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子弹飞

2023-04-17陈璐璐高乾夏重梁

曲艺 2023年4期
关键词:板桥鬼子子弹

陈璐璐 高乾 夏重梁

甲 问你个问题?

乙 您说。

甲 你有爷爷吗?

乙 你有爷爷吗?

甲 我们都有。

乙 我也有啊!这怎么说话的?

甲 那你爷爷有病吗?

乙 你爷爷才有病呢!

甲 你怎么知道?

乙 这位打一上台就没说过一句人话!

甲 不是,我爷爷真有病!

乙 什么病?

甲 就在他这儿(指头)有一个东西。

乙 什么东西?

甲 就这眉骨后面——“啪”!

乙 你爷爷脑子里有鞭炮?

甲 你爷爷脑子里有窜天猴!

乙 这不你说的吗?

甲 子弹头!知道吗?

乙 子弹头?怎么回事儿?你给我们说说。

甲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爷爷就想成为一名八路军。乙 干嘛想啊,去报名啊!

甲 去啦,让人撵回来了。

乙 没同意?为什么?

甲 看见我了吗?

乙 你?

甲 我这个头……

乙 不高。

甲 随爷爷。

乙 爷爷多高?

甲 一米四。

乙 一米四也太矮了,这还没枪高呢!

甲 咱是不得先问问,人家那年刚多大?

乙 多大?

甲 13岁。

乙 那还是个孩子。

甲 对嘛,老话说23还猛一窜,13不还没蹿起来嘛!

乙 那蹿起来以后呢?

甲 一米四二。

乙 那窜不窜也没什么区别!

甲 多2公分呢。

乙 一米四二就封顶了?

甲 别看爷爷个头小,但志向大!他要参军,找到部队,到那就喊:“哪个是指导员啊?出来,我要参军,打鬼子!”

乙 有志气。

甲 指导员出来了,大脑袋,又高又壮,出来就问:“这谁说话呢?”

乙 视野盲区,压根儿没看见啊。

甲 指导员一低头,“嚯,留神我差点踩着你。小朋友,你报国心切我理解,可你这个头也不达标啊,听话,回家,长高了再来!”爷爷一听,“你说的啊,个子长高了我就来啊!”

乙 对!长高了再来!

甲 爷爷回去了,转天又来了。

乙 怎么又来了?

甲 一量身高两米二。

乙 两米二?爷爷吞了根电线杆子?

甲 他不是着急嘛!

乙 着急也长不了个啊。

甲 他一宿没睡觉,把两条裤腿接一块儿,踩着高跷就来了。

乙 爷爷还挺有主意!

甲 最后我爷爷还是入伍了。

乙 怎么进去的?

甲 那“胖大头”指导员说爷爷这股子机灵劲儿,早晚会派上用场。

乙 还真是。

甲 进了部队爷爺就专门练枪法。

乙 干吗专练枪法啊?

甲 他这个头儿跟人拼刺刀?

乙 还是练枪法吧。

甲 举枪、瞄准、射击(动作),三点成一线,固定靶,“啪”!

乙 一枪一个!

甲 移动靶,“啪”!

乙 指哪打哪!

甲 全身靶,“啪”!

乙 百发百中!

甲 人头靶(指乙),“啪”!

乙 往哪儿打呢?

甲 别说人头靶,就是“飞行靶”也不在话下!

乙 飞行靶?什么意思?

甲 但凡带翅膀的,在他面前飞不了一回合!

乙 带翅膀的都能打?

甲 练到后来我爷爷得了个外号。

乙 什么外号?

甲 板桥集第一“百里守约”!

乙 你爷爷这外号还挺潮!下路单带?这不打游戏呢嘛!

甲 那是后来我给他取的。

乙 还挺形象!那怎么叫板桥集呢?

甲 这跟爷爷的经历有关,爷爷一生征战无数,印象最深的就是“板桥集战斗”。

乙 “板桥集战斗”我知道,板桥集就在咱们安徽蒙城县境内。

甲 那个时候,国民党顽固派就怕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力量越来越壮大,他们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日寇的诱敌政策影响下,第二次反共高潮一触即发。

乙 太可气了!

