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弃的智慧

2023-04-16孙嘉鱼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中国国情个人成长甲骨文

孙嘉鱼

甲骨文作为会意字,其图画般的文字既形象又抽象。形象在其表意,抽象在其蕴含的人生哲学。在“比”“从”“北”“化”这四个字中,我们可领悟到扬弃的智慧。

人与人相并而“比”,之所以有所比较,是因为人与人有差异。“比”的功能是找到差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中提到:“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找到差异是扬弃的前提,知道自己在哪里短,他人在哪里长,方能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而正如甲骨文“比”字所示,两“人”所在位置高低是相同的,可见“比”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带有偏见的比较是难以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正如刘向所说,这个过程中“必舍其短,尧亦有所不及矣”,因此,用开放之心、客观之眼比较,才能为扬弃奠定重要的基础。

“比”的下一步是“从”与“北”,此二者相反相成,是揚弃的关键环节。相随而“从”,相背而“北”,因此,“从”意味着比较后保留并吸收的部分,“北”意味着比较后经辨别而舍弃的部分。这要求我们在“比”过之后,要先经过仔细的辨别和审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学习借鉴。个人成长如此,国家发展也如此。我们应牢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秉持“拿来主义”,对事物差异有辨别地扬弃。

学习的最高境界为“化”,即转化,为我所用。即使经过“从”和“北”的初步扬弃,别人的经验终是别人的,我们只有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转化,方能为我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为其重要例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因照搬俄国革命经验,走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道路,遭遇挫折;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发展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在实践中将初次扬弃的结果进行转化,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自身发展。

起于“比”,成于“从”与“北”,达于“化”,让扬弃的智慧伴你我同行,伴时代同行,推动个人的成长与民族的复兴。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年级】

点评

考生着眼于“扬弃”的智慧立论,扬弃对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都很重要,具有现实意义,新颖而深刻。作文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逐层深入,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猜你喜欢

中国国情个人成长甲骨文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
最“萌”甲骨文——心
中国国情国力
中国国情国力
结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住宅初步研究及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