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担当

2023-04-14王学华

关键词:乘组飞天神舟

王学华

【主题阐释】

肩负使命,勇于担当,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情,一种责任,是个人与民族、国家休戚与共的格局与气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在“责任担当”中对中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自尊自律、诚信友善,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具有国家意识,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等。

青年唯有胸怀“国之大者”,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在青春赛道上奋勇争先、练就过硬本领,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才能跑出青春风采、展现使命担当,书写不负自我、不负时代的最美答卷。

神舟十五号乘组:时刻准备为使命而战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1月30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于“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这是一场圆梦之旅。阔别太空17年的费俊龙,再度以指令长身份披甲出征;邓清明执着坚守近25年、张陆日夜备战12年,首次挥师苍穹。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他们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奔向“天宫”,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并在太空共同见证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回答记者提问时,费俊龙充满自信:“在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更远的中国人探索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我们准备好了。”邓清明深情地说:“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决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时刻准备为梦想而战、为使命而战、为祖国而战,这是神舟十五号乘组的“满格状态”,也是英雄航天员群体不辱使命、筑梦太空的真实写照。航天员们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时刻准备为使命而战,坚决服从任务需要。

◆解读

烈焰喷涌,神舟飞船再赴太空;星空浩瀚,飞天勇士叩问苍穹。17年来,费俊龙始终保持随时备战的状态,终于再上太空;邓清明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却从来没有放弃,始终坚持高强度训练,守得云开见月明,二十五载终圆梦……不同的传奇经历,一样的飞天梦想,他们一同踏上了追梦的“星辰大海”。我们的人生或许同样如此,不会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但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正如易卜生所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张连印: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职务”

张连印,山西左云人,1945年1月出生。他1964年入伍,在党的培养下,经过部队的淬炼,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放牛娃,成长为军队高级干部。在4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铁心跟党走,一心谋打赢,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退休后,张连印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荒山、铁锹,风沙、日晒……塞北左云,雁门关下。年复一年,“老兵”用生命的年轮,把荒滩变为绿野,建起了一道造福百姓的“绿色长城”。

张连印带领团队义务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荒滩变林海”的奇迹。不仅如此,他还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集体,建设党性教育基地,面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党史教育,身体力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宣讲党的光辉历史,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他被誉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时代楷模”。

对张连印来说,党员身份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党员这一身份,一直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说:“我是退休了,没职务了,可我的党员身份还在,这是我一辈子的职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一辈子的义务。”朴素的话语,彰显了一名革命军人无私奉献、拼搏奋斗的高尚品格,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党为民、忠诚担当的无悔人生。

◆解读

入党57年、从军40载,本可以在繁华都市过上安逸的退休生活,张连印却选择到贫穷落后的乡村当起了农民;本可以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他却带领乡亲开辟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的“第二战场”……从保家卫国到植树造林,张连印在不同的战场,践行着同一个初心,守护着同一个家园。

脱掉的是军装,没有卸下的是使命,张连印以军人的血性和意志,征服了风沙,绿化了荒山,也感染了更多人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在张连印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和国军人的坚守,更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蔡晓东:缉毒战场上,他从不退缩

2021年11月26日,西双版纳的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获悉:有毒贩携带大量毒品入境,藏匿在边境一线。几天后,经过前期摸排侦查,专案组决定收网。当3名嫌疑人携带一个绿色背包进入设伏圈,“行动!”话音未落,蔡晓东率先冲出,并大声喊道,“警察,别动!”嫌疑人轉身掏出枪,指向追上来的蔡晓东。枪声响彻山谷,虽然蔡晓东身着防弹衣,但还是被子弹打中了没能护住的肩、腿等部位。他强忍剧痛,英勇还击,在追出10余米后,因伤势过重,倒在地上。同事们对蔡晓东大腿中弹部位进行紧急包扎时,才发现他的右侧胸骨和左腋下还有两处中弹。大家没有听到他痛苦的呻吟,只听到他的询问:“还有兄弟受伤没?”“人抓到了没……”12月4日,蔡晓东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8岁。他用生命将毒品挡在了国境线外。

破大案、抓毒枭、铲毒源……13年边境缉毒生涯,蔡晓东先后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侦办毒品案件247起,缴获各类毒品1609.56千克。多少次冲锋陷阵,多少次舍生忘死,多少次命悬一线,蔡晓东从没有在缉毒的生死第一线退缩过。选择了缉毒,就是选择了奉献。一有案情,不论白天黑夜都要出警,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有时一查案子就是十几天,根本无暇照顾家人。

2022年,蔡晓东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为了百姓的平安,生死较量从未停歇。建队70余年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先后有180余人牺牲在一线。他们的姓名和功绩,筑起了一座座信仰的丰碑。

◆解读

铁肩担使命,热血铸忠诚。多少次冲锋陷阵,多少次舍生忘死,多少次命悬一线,蔡晓东从没有在生死缉毒的第一线退缩过。赤诚初心、铮铮誓言,他用热血甚至生命来践行。这种担当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敬佩。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无数像蔡晓东一样的英雄用牺牲奉献换来了万家灯火,换来了国泰民安。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竭诚报国,我们的国防更加稳固有力,生活更加安定有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欣欣向荣。他们的奉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乘组飞天神舟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飞天之梦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中国航天员乘组抵达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