甲 当时的蒙城板桥集已成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通往中共淮上地委的咽喉要道,为了保证畅通无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奉命来板桥负责守卫工作。与此同时,在豫皖苏边区,国民党第105师、第135师进驻涡阳境内,骑8师进驻蒙城以南,骑2军渡过沙河,桂系第127师进至正阳关地区,与日军驻守徐州之第21师团、驻蚌埠之第13独立混成旅团,以及日伪军遥相呼应,对我军形成夹击态势。

乙 憋死你!幸亏读过历史,要不然听糊涂了,就是国军、日军、日伪军,对我军形成夹击。

甲 解释得很到位!总结起来一句话。

乙 什么话?

甲 我们被包围了!

乙 你直接这么说不就完了嘛!

甲 别看被包围了,那都是咱故意的,早预料到日伪军会反咬一口,就等着他们呢,这叫先请君入瓮!

乙 再瓮中捉鳖!

合 嗯,哈哈哈!

甲 但是敌人也不是一般人,那吃的都是海鲜、刺身、 大鱼大肉。

乙 什么意思?

甲 那都不是吃素的!

乙 俏皮话用这了!

甲 敌军增援很快就到,再次发起猛烈进攻。

乙 敌人是来势凶猛啊!

甲 面对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敌军,爷爷他们毫无惧色,大喊一声……

乙 同志们,冲啊!

甲 同志们,撤退!

乙 回来!别胡说,敌人来了咱得上啊!

甲 你是不是傻?咱们打的是游击战,得牵着敌人的鼻子跑,咱是有战术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

乙 咱们这场就是敌进我退!

甲 在战术影响下,我们八路军英勇善战,神出鬼没,打得敌人是晕头转向,鬼哭狼嚎!

乙 过瘾呐!

甲 没想到小鬼子眼看进攻要失败,调来几百名日军增援,对板桥集发起冲击!还派来数架飞机对我军阵地实施狂轰滥炸。

乙 飞机都出动了!

甲 飞机在天上,我爷爷他们在地上,目标和位置暴露无遗啊!

乙 我们没有制空权,只有挨打功,没有还手的力啊!

甲 当时的战场上那就是一个字,惨!飞机一趟趟地扫射,爷爷蹲在草里,眼睁睁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倒下,手上攥着步枪,眼里看着飞机,心里这个恨啊,“咦,这飞机太可恨咧!这飞机,这,这飞机有翅膀?”

乙 废话,飞机没翅膀还叫飞机?不是,你爷爷什么意思?

甲 有翅膀就好办了,我给他打下来!

乙 你等会儿吧,神剧看多啦?拿步枪要把飞机打下来啊?

甲 怎么了?

乙 不可能啊!

甲 怎么不可能啊?如果是打中了油箱或是驾驶舱,还是很有概率的!

乙 那你说说,大概有多少概率?

甲 我真算过,大约,千分之一。

乙 千分……那不就是不可能吗!

甲 你这话怎么跟那“胖大头”指导员说的一样。

乙 换谁也得这么说啊!千分之一就是不可能!

甲 千分之一,那也比必死无疑要强,这战场什么状况?敌机来回扫射轰炸,照这么下去死伤无数!就冲着千分之一的概率,要不要搏一搏?

乙 搏!

甲 他们两人刚商量好,那胖大头爷爷就站起来了。

乙 等会儿吧,飞机在头顶上,他站起来这不是送人头嘛!

甲 你不知道,这飞机飞得太高,它超出了步枪的有效射击距离,我爷爷干瞪眼打不着哇。

乙 还不在射程!

甲 胖大头说了,“这样,我暴露自己,把飞机给它引下来!你找机会开枪!”

乙 这想法可太伟大了!

甲 说完胖大头爷爷“蹭”的就站起来了。

乙 了不起!

甲 我爷爷“唰”的一脚给他踹壕沟里去了。

乙 怎么回事儿?

甲 “你干啥嘞?”

乙 “吸引敌机啊!”

甲 “咦,你个胖大头,脑袋那么大,你出去就是个活靶子!这事儿得我来,我个儿小灵活,飞机打不着!”

乙 小个儿头是优势了!

甲 说完爷爷站起身来冲着飞机就喊上了。

乙 喊什么?

甲 “你個鳖孙儿!找啥嘞,别找了!你爹搁这儿站着嘞!这么大的人儿你看不见吗?”

乙 一米四二!

甲 “不好好在自己家待着,你开着个铁皮子跑到我家转悠什么?你看看你那个样儿吧,你还开飞机嘞你个丑鬼!不对,乍一看你长嘞怪丑嘞,仔细一看啊……”

乙 怎么啦?

甲 “还不如乍一看嘞!呸!”

乙 嗬,爷爷这一通,还真是,好优美的中国话!

