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2023-04-27黄凯丽陈燕顾影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乡村振兴人才

黄凯丽 陈燕 顾影

摘 要:乡村振兴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劳动教育。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劳动教育内涵的重新解读与价值探讨,提出“社校家”协同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在社会层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农村社区教育,拓宽乡土人才资源;在学校层面改进劳动教育体系,优化乡土人才培养;在家庭层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夯实乡风文明基础,共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劳动教育;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03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随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教育界开始积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以教育之力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里,文化教育的过度侧重,使得劳动教育一度被边缘化。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定义,科学阐释了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方法、意义等重点问题,对于构建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工程,有其现实性和指导性。因此,乡村振兴的深层次发展应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据此提出劳动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创新路径。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劳动教育的新解读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定义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表明劳动教育已然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从古至今一直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和农村的建设息息相关,劳动教育要赋能乡村振兴,首先就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劳动教育内涵展开重新解读。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两个词的合成。纵观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会清晰地发现,对于劳动的意义、地位等解读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建党初期,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的剥削、呼吁劳动者反抗压迫,“劳动者最光荣”成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主要口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为了在革命根据地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劳动教育的重点从“劳动者的抗争意识”转变为“建设意识”,强调厚植集体主义的劳动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为防止一些党员干部执政后出现脱离群众的路线失误,劳动教育的目标更改为号召“劳动建国”,主要内容向持久性的体力劳动倾斜。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任务,劳动教育开始着重于以“劳动技术教育”的形式展开劳动者的素质教育。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开始转向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劳动精神的弘扬,全面唱响“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主旋律。作为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被列为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把党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再次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对统筹农村建设发展提出新规划,“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劳动教育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主要手段。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下,应当以促进劳动主体的全面发展作为可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强化农村人口的劳动素养,促进乡村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 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能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农村的了解,发扬劳动教育所蕴含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价值,从而实现劳动美德、劳动智力、劳动体质、劳动审美对乡村振兴的赋值。

2.1 树德:培育劳动价值观,内化振兴乡村之劳动美德

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强调,乡村振兴要注重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人无德不立,乡村无德不兴。劳动美德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蕴含于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之中,其根本在于塑造个体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以达到孕育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乡风文明发展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区域教育、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扩大,导致人才返乡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相对较低,甚至部分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城市从事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投身乡村,造成乡村“空心化”“老龄化”,“背农”“离农”甚至“弃农”情况突出,迫切需要劳动美德去涵养乡土情怀。塑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勞动价值观,是激励人才形成勤劳俭朴劳动素养,积极投入农耕劳作、涵养乡土情怀的有效举措。因此,劳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蕴含的德育功能,增强个人劳动素质上的道德性,以助力于个人劳动价值与乡村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从精神层面引导个人成长为尊重劳动、热爱乡村的振兴型人才,实现劳动美德对乡村振兴的树德价值。

2.2 增智:提升劳动智力,蓄积振兴乡村之技术力量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以劳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猿类向人类智力演变的历程,由此发现劳动可以促进智力增长并具有增智的价值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将劳动教育的智育功能与人力资本开发紧密结合。乡村广阔的田野,蕴含着祖祖辈辈积淀的乡村文化智慧,具备着无限拓展的实践空间,如若劳动智力不足,就易造成乡村资源浪费,削弱人才技术培养能力,从长远来看,无法为振兴乡村积蓄充足技能人才与技术力量。劳动教育赋能乡村,其蕴含的增智功能,不但能推动个人智力的全面发展与劳动技能水准的快速提升,而且能产生更多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为振兴乡村蓄积更多的技术力量。

2.3 强体:增强劳动体质,拓宽振兴乡村之康健路径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谋定而后动,更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心,砥砺实干,持续发力。增强个体的劳动体质,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而且能为人们带来精神面貌、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对于乡村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同样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近几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国民体质健康不容乐观,体能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还是个人对自身体质状况的认知缺乏。劳动是构建身体与意识的桥梁,是个体意识产生不可或缺的途径。没有经过劳动实践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易造成断层式的“亚健康”劳动资源。乡村要实现持续、长远的发展,前提条件就是拥有一支足够庞大、体质素质健全的劳动者队伍。因此,劳动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潜在的强体功能,让个体在劳动实践中克服自身体质缺陷,推动健康体魄养成,扩宽乡村队伍振兴的康健之路。

