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精神

2023-04-14王学华

关键词:文体科学精神

王学华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成为过去,但伟大的科学精神总是能够长留,更具穿透力。无论是“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还是“为国深潜,无怨无悔”的黄旭华;无论是“一段青蒿情,一颗报国心”的屠呦呦,或是“二十二年逐梦‘天眼’,只为仰望星空”的南仁东,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品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团结协作、甘为人梯……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上述材料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好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材料,整体把握内涵。

所供材料有三层,第一层,从整部科学史的角度切入,总括科学精神的伟大。第二层,列举钱学森、黄旭华、屠呦呦、南仁东等人,揭示他们的精神品质;第三层,总结归纳新时代科学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综合这三层,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科学精神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并被科学家发扬光大;我们要在新的征程上,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开拓科技创新新局面。

2.注意“读者意识”。

即要考虑作文是写给“谁”看的。要想一想,关于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等),在当今社会有哪些表现,具有怎样的价值,或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内容与问题,或条分缕析,或由表及里,或由果溯因,然后给出对策与建议,才能写出具体透彻、有现实意义的作文来。

3.明确文体。

虽然文体不限,但是一旦选定了文体,就要符合这种文体的特点,做到文体特征明显。本文适宜写作议论文。

参考立意:科学精神,永放光芒;崇尚科学,开拓创新;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具有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维,筑起精神大厦等。

【习作展示】

扬科学之精神,耀吾辈之中华

◎丁之恋

从“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到“为国深潜,无怨无悔”的黄旭华,到“一段青蒿情,一颗报国心”的屠呦呦,再到“二十二年逐梦‘天眼’,只为仰望星空”的南仁东……他们身上都蕴含着巨大能量与精神: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精神。

泱泱华夏五千年,面对无边天际、浩瀚银河,中国人民寄遐想于天,挥汗水于地,创造了无数神话传奇。古有万户造火箭飞天,今有神舟腾飞、航母下水。这巨大飞跃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工作者呕心沥血、孜孜以求。而这些让中国闪耀于世界东方的壮举,也让我意识到:科学精神是中国之时代精神,只有弘扬科学精神,才能耀吾辈之中华。

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发扬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所言:“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能在未知的领域闯荡出一番新天地,意义非凡。“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28载,在中国氢弹零基础的情况下,率领团队研制出了属于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于敏“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科学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弘扬科学精神,离不开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作为神舟十三号航天组中的唯一一位女航天员,王亚平须克服更多困难。然而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她止步不前,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正是这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让王亚平成功登上太空。由她开讲的“天空课堂”更是让科学精神走进中国少年心中,引导青少年们逐梦太空。

弘扬科学精神,需要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发言中,将荣誉归功于整个团队。她认为,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如果没有合作,就无法从2000多张有关抗疟候选药的卡片、380余种中药提取物中发现研究对象。合作是成功之本,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部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青年的奋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浇灌。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让我们培养科学精神,跟随“神舟”与“天宫”上九天揽月,追逐“蛟龙”与“奋斗者”下五洋捉鳖。扬科学之精神,耀吾辈之中华。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开头列举文题中的事例,并总括科学精神的三个内涵,即“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作文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分论点,对这三个内涵进行论证,条理清晰。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观点的表达,表明坚定的信念。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论证有力,语言通畅而富有气势,显示出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

崇尚科学精神,共建复兴伟业

◎陈雨欣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当今中国,“蛟龙”下海、“嫦娥”飞天……一个个科技成就震惊世界。这些成就的背后,都有闪闪发光的精神在支持,那就是科学精神。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精神呢?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具备的是理性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科学探索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其次,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执行过两次航天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刚开始训练时,生活是艰苦的,在长春飞行学院的一年零八个月,除了学习大学课程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的训练。但为了练就过硬的飞行本领,这些苦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吃苦耐劳是坚持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我们还需要具有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陶行知如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反作用。中学阶段,在上第一节实验课时,老师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基本的道理,在做实验的时候,无论你得到的实验数据多么的不符合常理,你都不能篡改数据。对某一事物充满怀疑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用浪漫主义思想去描摹它的形状,而是用理性科学行动去探索它的真相。

我们更需要具备的是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永远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科学精神的精华。科学精神就是不断地探索,向没有开辟的领域進军,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除此之外,创新作为科学精神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保持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大踏步前进、引领时代的重要保障。

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科学精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对学习要保有理性的、科学的认识,不盲从,敢于质疑。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知识,把那些默默奉献、不断探索的科学工作者当作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进,要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勇做时代浪头的弄潮儿。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围绕材料展开,紧扣“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怎样的科学精神”这一论题。作者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理性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航天员王亚平等人的事例,陶行知、华罗庚等人的名言进行论证和阐发,内容具体充实,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启迪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浙江台州市路桥学校】

猜你喜欢

文体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科学大爆炸
拿出精神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