甲 我骂你就听着!不服哇?来打我呀!我就要骂,我喘口气儿再来骂你!

乙 干嘛喘口气啊?

甲 鬼子飞机俯冲过来了!

乙 这要当心啦!

甲 一排子弹就过来了,得亏爷爷反应快,一个跟头躲过子弹翻到壕沟里了,等飞机过去,他又出来了。

乙 这叫战术!

甲 “你个小鳖孙儿,打不着吧!你就是老母猪插翅膀,”

乙 怎么讲?

甲 “你算什么鸟啊?”

乙 说得好!

甲 “你就是……我再喘口气儿。”

乙 飞机又来了!

甲 “你都不如个鳖孙儿!”

乙 他又出来了!

甲 “我站在这儿你都打不着,你眼睛长哪了?”

乙 说得好!

甲 他这骂着街是过瘾了,你再看那鬼子飞行员……

乙 “八嘎,我要逮着你,逮着你把你嘶啦嘶啦的!”

甲 你别是个鬼子吧?

乙 谁是鬼子啊?

甲 你太形象啦。

乙 电视里都这么演。

甲 就看这飞机,夹杂着怒火炮火,朝着我爷爷又是一个俯冲,爷爷一看机会来了,抬手就是一枪。

乙 打中了?

甲 没打着。

乙 啊?

甲 没打中没关系,他第二发子弹已上膛。

乙 这回怎么样?

甲 打了个寂寞。

乙 嗨!

甲 连着两枪没打着,飞机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这鬼子飞行员不管不顾了,叫嚣着对着爷爷来了一个超低空俯冲。说时迟那时快,爷爷的第3发子弹已经上膛,目光如炬,屏息凝神,食指就搭在扳机上一动不动。

乙 怎么还不动了呢?

甲 脑海中飞速地换算着各种数据,他在等待开枪的最佳时机,爷爷瞄准了飞机,飞机也瞄准了爷爷。我爷爷盯着飞机,飞机盯着我爷爷,这时候,四周就跟静止了一样,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定了格,看着他们之间的生死博弈。“轰!”(惊吓)

乙 怎么回事?

甲 一颗炮弹在爷爷身边炸响,但丝毫不影响爷爷。

乙 可把我吓够呛啊。

甲 再看那飞机越飞越快,越飞越近,越飞越低,飞机子弹出膛的那一刹那,我爷爷也瞬间扣动了扳机。两颗子弹像杀红眼一样,射出的瞬间带着尾焰和火光,呼啸着擦肩而过,他们交错的一瞬间,一颗子弹仿佛在嚎叫“哟西,我的,今天的,占领这里!”

乙 是这个语气!

甲 另一颗子弹也在呐喊着,“这是咱们中国的土地,想占领这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乙 绝不答应!

甲 这两颗子弹,像两条划破长空的平行线,一条紧盯着飞机油箱咆哮而去,一条直勾勾锁定了爷爷的双眉之间。

乙 哎哟。

甲 它们带着火光,带着烟雾,带着速度,带着冲击,一个带着侵略者的野心,一个带着保家卫国的决心,飞动着、旋转着、叫嚣着、呐喊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越转越近、越冲越近、越飞越近,越靠越近,就听到“嗖嗖”两声。

乙 打中了吗?

甲 让子弹飞一会儿……

乙 这时候就别留“扣子”了。

甲 就听“崩”的一声,油箱在空中燃起了火花,飞机开始失控,这架98式385轻型轰炸机应声坠地。

乙 打下来了!

甲 敌人一看见飞机掉下来,其他的飞机是掉头就跑,最终我军以伤亡300人的代价,歼灭敌人1200余人,击毁坦克两辆、汽车17辆、击落敌机一架,取得了“板桥集战斗”的重大胜利!

乙 爷爷太伟大了!用他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爷爷死得伟大,死得光荣!

甲 我爷爷没了?那我是怎么来的?

乙 对啊,你怎么来的呢?

甲 战斗结束之后,我爷爷被送去救治,而那颗子弹就卡在我爷爷的右边眼眶,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一直也没能取出来。

乙 现在可以去取了啊。

甲 我也这么想的,可爷爷说不用啦,这颗子弹是历史的罪证,他得守着这颗子弹,就让这颗子弹陪着他一起入土吧。

乙 太感人了,这样的英雄,才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敬仰的明星!

甲 我就问你,我爷爷怎么样?

乙 一米四二—伟岸高大!

