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更鸟不再歌唱

2023-04-22北雪堂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3年3期
关键词:女红兄长鸟笼

北雪堂

穿过蜿蜒的喀斯特丛峰,就来到了桃花村——桃花村不是桃花源,这个地方,既无鲜美的芳草,又无缤纷的落英。在村头尽是黄土的大坪上,我捡到一只折翼的知更鸟。

听祖母说,知更鸟总在白天飞行,它最早报晓,也在最后唱“终曲”。我将折翼的知更鸟,囚禁在名为鸟笼的囹圄中。它鸣啭似笛,但只愿在初更歌唱。夜半,我总被近乎凄厉的啼叫声唤醒,灯下它多彩的羽毛飞舞,两只漆黑的眸子紧紧盯着我,声音戛然而止。

“如果太早放它回去,知更鸟活不过两天。”祖母的恳求使我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但当我发觉祖母日日守在艳丽的知更鸟前,沉浸在女红的一针一线时,便开始揣摩起她的真意了。

在城镇化如火如荼的当下,即使在偏远的桃花村,一针一线的场景都已不常见。为祖母所独钟的女红手艺,曾是好妻子、好母亲的重要衡量指标,她自然掌握得炉火纯青。但我清楚,父母兄长外出打工十来年,没穿过一件她绣的衣服。不仅是他们,族里这一代人,都不再穿传统服饰。更何况愿意留在村子里的人本就寥寥无几。

“忆昔,给心上人绣的是荷包,刺绣的丝线是定情的红线……”得知我情窦初开时,祖母曾将绣有红花的“布团”塞给我。我心头的尴尬,如同当初勉为其难地把大红鞋垫塞进带有对勾标志的球鞋一样。

她那“慈母手中线”,早已无用武之地。

折翼的知更鸟和丧偶的祖母,时常隔着鸟笼彼此呆呆对望着,仿佛在做无声的灵魂交流。

鸟笼是祖父的遗物。

祖父去世得早。按村里的习俗,法师作法后,伴着祖母的哭泣,遗体装进漆黑棺木,然后被抬进山洞。这种丧葬方式叫作“洞葬”,能被“洞葬”是祖母一直以来的心愿。

夏至时节,梅雨密集,知更鸟的鸣叫也密集起来。这倒苦了好不容易才回村的母亲。人常言婆媳矛盾是最令人头疼的,这个观点在她们之间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畜无害的知更鸟,没日没夜地咿呀聒噪,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如何将鸟笼丢掉。这只是她们众多矛盾中的一例。

同时,她居然后悔起让我同祖母一起生活。“忆昔,早知道,当初应该狠下心来把你也带进城。”母亲不止一次这样说。

依稀记得那夜阴风怒号,全家人凑在签筒前,各怀心事地巴望着抽签的结果——这决定着兄妹两人的去留。其实结果早已注定,尚不成熟的兄长在“仪式”前就告诉我,两支签是一样的。

近乎窒息的气氛中,我与母亲的目光在不经意间相触。我知道她在撒谎。母亲也知道我知道。我亦知道她知道。但我们彼此仍旧在撒谎。

“恭喜你!”在结果揭晓的那一刻,我理应摆出一副苦笑祝福兄长。

我自然这么做了,只不过至今仍未弄清那份苦涩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

在那个难忘而特殊的年代,家中若有男孩,女孩理所应当地活在兄弟的阴影下。很多时候,她们失去的是物质和心灵上的慰勉,得到的是性格上的逆来顺受。这灵魂烙印一路伴随她们长大,即便幸而幡然醒悟,也是青春消逝无几以后的事了。

每每想到这里,我便觉得一阵释然, 毕竟母亲也是从那种境地走过来的。

最后,这只知更鸟成功活过了母亲停留的日子,她当然也没把我帶进城去。我继续同祖母与知更鸟过活。

父亲和兄长在母亲离开后不久罕见地回乡。原来,他们打算把我和祖母接回城里,然后转手掉这块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毕竟,旅游开发的补偿相当可观。

与我的淡然相反,祖母对此表示强烈拒绝。了解到祖母拒绝进城的想法后,他们难以理解。

祖母提着鸟笼望着我,突然唤起了我的全名,知更鸟应声啼叫。

“忆昔,那么你呢?”兄长问我。“如果祖母不走,那么我也坚持留下来。”我回答道。

包括祖母在内,所有人都因我的决定而愕然。

为什么向来憧憬城市的我会如此决定?或许是方才祖母叫出我全名的刹那,骤然明白了父母为我取这个姓名的真意。

祖母神情复杂地望着我。为了我,她最终妥协了。

带着知更鸟,父亲与兄长把我和祖母一同接进城里。祖母提出的条件是,她要在最后时刻返回故居。

祖母当然不晓得旅游项目开发。

……

城里秋分的朔风萧瑟,知更鸟歌唱的时候少了,渐渐变回它刚被捡来时只愿在初更歌唱的状态。一个月过去, 它再也不发声了 。

祖母每天掰着指头数日子。在她有所预感,准备起身回乡的前一天,却没能撑过去。那天早晨,她没能像往常一样醒来。许久失声的知更鸟伫立在床头的鸟笼中,用圆溜溜的眼珠俯视着她。鸟笼旁是条手帕,上面的知更鸟再也无法绣完。

当全家人发觉异样打开房门时,笼里的知更鸟突然剧烈地扑腾起来。黯淡的羽毛四起,随着一声久违的尖锐嘶啼,它再也不动了。

但它那两只漆黑的眸子始终圆睁着,凝视在场的所有人。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高中地理杨老师的“馈赠”,故事中的“桃花村”并非完全虚构,“洞葬”亦确有其俗。在构思这篇小说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做了一些访谈。许多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把桃花村千余年来的洞葬习俗,归结为先祖们的思乡情绪。

我曾问过城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如果他百年归天后,想回到哪儿?他立即严肃地回答“想返乡”,因为故乡有他的爷爷、奶奶以及父母,他想去那儿和他们做伴。

文中,我尝试用冷静平缓的语言,用祖母的经历牵动整篇文章的发展。女红代表祖辈流传的传统习俗,知更鸟则象征着家乡的风物。在城镇化的今天,人们享受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萌生出一种浓浓的思乡愁绪,始终挥之不去。

猜你喜欢

女红兄长鸟笼
中国女红艺术的造物法则与美学理想
鸟笼逻辑
多谢兄长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文化传承视域下师范院校女红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为例
迟到(1)
我想天空
红楼女红
忆我的好兄长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