2.4 育美:培养劳动审美,优化振兴乡村之人居环境

《规划》强调,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总体上,指明了乡村振兴应加强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以打造美丽宜居的村庄为方向。为了实现“乡村美与生态美相统一”的目标,需要储备一支审美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建设者队伍。以往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劳动教育和美育似乎关联不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审美水平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所具有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能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从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进行剖析,人们评价“美”的标准,都是通过劳动实践逐渐累积起来的,继而成为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审美观念,并且影响了世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建构。在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已不再单纯满足基本生存性需求,而是拓展至社会性需求、审美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实施劳动教育旨在使个体在日复一日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审美的能力,以增强劳动的愉悦感,释放出个体的创造力。因此,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教育与引导个体从民俗文化和乡土工艺中发现乡村的美好,也能引导个体发挥自身的审美去优化乡村的未来,完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3 劳动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构建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单位,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三者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与融合,逐渐形成协作与互补的“合力效应”。因此,劳动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构建应当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力量,形成“社校家”协同育人格局,拓宽乡村振兴视域下劳动教育的新路径,继而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3.1 社会层面:劳动教育融入农村社区教育,提升村民综合素质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农村是产生、继承乡村文化的主要场域,做好农村的社区教育管理对于保护、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有着深远意义。但是,在城市化持续推动的进程中,各种思潮渗透,村民的价值观逐渐出现转变,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的主要力量流失,传统乡土知识步入了门可罗雀的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肩负着转变村民传统观念和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的关键任务,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

3.1.1 以文化传承为宗旨,组织乡村民俗活动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当代科技的高度推进都在不同程度上挤占着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导致农村居民农耕意识淡薄,渐渐摒弃了对于传统农村文化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年轻一代不以勤恳劳作为荣,反而过度追求享乐。随着近几年“直播带货”的兴起,让部分青年目睹一夜暴富的成功途径,劳动价值被严重忽视。久而久之,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社区教育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坚守、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全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通过组织以“耕读传家”“寻访乡村历史记忆”等为主题的乡村民俗活动,弘扬“耕读传家”“勤耕重读”的文化传统,为乡村的青少年群体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从小就能浸润于乡村文化的美好熏陶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从而树立起热爱家乡与勤劳致富的观念。

3.1.2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慕课+”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村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农村社区教育可通过创建“慕课+”模式,将“慕课”理论应用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民众文化素养和劳动能力的提升。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结合多媒体技术,创建符合农村社区教育特色的学习资源,并融入“耕读传家”的思想,为村民打造一个“慕课+农村社区教育”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劳动和研习互不影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平台保障,由此吸引更多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们加入乡村振興的队伍,培养出更多“爱农”“懂农”和“知农”的“三农”人才,愿意投身乡村,勇担乡村发展的重任,积极成为上山下乡、奉献乡村的“排头兵”,为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积蓄雄厚的专业人才。

3.1.3 以创业服务为支撑,开展“劳创结合”培训

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下发相对应的创业服务框架文件,为将劳动能力转变为创新能力的乡村精英拓宽了发展平台。农村社区教育与创业服务结合的作用,在于为归乡农民工、驻村大学生等提供一系列“劳动+创新创业”的知识培训与讲座,为积极返乡投入劳动创业的乡村人才创造量身定做的发展平台。比如,在乡村开办“乡村工匠创业讲堂”,全力弘扬与普及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等;举办公益性创业讲座学习,采取“一对一”项目引导,增强农民手工艺创新、创业增收的信心。同时,强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主题培训,健全思想道德修养、工匠精神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完善乡村工匠的整体劳动素养。鼓励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创建乡镇“双创”孵化基地,致力于创业辅助与劳动技能培训的同频共振,达到“技能升级类”“产业融合类”人才与“返乡创业类”乡村工匠合作互助的效果,拓展乡村创业的途径和项目资源。

3.2 学校层面:改进劳动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新机遇,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学校也应积极助力于乡村振兴,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深层次理解,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3.2.1 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劳动价值观

农业现代化依靠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通过劳动教育理念加以引导,所以劳动教育若想助力乡村振兴,就必须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其重点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个体的劳动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对劳动这一现实行为的价值评判,而且体现在多种劳动关系之间的价值衡量。劳动价值观教育,不但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还能启发学生正面、积极地认识劳动关系,直接影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实践性。在青年人看来,他们能隐隐感到传统劳动价值已不适用,但又对当前劳动价值观感到困惑。特別是在新媒体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能接收到大量未经筛选的价值信息,他们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尚未成熟的体验与情感来做出价值判断。但这一自发的价值判断常常带来价值冲突,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劳动实践。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价值观蕴含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学生在接触了一部分现代价值观后,仍保留一部分传统的价值观。例如,很多青年都愿意适应当下社会瞬息万变的特点去频繁调动岗位。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换岗频繁但这些青年人却仍保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劳动观念,对于体力劳动的岗位选择仍会带有一定的排斥情绪。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发生矛盾。例如,少数年轻人对社会热议的“躺平”话题持认同观点,认为“躺平是个体的自由权利”,这就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奋斗的人生最幸福”观点背道而驰,两者的矛盾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情绪。不论面临上述何种价值冲突,都将成为乡村发展的潜在危机。学校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对劳动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变革,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为乡村献身出力。

