫咪的小众绘本变成了一本轻松幽默的大众科普绘本读物。

连锁反应

经过半年多的编纂,《北京交通大学猫咪图鉴》一书终于问世。全书共7万余字,170页,配有插图200余张,印制2000多册。由于深受师生的喜爱,不到3个月就断货了,在二手市场更被炒出了百元高价。这本书的读者里不仅有交大师生,也有北京其他高校的同学。有位远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托朋友帮他邮寄此书。还有一位来中国留学的伊朗留学生,专门赶来说想见见作者本人。

最终,我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大创重点培育项目。项目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参加了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拔大赛,并荣获了三等奖,我也因此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科创园的入驻资格。在寸土寸金的西直门,学校给我免费安排了一间40余平米的独立办公室让我办公。在学校支持下,基于项目研究成果于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成立并注册公司,我担任总经理与企业法人。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文创设计,为交大设计文创产品。

不过最令我感到开心的是,交大流浪猫和方阿姨的故事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学校和师生的认可。看到交大的小猫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1.“五妹”(林轩 摄)

为什么要对流浪猫进行绝育呢?假如一只母猫每年生产两次,平均每次有2.8只幼猫生存下来,等幼猫成年后,到了交配生产的年纪,同样平均每年生产两次,每次有2.8只幼猫存活,那么10年后,1只母猫就会有8000万以上的后代,10只母猫就有8亿只以上的后代。这是多么惊人的繁育速度!

2.“毛驴”(林轩 摄)

到目前为止的科学发现表明,猫科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无法感受甜味的物种,包括老虎、狮子在内,它们的Tas1r2基因均缺少247个碱基对。不但尝不出甜味,而且猫咪们的肝脏里还缺少一种酶。因为没有酶,所以糖分很容易在猫咪的身体里堆积,且没法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因此摄入大量的糖分会导致猫咪肥胖。

3.“咪娅”(高吕方昭 摄)

猫的肉垫里有相当丰富的感觉感受器,患有先天性耳聋的蓝眼白猫会用这种感受器进行代偿,以感知地面的微小震动,从而对外界的情况有个大概的判断,它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感受声音的。

4.“三花” (林轩 摄)

三色猫是指黑色、白色和橘色掺杂在身上的猫,绝大多数三色猫都是母猫,因为控制橘色、黑色的基因是和控制性别的基因联系在一起的“性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猫的基因在分化时随性去活化性,所以可能导致毛色细胞内表达黑色的基因被去活性进而表达出橘色,反之则呈现黑色。因此,绝大部分三色猫、黑黄玳瑁猫都是雌性。

5.“黑背”(林軒 摄)

我国古代也存在神奇的“相猫术”。清朝咸丰年间黄汉编著的《猫苑》,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猫咪的著作。书中广收中国历代有关猫咪的典故、寓言及传说,其中最为宝贵的是记录了古代多已失传的《相猫经》。

中华田园猫,按照其各自花色的不同,在古代都有其雅称。比如一只黑嘴白猫,古人把它叫作“黑虎衔蝶”,既霸气又优雅,颇有一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浪漫感。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母猫毛色图鉴
查收你的人设图鉴
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
中国人吃饱吃好图鉴
中国人吃饱吃好图鉴
马的毛色基因分析
POMC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母猫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