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恩难忘

2023-04-25王丽华

初中生写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煤油灯体温计打人

王丽华

丁少玉

一米七左右的个子,瘦瘦的,走起路来大步流星,风风火火,一张生铁铸成的脸庞,除了铁青色,再没有其他颜色。眼睛不大,但两道目光就像两支利箭一样射向你,令人不寒而栗。这就是我的班主任——迟老师。

迟老师给我们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不看课本,全都背着讲,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壮观场景。我们完全为他的精彩讲课折服。

在此之前,我还是班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迟老师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处境。他刚给我们上了一周的课,就看好我的作文,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当范文读,真让我受宠若惊。迟老师的器重和关照,鼓舞了我。

有一次,我为了一盏煤油灯与同学发生了冲突。那天,下晚自习后,我们许多同学依然挑灯夜读。迟老师从学校里给我要了一盏煤油灯。我的同桌孙生与我一起在灯光下学习。后来,班里调位,孙生离开了我。

出乎意料的是,孙生要带走这盏煤油灯,理由是:煤油灯是学校的,他也有使用的权利。这不是明火执仗吗?我当然不会让他带走。他恼羞成怒,比画着骂我,还狂妄地摇晃我的桌子,让我无法学习。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天晚上,他又继续欺凌我。我怒从心头起,一拳打在他的脸上……

孙生挨了我的打,便回家告诉了他父母。他父母来到学校兴师问罪,要迟老师处理我。迟老师询问孙生打架的原委。孙生倒也诚实,实事求是地把缘由说了一遍。

迟老师听后勃然大怒,铁青着脸对孙生训斥道:“那盏灯是我借给他用的,他有使用权!你凭什么要抢夺?真是霸凌主义!”孙生自觉理亏,受到训斥后垂头丧气,一声不吭。

我反击孙生后,心里胆战心惊,惶惶不安,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打人。虽然孙生有错在先,但是我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害怕迟老师批评我。谁知第二天风平浪静,第三天、第四天也没有一点儿风声雨声。

到了周六上午,迟老师来上课,他首先让我背诵刚刚学习的文言文,我自然没有背过,他就要求我下午到办公室找他背诵。

下午上课前,我拿着课本来到迟老师办公室。迟老师正在看一本书,依然是铁青着脸。

他看我站好了,便倏地一下把书合上,拉着长声问道:“你打架了?”威严的目光像两把利箭射向了我。我身体一哆嗦,心想这回要栽了,想到自己受的窝囊气,两行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书上。他看到我的样子,铁青的脸色变得平和一些,声音低沉地说:“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但是,你再有理,也不能打人啊!现在是文明社会了,打人是犯法的!你必须记住这一点。”迟老师又变得严肃起来。我使劲儿点了点头。

“不就是为了争一盏煤油灯吗?煤油灯有的是。但是,别忘了,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要靠知识改变命运。你要集中精力备考。”迟老师瞪大眼睛,用食指和中指的关节敲着办公桌说。

老师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了迟老师对我冷处理的原因,顿时,我像从冰天雪地一下子落到温泉里一样,心情是那样舒畅。

教完我们这一级,迟老师被调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遇到让我万分敬仰的恩师了。

(摘自《散文选刊》,选文有删改)

微评

作者笔下的迟老师,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上课也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迟老师心中有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竭力去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处理“我”与同学的矛盾时,既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又不偏不倚,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让“我”受益终身。面对如此良师,谁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李翼

“師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做好的人,可以开始做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实验了。”科学课上,老师的话音刚落,原本静下来的实验室又响了起来。老师发现了一对十分尴尬的学生,可能因为太激动,他们已经碰坏两个盖玻片了。可他也不训斥,只是手把手教他们。他就是科学老师王老师。

一张试卷发下,我的心凉了半截,160分的试卷,我只考了137分,排名在20名开外,这对于自认为水平不错的我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看着附近的人满意的笑容,我心里五味杂陈。接下来的讲评,我虽然在听,可有一大半的心思在不断地想:我在干什么?将大部分题目订正好,发现其实有许多题目都是因为马虎,心中有了些安慰,至少我不是无药可救,不是吗?

“你有没有刻度尺啊?毫米都能弄成厘米。全班就只有你一个人错了,你知道吗?”虽然没点名,但这不是在说我吗?老师说的那句话反复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刚刚建立起来的侥幸顷刻间灰飞烟灭。这羞耻使我头脑清醒了许多。

第二个单元,我开始加倍努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回家后努力思考。日子翻书般过去,当又一张试卷发下时,第三名。我全身的细胞欢呼起来。“你们看他,上次没考好,现在他努力了,可不是拿了一个好成绩吗?”我抬起头,看着老师,这不是在说我吗?他那脸上欣慰的笑容如同一滴雨水,滋润着我的心田。

老师讲到体温计和实验温度计的区别时,认真地说:“体温计读数时,能离开被测物体,比如‘肛表’;而实验温度计不能。”讲到这里,同学们脸上都显出疑问的表情。老师见状幽默地说:“为什么肛表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呢?这是因为不这样的话,那医生给小孩量体温时,不是要把头凑到小孩子屁股旁边读数了吗?”

同学们纷纷大笑起来,这笑声仿佛要把房顶掀翻。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你能不喜欢?!

(摘自《做人与处世》,选文有删改)

微评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将科学课上发生的故事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同学不小心碰坏盖玻片,到老师巧妙地批评教育粗心大意的“我”,再到讲解体温计时引发哄堂大笑……一位宽容、细心、敬业,具有教育智慧、为人幽默风趣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好老师,谁能不打心眼儿里喜欢!

猜你喜欢

煤油灯体温计打人
水银体温计打碎了别慌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咬破了体温计怎么办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小小体温计 内藏大秘密
煤油灯
打人
红外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观察
童年的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