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智慧书写新的太空传奇

2023-04-14余建斌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空间站

余建斌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北斗实现全球组网、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到全面建成空间站、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我国多个长周期重大航天计划抵达收获季。一路走来,融合了梦想和实干、凝结了奋起和荣耀、积聚着创新和坚守的中国航天事业,引领着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中国航天事业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更远更深处不断进发。

锚定未来,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的中国航天,有了更为充足的实力储备。“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太空,中国足迹不断在星际拓展;“慧眼”成功观测黑洞爆发,“悟空”获取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中国发现不断加深着对时空的认知。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组成的“一体两翼”全面发展,确保中国航天继续创造新成就、实现新跨越。

面向未来,发轫于好奇心的科学探索,始终是太空征途中的行进坐标。为了探究地外天体,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存的太阳系,有了“探月”“探火”“探日”三部深空探测“大片”;为了“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引力波,有了“天琴”“太极”为代表的探测新手段;同样,2023年将和中国空间站共飞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成为科学家更好观测宇宙的“千里眼”。

展望未来,作为科学前哨的太空探险,依旧是万众瞩目的勇敢者壮举。航天科技的创新突破,提升了探索外层空间的能力,扩展了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无论是人类重返月球还是首次踏足火星,都依赖于未来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飞船的升级换代;打造长期在地球轨道飞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要在离地400公里的太空扎扎实实将空间站“积木”全部搭起来。未来,“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在月球极区的深入探测,将为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打下基础。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以及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又将掀起一个又一个航天活动新高潮。

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追梦路上,中国航天将努力成为国家安全的维护者、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外空科学治理的倡导者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开拓者,以中国智慧不断书写新的太空传奇。

(選自《人民日报》2022年2月24日,有删改)

◆解读

这篇时评主要论述了中国航天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未来目标,一次次飞天逐梦,一次次探索苍穹,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坚实步伐,书写下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

这篇时评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行文,从“锚定未来,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的中国航天,有了更为充足的实力储备”“面向未来,发轫于好奇心的科学探索,始终是太空征途中的行进坐标”“展望未来,作为科学前哨的太空探险,依旧是万众瞩目的勇敢者壮举”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结尾重申论点,回扣标题,强调了中国航天将“以中国智慧不断书写新的太空传奇”的观点。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空间站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空间站日记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