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

2023-04-14史慧芳

关键词:青山小鱼美丽

史慧芳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鱼,象形;鲜,从鱼从羊,味道鲜美;渔,从鱼从水,捕鱼。(据《说文解字》等)

古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的训诫,今有“十年禁渔,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的计划(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小鱼治水”的环保新方式和“放生一尾鱼,净化一片水”绿色环保志愿活动悄然兴起。所谓“小鱼治水”,就是在重要水域内定期投放鱼苗,让它们以水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及藻类为食,并辅以人工干预水生植物密度,从而净化水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完善水体生态系统。

上述文字,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需、自然之愿,更是每一位青年之责。将绿色观念化为自觉行动,美丽中国才会碧波荡漾、草木青青,才能谱写“万里江山恣意开”的生态华章。

作文材料语以“鱼”为关键词,分别涉及鱼的汉字内涵、古今禁渔理念、“小鱼治水”措施这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段为引子,引出“鱼”的话题,从造字法的角度介绍“鱼”“鲜”“渔”的内涵,意在说明人与鱼关系密切、渊源久远。第二段为国家古今的禁渔政策,指出过度捕鱼的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第三段是生态环保的具体实践,以“小鱼治水”为例,介绍保护生态的新做法和“放生一尾鱼,净化一片水”的志愿活动,激发了青年亲身参与环境保护的兴趣,为当代青年建设美丽中国做了示范。

提示语说,“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材料表面写“鱼”,但实为写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文时应该从“鱼”的文化内容联想到生态文明理念及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从“鱼”到“生态环保”,再到“建设美丽中国”,内在逻辑清晰明了,写作主题可确定为“当代青年建设美丽中国”,即倡导青年从“我”做起,做维护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材料语和提示语所给信息都是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导向,展现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具体立意构思时,三段材料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切入点,如,从“鱼”与“渔”的关系出发,联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肥美、“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的自由等,写保护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从禁渔政策出发,写从古至今过度捕捞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告诉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保护进而建设美丽中国;也可从“小鱼治水”的措施入手,谈它带给我们的启示:鱼不仅是食物,更是生态保护的对象,我们要做自然环境的保护者、生态建设的参与者、“美丽中国”的践行者。也可有机组合,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习作展示】

捧生态甘泉,烹时代新茶

◎李明阳

鱼羊味美谓之“鲜”,从鱼从水谓之“渔”,生活富足謂之年年有“鱼”;古有“数罟不入洿池”的治理理念,今有“小鱼治水”的绿色环保志愿活动……以“鱼”为例,生态发展观已刻在中国人的骨髓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积极响应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添一份力。

道家哲学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我们而言,“和谐”是捧生态甘泉,浇生态之水;绽文明之花,烹时代新茶。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唯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未来才能更美好。

美美与共,手捧生态甘泉,浇灌文明之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杜甫眼中的美景:彩蝶起舞、黄莺清啼,我们的先辈沉醉徜徉其间;我们向往“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秀美,向往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更向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和谐共处……我们曾让苍翠蒙尘,但我们终于醒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以和衷共济的精神,浇灌社会的文明之花。

美美与共,手捧生态甘泉,培养行为之根。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是顺流而上还是逡巡不前,是事不关己还是勇立潮头——我想,答案早已在心头涌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所有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绝非空谈,而是一场青年应当奋勇争先参与其中的持久战。新时代青年应当培养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落实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

美美与共,手捧生态甘泉,烹煮时代新茶。

钱锺书先生说:“洗尽铅华总是比随意的涂抹脂粉来得美。”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洗尽铅华,洗尽浮躁,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生态文明的理念。白鹭翩飞,百花烂漫;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我们所共同向往的美好家园正在一步步实现,背后的推动力是所有人勠力同心汇聚起的巨大“绿色合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到“小鱼治水”的生态文明救赎之途,我辈青年必当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教师点评

作文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在概述材料的基础上亮出观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积极响应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添一份力。”

作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提出观点后,行文重点围绕“怎么做”展开阐述,即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生态文明行动,形成时代合力,从多个角度构建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

全文语言表达流畅且富有文采,合理引用名言佳句、事例来展开论证,语言表达兼顾文采与情理。

守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景牛佳贝

“从鱼从羊为鲜”“从鱼从水为渔”,先民将朴素的生态思想寄托在与“鱼”相关的汉字上,对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绿水荡漾、鱼翔浅底,“桃花流水鳜鱼肥”,鱼自何处而来?我们的自然生态又将向何处去?

一个毋庸讳言的现实——现如今江河湖海的水质越来越差,鱼类生存环境愈发艰难。自然生态已经不堪重负地发出哀鸣。频发的自然灾害、逐渐融化的南极冰盖、被烟尘夺去色彩的蓝天,不正是生态环境向人类发出的控诉吗?如果我们继续漠视自然的警示,肆意破坏环境,必将受到自然沉重的报复。

所幸,如今的人类已然醒悟。“人與生态和谐共生”不是一纸空谈,而是一项关系你我的福祉。重温两千多年前孟子“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的告诫,足见生态文明之识源远流长;长江十年禁渔取得了显著成效,足见“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悄然兴起的“小鱼治水”志愿活动,足见生态文明之行必将起于毫末而成如高台。还鱼儿一方干净的水域,还野象一次自由的南归,还人类一片清新的空气——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正落实在每一个微小的行动上。

“小鱼治水”的志愿活动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在于它将“践行生态文明”落到了实处。没有庞大的环保成本,没有高高的践行门槛——每个人,哪怕是一名普通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定期投放一些鱼苗,举手之劳,却可以让环境发生质的改变。

这是涓滴成海的力量,必将收获造炬成阳的成效。生态保护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少到河边放一次网,少往河道排一次污,少向水里扔一回废弃物……如此,何愁水不清,鱼不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靠你我,实现美丽中国梦想靠你我。

江河清晏,鱼虾嬉戏;山川秀美,百兽安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久远的将来,我们看到的鱼虾欢游,不只在人造的海底世界,更在天然的江河湖海;我们享受的鱼之鲜味,不仅靠大型商超的有限配给,更依靠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这一愿景,需要我们建设鱼水相依的和谐环境,需要我们守护山青水绿的生态文明。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当守护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共识,保护绿色生态成为社会常态,美丽中国必将到来。

◆教师点评

行文结构严谨,立场鲜明突出,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开门见山地抛出“我们的生态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剖析当下生态对人类的警示,与“小鱼治水”志愿行动带来的成效,层层论证后,鲜明地表达了“守护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的观点。

作文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详实,采用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层层深入,清晰有力。作者对生活、时事热点中的事例信手拈来,能结合自身思考展开论述,说服力强。

作文切准观点生发的背景,找准现实提升的支点,语言整散结合,具有感染力。

【山西长治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青山小鱼美丽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青山揽胜
小鱼
小鱼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小鱼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