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说读写画

2023-04-28韩文榕

大学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创作艺术同学

韩文榕

在清华大学“艺术的启示”通识课上,美术学院教授李睦将同学们创作的艺术作品投放在大屏幕上一一讲评。2021年,这门通识课获评清华大学第四批“标杆课”。

“听说读写画”

在每周各一次的“理论”和“实践”课的大框架下,李睦把“艺术的启示”课程细化为“听说读写画”五个部分。前四部分在“理论课”完成。“听说”指的是,同学们听讲完理论课后,将就某个特定问题展开讨论;“读”是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或文章,提高系统性理论学习,增加艺术知识深度积累;“写”则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还要在纸上写下自己围绕课程展开的所思所想,而非简单的笔记摘抄。实践课的“画”是学生的创作环节,将学生的所学所感实现为艺术作品。

李睦每学期都会对授课讲义进行调整,“至少有60%的內容会跟上次不一样。我希望加入当下的审美趋势、社会热点”。

为了改善学生们的创作环境,李睦把实践课堂调换到更宽敞的画室。在开阔的拱顶天窗下,鸟笼、水果等静物平铺陈列。同学们于敞亮的空间四散开,或躺地、或正坐,选取感兴趣的视角涂抹画纸,创意也更挥洒肆意。

可是,灵感缪斯并不那么容易对每一位同学伸出双臂。

学生战战兢兢提起笔,在纸上操作如履薄冰、犹犹豫豫——这样的场景在李睦若干年的教学中并不少见。“一次带学生在二校门写生时,我发现有的同学躲到角落偷偷画,原来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好,不想见人。”

“专业上那么高深的知识自己都能学会,怎么就认为自己搞不定一张画儿呢?”李睦常这样引导学生。

“先画后想”,是李睦上课常提到的一点,也是让曾经上过这门课的刘宇薇印象深刻的关键词。“由此,我更关注自己的创作有没有新的突破、能不能做出过去没做过的尝试?能不能‘再跳出常识一点儿?更希望调动自己‘下意识的那部分。”刘宇薇说。

那么如何抓住“下意识的表达”?李睦鼓励大家拿出儿时绘画的劲头。“5岁的时候大家画画是什么样子的?可能你都没有想就开始画画了,这就是绘画的天真,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东西。”

然而,李睦发现,返璞归真,对已经深植理性、逻辑思维的学生来讲并不容易。“他们需要被引导、打破和重建。”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而更大胆地创作,李睦将作品讲评作为课程的“重头戏”。

那些来自教授的点评

创作结束,每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从上至下贴在画室白墙上,转眼白墙换新颜,成了一面蔚为壮观的“艺术作品展”。面对每一幅作品,李睦都会认真读出作品上的署名,看向人群,请这位同学举手示意,然后转回头,分析作品中的个人表达。于是,同学们听到了一些“前所未闻”的评价——

“这张画,在安静中带着一丝沾沾自喜。”

“你的画儿有一些羞涩,你要试着羞涩到底!”

仿佛一道阳光,李睦总能发现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并不吝溢美之词地表示赞美。在这样的评价与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四年前上“艺术的启示”课程时,刘宇薇才上大一。听到这些“特别好玩儿”“意想不到”的表述,她说:“每当这个时候都觉得老师不是在看画,而是透过纸背看我们的灵魂,也在解放我们的灵魂。”

还记得在一次实践课上,李睦把自己的画册一页页撕下来发给每个同学,任大家在此基础上自由“蹂躏”创作。生性拘谨乖巧的刘宇薇规整地把画剪成长条形,再拼在白纸上——创作结束。但下课后,她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完全震惊!“有很多人用画创造出了一个‘空间,张牙舞爪、自由潇洒。我觉得他们的作品都在争着说话,它们‘吵闹得那么可爱,但我甚至没有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说话的机会!”

她很挫败,但也很兴奋。“因为尝试过,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也为自己找到新的可能性。”

“或许这里没有对与错,只有感受、情感与表达。”一次课上,李睦这样告诉同学们,这让林悦阳一直记在了心里。

让她印象深刻的一幅作品,竟然是同班同学绘制的一张“白纸”。大家都在画实物,只有这个同学调制多种色彩,形成白纸一样的颜色,然后厚涂了一层。作品看似平淡,实则是一种回归本真——将自己单纯沉浸在一张白纸中,从多彩到单色,从有物到无物,回到起点又并非起点——“我觉得非常神奇。”林悦阳说。

无用?有用!

“我从来没想过这个课能够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也不知道这种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会在什么时候出来,可能是现在,也可能是20年后,但是你只有把它注入,才会慢慢生发出一些可能性。”

时间似乎已经给出答案。

站在《系黑色领带的女子》画作前,一位同学给李睦打去电话。他还记得一年多前,李睦在课堂上带着大家赏析这幅作品时讲解的种种。现在,他正带着这份回忆感受着巨大的震撼力。

在李睦看来,“艺术性+科学”如同“1+1>2”的奇妙组合。“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接受艺术课程训练的机会了。如果没有通识性、艺术类的课程,我挺为同学们感到遗憾,因为他们少了注入艺术思维,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

一位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在上完课后的某天联系到李睦:“我想用油画的方式研究一些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李睦听后很欣喜,随即为他准备了油画颜料支持其创作。

时光再回到“艺术的启示”的实践课堂。一位同学画画入迷,从下午1点半画到了深夜10点。那是一幅敦煌壁画,其中又加入诸多自己的想象,笔锋回旋通畅,一气呵成。李睦静静等待。“可能这就是获得启示的状态吧,我想让她画完。”

于李睦,对学生,艺术滋养,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创作艺术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