甲 那枪法?

乙 百发百中—功劳最大!

甲 那敌机?

乙 疯狂凶残—必被拿下!

甲 那胖大头?

乙 我不认识他。

甲 你认识他。

乙 我不认识他!

甲 你必须认识他!

乙 他谁呀?

甲 你爸爸的爸爸。

乙 我爷爷呀?

点评:

红色革命题材的曲艺作品难得,红色革命战争题材的相声就更少见了。因为这种题材留给作者可施展的喜剧创作空间很小,写起来有难度,表演起来也更吃功夫。

《让子弹飞》从甲的“你有爷爷吗?”的疑问开始娓娓道来,展开了一场革命战争故事的画卷,塑造了一个“个儿小志向大”的英雄爷爷的形象。作者集中笔墨表现了“甲的爷爷”当上了八路军,参加“板桥集战斗”,设计骂鬼子引敌上当,打下敌机的精彩战斗场面。亮眼的一笔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段落,“让子弹飞”既是作品的标题,又是作品渲染的主要情节。只一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既是少安毋燥一定会击落敌机的自信,同时也为紧张气氛和残酷战争场面的叙说增加了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

作品从开始“我爷爷真有病”的悬念,到战斗结束才发现“卡在我爷爷的右边眼眶的那颗子弹”的前后呼应。让“甲”开始的“故弄玄虚”在结尾前的“情理之中”有了完整闭合的描述。

作品中值得玩味的是两个爷爷不同形象的塑造,“甲的爷爷”开朗活泼机智勇敢,他是故事的主角,是“明摆”着的。另一个“暗藏”着的“乙的爷爷”沉稳内敛不事张扬。“甲的爷爷”热情外露,从想方设法克服“自身的短处”当上八路军,到扬长避短苦练杀敌本领,再到施巧计痛骂鬼子击落敌机,“一生征战无数”。这是一个农村青年逐渐成熟的故事,也是一个英雄人物成长的故事。“乙的爷爷”表面上着墨不多,好像是为“甲的爷爷”作陪衬才出现的,其实正是这个角色的设计让作品的内容厚重了,让作品的内涵丰富了。

从“甲”说起爷爷过去的滔滔不绝,我们能猜想到“甲的爷爷”一定跟晚辈后生们曾经眉飞色舞自豪地无数次地讲过自己的战斗故事。同样,我们通过“乙”对自己爷爷过去的一无所知,可以想象“乙的爷爷”一定没有跟孩子们讲起自己的过去。这是有意的设计,这也是在故事叙述中与“甲的爷爷”并行埋伏着的一条线。“乙”到“底”的一句恍然大悟“我爷爷呀?”这才挑明了“甲”与“乙”的爷爷就是当年战场上战友的特殊关系。此时可以想象“乙的爷爷”一定是那种能藏得起荣誉、忍得住寂寞的“不多言不多语”一脸严肃的革命老前辈。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功绩”讲给孩子们听,所以“乙”对爷爷的不了解就合情合理了。正因为这样,才有了“甲”上来就“没头没脑”的疑问:“你有爷爷吗?”也正因为这样也才有了“乙”在表演中的多疑多问半知半懂。这样的设计也契合了“乙”的“量活”身份,为作品留下了可回味咀嚼思考的余地。这样的设计是对作品文学性的追求,而不是为了急于在表面马上获得“包袱儿”的那些没有层次的“浅白贫”。

相声作为艺术作品要耐人寻味,好的作品要经得起咀嚼。要有故事、有人物,更要表现人物各不相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好的相声看过之后应该是让人琢磨琢磨还挺有意思的,更重要的是琢磨之后感覺还合情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反复推敲,需要精心设计。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还有一个不容易就是“取舍”得当,该“舍”就得“舍”,尽量删除“碎包袱”“外插花”和多余的赘述。精致的“细节”是用来“点睛”提神的,见好就收,如果细节过多也会影响战斗激烈气氛的营造,进而影响作品的精致。

为了配合表演时整体节奏的起伏跌宕,作品还有精选细节挑亮高光,还有某些叙述可浓缩精练,某些情感可以优美舒展的“雕琢”空间。

(点评人:曲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孙晨)

(责任编辑/邵玉茹)

猜你喜欢

板桥鬼子子弹
一个人的抗战
板桥情(外一首)
万国造枪打鬼子
三颗子弹
子弹VS防弹
牛山魁打鬼子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松竹”图里话板桥
艰难的行走(随笔)
板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