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万年桥

2023-04-16潘大禹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歙县古桥小道

潘大禹

我的家乡歙县古城有一座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古桥——万年桥。这座古桥见证了我们古城的发展变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两岸桥头,古今异景,但万年桥却如一位智叟,轻舟泛五湖,看沧海横流。万年桥从建立至今,经历了多少风雨,谁也说不清。它毅然矗立,沟通两岸,便利了一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不知道万年桥度过了多少个五年,但它已陪我度过了三个五年。

第一个五年,桥那头,一片荒凉,遍生杂草。记忆中,桥那头依稀有一条小道,旁边是一片农田。桥这头,虽是古城区,却多为这个世纪的留痕:斑驳的墙上,密密麻麻的广告;灰白的屋檐,几处燕子的乳巢;布满苔藓的小道,三两梅花状的爪印。泥泞的道路,通往歙州大道,每到风雨交加的日子,行人的鞋裤上满是泥点。

君不见,扬之河水何处来,攜草带物不许归;君不见,两岸之境何时异,两个五年显峥嵘。扬之河的那头,第一个公园兴土木,添砖瓦,移树植,开渠引水。转眼间,偌大一个公园坐落在了桥的那头,供我们休憩、散步、锻炼,成为了我们每日饭后的好去处。扬之河这头,日新月异,粉墙黛瓦马头墙,水泥柏油筑新路。过了桥,依旧是一片坦途。脚下的桥稳稳地承载着我们的脚步,桥的两端如今处处欣欣向荣。

而今第三个五年,我踏上这稳稳的石桥,一份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落日,灿烂了远方的天空。春风卷起树枝,河水漫过石面。金碧的扬之水,栖息着几只白鹭,没有言语。我同这万物、这天地一道见证着古城的进步与发展。从前的赶路人,只为赶路,急匆匆地忙于事业、工作,对于桥上的天空、桥下的鱼虾,不多看一眼。今天,黄昏后的行人,享受着落日与晚风,同熟人聊天,共谈改革之繁盛、利民之政策、生活之美好。

这座万年桥好似那些坚守者,默默为我们付出,给我们带来幸福、安定。孔圣所念之大同,就在我看到的万年桥上,就在我的身边。

于我,看见了桥;于桥,看见了我。我看见了桥承载了无数的行人,同时目睹着我们古城的改变;桥看见了我的慢慢成长、渐渐成熟。

历史,随往昔的渡船,远去;扬之河水,与百水一道,汇入大江,奔赴大海;而我站在历史与百川的交汇点看我们的古城,深感“相看两不厌,唯有万年桥”。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三理(2)班,指导老师:程鸣】

猜你喜欢

歙县古桥小道
美丽的小道
何刚的诗
苏州博物馆西馆:过去与未来,唤醒穿梭窄巷小道的回忆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唐小道的爱情
歙县找寻王茂荫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