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学习 自主学习

2023-04-11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学法课文语文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拼音、识字、组词、造句等。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快乐教学法”来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快乐教育的思想理念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积极引入快乐教育的思想,为学生构建快乐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想象力,促使其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关于如何将“快乐教学法”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端正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与核心,在课堂上学生的目光会追随教师,所以,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语言表达要得体,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凝练的语句对课程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古典文学知识。语文学科的学习具体可以关联很多内容,如古风古韵、风俗人情、文化遗产、历史演变等,这些丰富的文学知识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这些内容穿插其中,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以丰富和开阔自身的眼界。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西安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

二、设计游戏活动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在应用“快乐教学法”时需要保证其目的性和启发性的落实,这一方法并不意味着不干预学生的行为活动,而是在基于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复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启发和拓展学生的认知意识。比如,在讲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明显缺乏兴趣,无精打采,就可以采用游戏活动或是比赛等方式来调节课堂氛围,将小游戏融入教学过程中,由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游戏时,可以两名学生分为一组开展“成语接龙”的游戏比赛,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进行,输的学生上台表演节目。由此,在丰富成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紧密交流,有利于加强班级学生的互动学习。课堂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堂主题内容进行设置,明确以语文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游戏目标,使游戏可以更好地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引导学生快乐朗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理解课文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快乐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将快乐教育贯穿于课堂讲解中,引导学生多阅读,充满兴趣地阅读。

首先,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进行朗读,熟悉文本、生字词和语句段落,感受文章描述的情境氛围。以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时间顺序品味四季变化中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小兴安岭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去观察真实的白桦树、积雪、紫貂、松鼠、森林等景物,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正确运用精读、范读、默读、对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达到以读析文、以读品文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合理融入阅读情感,或深沉,或激昂,或委婉,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呼风唤雨的世纪》等。对于文中描述精妙、气势恢宏的语句或段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对于文中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

四、创设情境,加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为了提高“快乐教学法”的应用效率,教师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进行素材的挖掘,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写下“脚”这个字,要求学生联想生活中见过哪些有脚的动物?他们的脚都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继续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植物的脚呢?”很多学生都会仔细思考和回忆,并且给予否定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一种植物叫做爬山虎,趁机引导学生在文中探究爬山虎的脚的作用。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学习与思考中,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高效。

五、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元素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仔细地通读教材文本,根据教材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合理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快乐元素之一。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小蝌蚪的成长轨迹图,并在教学开始前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可以猜一猜,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在这样的思考和交流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构建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六、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后任务

学习并不一定要局限于课堂和课本中,学生在放学后同样也可以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快乐教学法”合理应用于课后的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讲解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小区附近的公园里观察植物,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去观察文章中提到的植物,如蒲公英、豌豆等,根据课文所学知识,了解植物是如何进行种子传播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将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生活见识,积累生活经验。在观察后,学生可以将心得在本子上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活跃课堂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构建“快乐教学法”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抓住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不断探讨“快乐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快乐发展的学习平台。

王莲(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乡靖坪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法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