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整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23-04-20王新萍邵萃平梁军等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3年7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互联网

王新萍 邵萃平 梁军等

关键词:互联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法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互联网+”时代,需要专业精通且了解其他领域的复合型博学人才。“通识教育”课程便是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教育课程类型,主要教授学生某些学科领域的一般性、普遍性知识,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且全面。“通识教育”课程是在西方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随着西方教育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通识教育”课程逐渐具备了“自由教育”与“基础教育”两方面的意义。20世纪,通识基础教育在美国大学普遍推行,旨在通过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文化素养培养“通才”,而不是相对狭隘的“专才”。其中,耶鲁大学较早地开展了自由教育,倡导学生提高人文艺术素养:哈佛大学提出文理融通、文理科应该互通有无,跨学科的学习理念:芝加哥大学等其他高校则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后,专家翻译为“通识教育”。自此,“通识教育”课程开始在国内推行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广泛重视,诸多高校都开始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理智、道德和人性得到和谐发展。在“互联网+”背景的影响下,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要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途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教育”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给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量的教育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智慧树、超星泛雅平台、网易云平台、新东方在线等层出不穷,尤其是近3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开展了多轮互联网线上教学,使得各类在线教育平台汇集、上线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资源,线上“通识教育”课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课堂等手段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实现了通识课程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不只是学生群体,社区教育也经历了一轮蓬勃发展。尤其是因疫情防控封闭在家的社会群体,与外界交流互动、获取系统知识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互联网。为解封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大批民众利用难得的集中“充电”时间在网络教育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提升。广泛的知识需求给在线“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并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域、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同时,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对各大平台的数以千万计的授课教师、讲授科目进行甄选,博采众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本。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技术支撑在线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在前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学生在信息获取量大幅增加的同时难以做到有效信息甄别:另一方面,传统授课方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需求,“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

2.1培养目标的改进

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有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互联网+”背景下社会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如果仅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和环境。而“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機融合,实施文理相互渗透、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教学模式,而这一目标正好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高校可利用“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广泛的在线教育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整合、改进、检验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从而高效促进专业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融合统一。

2.2课程设置的优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也应遵循教书与育人结合、历史和现代结合、文科和理科融通等原则。高校传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分为理工类、文史类、美育类和劳动实践类等常规类别,文理融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较少,这和各高校的学科结构、教师学历背景有关。一所高校往往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引进的教师也多以这些学科背景为主,因此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会考虑现有学科教师的熟悉领域。若要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占比,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则应做出相应调整,让更多知识面广、积极性高的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将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融为一体,多方挖掘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自201 8年开始设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到2022年课程思政覆盖了三分之二的课程。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引入网络上的课程思政资源,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同时,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优势,甄别引入适合本校学生的综合性较强的“通识教育”课程。

2.3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信息交换日趋频繁,“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也应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碎片化、开放式的特点,而传统“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依据,按照章节顺序依次展开,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灵活多元的学习要求。比尔·盖茨曾经表示人类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人类整合、使用信息的能力。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通识课程,教师应提高知识甄别、信息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传统章节的桎梏,围绕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全面解读一个问题。这给教师在信息收集、资源整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建设精品在线课程,其中首批支持的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在线课程的录制打破了原有课程的章节形式,以知识点为主线串联整门课程。每个知识点都要求以网络或者现实案例、视频、图片等资料作为开场引入,提出问题,并围绕此问题或者核心知识点展开课程讲解,这种启发式、提问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程枯燥乏味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主动性,记忆也更深刻。丰富的网络案例资源使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视野更开阔,接受新事物更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2.4教学形式与内涵的丰富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快,途径多,知识涉猎范围很广,这也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学生对现代化的新颖教学形式的需求表现得更加强烈。例如,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翻转课堂等更能激起学习兴趣,同时更加符合“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开放式的教学特点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熟练使用已经成为教师授课的必备技能。学校利用信息化教育系统,为师生关系、教学活动营造了方便快捷而意义深远的教学环境。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并设置了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教师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中都有相应加分和优先权,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辅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翻转课堂实践研讨式學习,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丰富的视频、图片等场景资料,让学生的学习更直观、融入性更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去探究问题,以求最终解决问题。利用小组讨论学习法,让学生之间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和辩论,从而启迪智慧、博采众长,也利于形成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

2.5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多元化

“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必然迎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应将互联网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将课程考核由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转变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等形式的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并行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与统计,结合学生的学习数据,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调整。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自主设置考试分数、线上学习时长、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等维度在考核中所占权重,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习的态度以及成长性表现等。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学校教务要求改革传统的一考定成绩高低的考核方式,成绩要由平日成绩、单元测试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等构成:推行“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通过小论文、案例分析、开放课题等方式,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互联网探索开发学生自我评价、家庭评价等模块,使考核与评价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了解孩子在校学习表现,从而提高考核评价体系的多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

2.6相关教学服务的支持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学校应在教学地点、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推动“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稳步向前。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定了时间地点和教学模式,课前课后的服务比较匮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可以建立线上班级、虚拟课堂来实现课前、课后的交流与服务。学校在教室建设规划中应适当向智慧教室、小班谈论式授课教室倾斜,为“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硬件支撑,为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报告或者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的信息化教学培训班,提高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为“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提供智力支撑。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拓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基地,不仅包括现实中的实践基地,还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认识、获取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关系到“通识教育”课程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形式与内涵、课程考核与评价及相关教学服务6个维度,综合提出了互联网技术与“通识教育”课程高效融合的“六位一体”的改革发展体系,为新时代“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作者简介:

王新萍(1982—),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海洋化学。

邵萃平(1979—),本科,研究方向:海洋经济。

梁军(1983—),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经济政策和规划。

张国亮(1979—),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产业发展。

薛丽(1987—),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海洋经济发展。

孟祥民(1988—),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海洋化学。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互联网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