3.2.2 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服务乡村实践能力

《纲要》明确要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学生成长学习的必修课。学校应从学科特点、发展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前景等方面出发,从劳动教育理论本源、劳动品德、工匠精神等立体、多维制定教学大纲,敲定教学目的、教材选择,落实细节及教师教学方案,构建具有全覆盖、多领域、不过时、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重点关注劳动教育的可操作性,提升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一是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劳动教育的课程定位;采用“贴近生活”的劳动“思政课程”与专业学习融合的教学资源,达到个人素质与劳动技能齐头并进的目标。二是贯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构服务乡村的合理课程体系;将乡村劳动实践纳入必修学分,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服务项目,提升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三是突出现代农业的科学特征,设计劳动教育第二课堂。乡村劳动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应让学生脚踏真实土地,置身于乡土中近距离感受乡土文化的深层滋养。课程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特点及发展需求,开发蕴含地方性知识的劳动教育第二课堂,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劳动实践教育相关内容,提高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

3.2.3 打造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水准

师资团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是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资源。但就目前而言,院校师资团队在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方面,仍面临较多的困境,例如培养方式的落后、专业背景的欠缺、团队结构的单一等,由此造成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理论水准和实践能力的不足。加之国内目前开设农耕文化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从事专门劳动领域研究的教师更稀缺。在此背景下,需要借助各种渠道制定多样化方案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从而加速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建设进程。首先要对学生劳动教育实际需要做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培育工作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现代化设施的引入。其次,要在校内选择适当空间建立以教学为目的的劳动教育工作室,建立一套科学的应聘制度,以保证所选教育工作者都是专门从事劳动教育工作的教师。另外,面向社会征集有乡镇工作经验的专家和学者,邀请其与校内教师组成乡村文化讲师团,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敬农民”的“三农”教师工作队伍,并渗透于教师培养计划之中,促使现有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准的提高,为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师资力量。

3.3 家庭层面: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涵养爱“乡”崇“劳”情怀

“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乡”更多地与家庭、家族、宗族紧密相关——这也正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家庭教育发展最为宝贵的文化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庭永远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劳动教育为乡村振兴助力,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配合。只有将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家风、家训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培养“以‘劳为荣,以‘乡为本”的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才能留住更多人才,共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3.3.1 破除传统价值标准,培育爱“乡”情怀

乡村情怀,即乡村居民对家乡的依恋与呵护之情,是调动村民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动力,是保障乡村长效发展的重要情感因素。改革开放后,伴随传统城市规模扩大,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剧,大量的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向城市,乡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质量低端化、社会地位弱势化等所造成的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使得乡村居民对家乡的情感日益淡薄。逃离乡村成为年轻人一种时尚却又无可奈何地选择。因此需要借助家庭教育,破除城市优于农村的狭隘传统价值标准,让孩子重新认识乡村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不要将进入城市作为努力学习的唯一奋斗目标。乡村是一个有着极大的发展机遇的广阔平台,为乡村未来而努力学习是更可取的,家长应破除传统偏见,在家庭教育中率先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为孩子树立好言行榜样,着重培育孩子的爱“乡”情怀,启发孩子为投身于乡村建设而奋斗。

3.3.2 加强农耕文化教育,强化崇“劳”情怀

悠久的农耕文化,为培育劳动情怀提供精神土壤。农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特征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耕文化,是以农民劳作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实践中表现为“农业技术、治水、物候与节气、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茶文化、蠶桑文化”等形态。农耕文化具有传承性、地域性、时代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它源于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之心,又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风格各异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劳作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优秀的农耕文化有助于厚植乡土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培植良好劳动素养的情感土壤。广袤的乡村与劳动息息相关,立足于“教育回归自然”的育人理念,父母应当将乡村作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天然场域,陪伴孩子走进田野乡间,一起从事农耕劳作,让孩子们通过全方位、实境式的参与,在认知层面触发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在身心层面触摸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劳动之美;在技能层面熟悉农耕操作,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4 结束语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新时代寄予乡村振兴新期许。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的必然选择。以劳树德为乡村夯基石,以劳增智为乡村蓄技能,以劳强体为乡村助动力,以劳育美为乡村添光彩,只有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才能突破振兴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让更多有理想、有技术、有情怀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事业,使乡村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N].农民日报,20210430(02).

[3]方中华.乡村振兴如何破解人才瓶颈[J].人民论坛,2019,(9):57.

[4]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5.

[5]沈镇昭,隋斌.中国农耕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0.

[6]杜建群,刘丹.振兴乡村,发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功能[J].基础教育课程,2021,(02):1317.

[7]刘向兵,曲霞.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2021,42(10):410.

[8]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乡村振兴人才
人才云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