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剧表演在幼儿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23冯稳平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言教育幼儿教育

冯稳平

摘  要:绘本剧实现了绘本、舞台剧的巧妙融合。幼儿表演绘本剧有助于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激发表达的欲望。绘本剧为幼儿表达提供了载体,借助绘本剧表演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技能,促使幼儿形成出色的语言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演出、编辑、评价、记忆绘本剧,以调动幼儿参与绘本剧表演的热情,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绘本剧表演;幼儿教育;语言教育

绘本剧表演活动是以绘本为剧本,以舞台剧为表现形式。在合理选择绘本、引导幼儿开展舞台剧的情况下,绘本剧表演中的语言交流活动是极为丰富的。借助绘本剧表演,教师能够对幼儿发起语言习惯、语言技能、语言规则等方面的指导教学。通过绘本剧表演,教师能够为幼儿讲解语言知识,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幼儿演出绘本剧,应用语言

绘本剧是基于绘本素材与幼儿互动演化而来的一种教学载体。借助绘本材料的支持,幼儿能够进入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在交流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经验。在绘本剧的支撑下,幼儿能够通过参与、评价等方式应用语言,形成语言表达欲望,围绕绘本剧不断发展语言能力。在选择绘本剧时,教师可以制订互动方案,并在绘本剧表演过程中与幼儿积极互动,通过语言互动促进幼儿开口表达,锻炼幼儿的语言技能。教师可以选择故事性较强、角色较为丰富的绘本编排绘本剧,为幼儿提供可应用的学习材料,创造学习语言知识的机会。教师要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让幼儿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结合绘本中的相关角色和对白了解故事情节,然后模仿、表演绘本故事。

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小红帽》时,该故事情节丰富,幼儿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通过教师设计的对话来进行互动。在绘本剧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表达教师设计的对白。在绘本故事当中,对白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形象,以“尝试描绘角色特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借由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应用语言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的语言教育中,教师激发了幼儿的绘本剧表演欲望,促进了幼儿表达。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加深教学深度,完成语言教育任务。

二、幼儿编辑绘本剧,开口表达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应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指导,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语言教育模式。在绘本剧表演中开展语言教育,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剧中的对白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根据绘本故事开展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结合角色形象描述相关情节,并进行道具准备活动。教师还可以尝试通过语言表达与实践训练来培养幼儿的语言技能,促使幼儿产生开口交流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三只小猪》时,教师可以将绘本剧表演分为“剧本编辑”“绘本剧设计”两个环节。首先,编辑绘本剧。教师与幼儿进行如下互动:如果要将《三只小猪》编排成绘本剧,应该如何设计?结合绘本当中的对白、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开展互动,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关键对白进行整理,引导幼儿编辑绘本剧。其次,开展绘本剧设计活动,与幼儿进行积极交流。幼儿分别扮演大灰狼、小猪等角色,利用道具进行绘本剧表演。在互动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描述三只小猪遇见大灰狼时所处的不同环境,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展现大灰狼袭击三只小猪时的细节,展现绘本故事内容。在编辑绘本剧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利用积木等材料“还原”绘本故事中的情境,编辑“微型绘本剧”,描绘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情节。利用绘本剧表演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有关教学工作可以在幼儿掌握了绘本的基本故事情节之后开展,帮助幼儿重新设计对白,通过绘本剧表演与对白的相互对比,加深幼儿对于绘本故事的记忆。

三、幼儿评价绘本剧,主动交流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解决不敢开口的问题。受到家庭环境、社交意识、个体性格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在绘本剧表演活动中参与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开口表达。对此,教师要抓住绘本剧表演的互动性特点落实语言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积极评价绘本剧表演,激发幼儿开口表达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神笔马良》时,教师可以让喜欢参与绘本剧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马良、县令、神仙爷爷、皇帝等角色,让不敢开口的幼儿负责对绘本剧表演进行评价,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对马良的评价为例,教师可以从绘本中提取关键故事情节,围绕着马良帮助村民、惩罚贪官等情节展开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马良的性格特征,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幼儿并不一定理解有关词汇的含义,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绘本剧表演给出描绘性格的关键词,如贪心、正义、勇敢、善良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词汇积累量,为后续的表达互动創造条件。结合绘本剧的设计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绘本剧的评价当中,让幼儿将绘本剧中的对白、句子记录下来,对有关角色展开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以“你记住了哪些角色”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引导幼儿结合绘本剧来评价相关角色。幼儿扮演着“评委”的角色来点评绘本剧表演,将自己的意见融入绘本剧表演中。这样,幼儿既参与了绘本剧,也习得了语言知识,能够更为主动地应用语言。

四、幼儿理解绘本剧,升华教学

幼儿语言教育不能只从语言的交流入手,也要重视对幼儿礼貌意识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日常文明用语规范培养幼儿文明用语、规范用语的意识。在借助绘本剧表演开展语言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尝试完善教学体系,将德育元素引入绘本剧表演,让幼儿学习礼貌、文明相关的知识,在绘本剧表演中主动理解语言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育人质量。

例如,绘本故事《会说话的手》向幼儿展示了用手与人沟通、表达需求的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结合绘本素材编排绘本剧,先引导幼儿阅读《会说话的手》,为幼儿讲解绘本故事的基本内容,再引导幼儿尝试记忆语言知识。教师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幼儿导入绘本剧,如对于幼儿年龄的询问。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家长、幼儿两个角色。当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进行提问时,引导幼儿利用手部的动作来表示年龄,掌握利用手来辅助语言表达的方法。随后,将生活中与手部动作有关的语言活动整合为一体,如“拉钩不骗人”“大家一起来击掌”等。结合绘本素材为幼儿设计绘本剧,让幼儿在表演绘本剧的过程中记忆语言的应用方法,尝试借由手部动作帮助幼儿进行表达。语言教育不能局限于“说话”这一基本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技能,让幼儿从德育的角度感受语言的真正魅力。

五、结束语

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剧开展层次化的幼儿语言教育,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基础上,设计系统化的语言能力教育方案,从语言积累入手,引导幼儿掌握语言知识;带动幼儿开口表达,形成语言表达热情;基于语言应用的多元化原则,加深幼儿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解读语言的价值,让语言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蓉蓉. 绘本剧表演在幼儿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实践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3).

[2]张瑶. 绘本剧表演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实践探究[J]. 戏剧之家,2015(18).

[3]程颖. 绘本剧表演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实践[J]. 农家参谋,2020(14).

[4]姚金霞. 绘本剧表演在幼儿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实践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2(5).

猜你喜欢

语言教育幼儿教育
中职学前专业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游戏化教学的探索研究
浅谈故事表演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如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