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健康

2023-04-14郑晋琴

关键词:贺龙金牌体育

郑晋琴

【主题阐释】

蔡元培强调,“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毛泽东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歌德认为“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都是有着巨大益处的。体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与良好性格,培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抗挫折能力。

青年应当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于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更多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当我们感到疲乏时,也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来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

贺龙与体育的不解之缘

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对体育建设倾注了许多心血。在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就在军队中组织起了“战斗”篮球队,当时许多同志不理解贺龙的做法,认为打仗就已经很艰辛了,为什么还要组织篮球队呢?贺龙耐心地和同志们解释军队开展体育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有利于战士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打篮球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同志们的紧张气氛。

同时,贺龙极为重视通过体育对战士们进行思想教育,针对部分同志在体育比赛中过分重视炫耀个人技术而忽视团队配合的现象,他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并指出共产党的体育队伍应当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思想,讲求各个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赢得胜利;同时,贺龙还通过体育培养同志们形成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在贺龙的指导下,解放区的体育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组织了多场篮球、网球比等赛。“战斗”篮球队还曾经多次与国统区的球队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52年,政务院决定组建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贺龙兼任体委主任。当时有的同志不理解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贺龙耐心地对那些同志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导。他说:“我是自愿干体育工作的。我当体委主任,是周总理和小平同志点的将,是毛主席下的令。”他还曾说:“我们一定要扭转我国体育落后的局面……三大球(籃球、足球、排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在贺龙的努力之下,新中国各项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取得了重点突破;中国体育健儿通过刻苦训练、奋勇拼搏,上百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十多项世界冠军,有200多人被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解读

七十多年来,中国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站在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当中。回顾七十多年的沧桑巨变,贺龙可以说是新中国体育的奠基人。他重视体育建设,利用体育活动对战士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强调比赛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对于个人的带动……他始终鼓舞着运动员、教练员和所有体育工作者。可以说,今天中国体育健儿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与当年贺龙领导体育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

古今中外的体育教育

早在5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序”与“校”,这两所学校无一例外都以“体育”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虽然彼时的体育主要是与军事训练相关。例如“序”就是专门教射箭的场所,而“校”最初是养马的场所,后来则专门进行军事训练。在“六艺”中,“射”“御”这两项内容均被认为是较早的体育教育内容,这与彼时西周长期面临北方游牧民族骚扰的情况不无关系。在许多人的心中,孔子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儒雅之人,然而事实是,孔子是个“力能拓国门之关”、有着“孟贲之勇”的大力士。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更是开设了“武举”考试,为那些习武之人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北宋王安石在其开展的“熙宁兴学”运动中,还创设了“武学”等一些专门学校。

在近代,严复首先提出了“德”“智”“体”三育论,认为体育是“鼓民力”以强健国民体魄的重要手段。在近代教育家晏阳初的眼里,体育与卫生教育是解决农村中群众体弱多病的重要手段。毛泽东也曾指出,教育应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在抗日根据地开设的“游击小学”与在沦陷区开设的“两面小学”中,也开设有专门的体育课。

在古希腊,体育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雅典人将体育视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的主要手段,雅典男性在13岁时均要进入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其中的教育内容包括赛跑、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等等;而斯巴达则开设了“艾弗比”对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在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七艺”(骑马、游泳、标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中,也以体育为主要教育内容。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主张将体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在世界上也是首例;卢梭则强调对于幼儿的教育应当以“养护身体”为主。

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和健康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假设体育强国”,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

◆解读

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均将体育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体育的意义在于强健体格、塑造人格,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健康之基。因此,运动不是一时之需,而应成为一门终身必修课。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青年体育工作刻不容缓。湖南省长沙市外国语学校500多名学生跳街舞课间操的视频一度火爆全网,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有60多个体育社团供学生选择,浙江大学开设武术、太极拳、龙舟、皮划艇甚至是舞龙、舞狮等体育课项目,“走红”网络……各地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保持身体健康,还在他们心中播撒了体育的种子。

中国人的奥运梦:从刘长春到许海峰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出现了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面孔。他就是中国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由于舟车劳顿,刘长春最终没有获得奖牌。1983年,刘长春去世,终究未能看到中国人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了自选手枪慢射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在这之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时,中国又一次沸腾了。40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庆祝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奥运会上斩获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枚铜牌,共计100枚奖牌。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以39枚金牌,21枚银牌,15枚铜牌,共68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并成功实现了原有场馆的再次利用,同时也保证了冬奥会场馆“不浪费”地进行后续使用,贯彻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

中国体育队伍也以优异的成绩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诠释着奥运会的真谛: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开局屡屡受挫,但是运动员们却并没有气馁,最终在决赛中三比一击败塞尔维亚队,成功斩获冠军;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了决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后由于英国选手违规,补发铜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经历无数伤病的老将徐梦桃,坚持用最难动作向金牌冲刺,最终不负期望,为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解读

从刘长春到许海峰,从旁观者到获得第一块金牌,再到金牌总数第一,中国人对于奥运会从“仰视”到“平视”,再到被世界“注视”。可以说,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奥运历史是党的辉煌历程在体育战线上的一个缩影、一个真实写照。中国运动员积极参与奥运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反映的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展现了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

中国人的奥运梦仍将继续。而且我们相信,未来的人类世界,因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一定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贺龙金牌体育
迟来的金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