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2023-04-10王政江朱金红王德霞杨麦青

医学信息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标志物意义

王政江,朱金红,王德霞,杨麦青

(1.诸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 诸城 262200;2.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 潍坊 261041;3.诸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诸城 262200)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1,2]。消化道肿瘤包括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道癌,在我国男性中,为继肺癌之后的前5 大癌症类型之一[1]。早期消化道肿瘤无特异性表现,且缺乏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判断的有效标准[3,4]。及早对消化道肿瘤进行筛查,寻找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标志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胸苷激酶1(serum thymidine kinase,TK1)属于催化胸腺嘧啶核苷转化为单磷酸胸腺嘧啶的重要酶,其含量和肿瘤DNA 的合成呈正相关性。据报道,健康成人血清及组织中TK1 水平极低,而在胃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中,TK1水平随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而升高,超出正常人群水平的2~100 倍。因此,TKl 水平升高和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关系密切。TK1 表达异常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血清学TK1 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动态观察体内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5-8]。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与胃癌的分期和转移、复发等恶性行为相关[9,10]。本研究检测了238 例消化道病变患者血清中TK1 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以探究TK1 能否作为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的标志物以及其与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并探讨TK1 对于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敏感性及TK1 与CEA 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12 月在诸城市人民医院行消化道手术的238 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将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77 例设为早期组,消化道中晚期肿瘤患者85 例设为中晚期组,另选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76 例设为对照组。中晚期组男43例,女42 例;年龄35~82 岁,平均年龄(56.31±5.82)岁;癌症类型:胃癌40 例,肠癌36 例,食管癌9 例。早期组男39 例,女38 例;年龄33~78 岁,平均年龄(54.72±4.65)岁;癌症类型:胃癌56 例,肠癌15 例,食管癌6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6 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5.24±5.17)岁;疾病类型:炎性病变55 例,息肉21 例。3 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诸城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中晚期肿瘤组、早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经内窥镜确诊;②无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等其它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③均为首次确诊并未经手术及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月经期女性;②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及实验中途可能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进行TK1 检测前1 d 20∶00 后禁止饮食及饮水,并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3 ml,经过3600 r/min 离心10 min,所有样品均在当天完成检验。使用深圳华瑞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TK1 诊断试剂盒进行TK1 检测,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使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TK1。肿瘤患者由普外科医生评估后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早期组患者于内镜下清楚评估病灶,对照组患者密切随诊,辅助治疗,无临床症状,不予手术治疗。CEA 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应用ADVIACentaurCP 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当TK1>2 μmol/L,CEA>15 IU/ml判断为阳性结果。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中晚期肿瘤组、早期组、对照组术前TK1 值,中晚期组和早期组术后TK1 值,分析TK1 对于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敏感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TK1、CEA 表达水平比较 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分析显示,中晚期组术前TK1 水平为(2.43±2.01)pmol/L,早期组为(2.03±1.69)pmol/L,均高于良性组的(1.13±0.7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事后分析表明,中晚期组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

2.2 肿瘤组患者TK1 与肿瘤分型的关系 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TK1 的表达与肿瘤的类型(胃癌、肠癌、食管癌)无关(=0.463,=0.643)。

2.3 中晚期组与早期组术后TK1 水平与病情严重性分析 中晚期组术后TK1 水平为(2.89±1.97)pmol/L,高于早期组的(2.06±1.6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3,=0.041)。

2.4 TK1 与CEA 的相关性及TK1 的诊断价值分析TK1 与CEA 呈正相关(=0.312,=0.028);以血清TK1 水平升高来诊断消化道肿瘤,绘制ROC 曲线结果显示,AUC=0.746,=0.002,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0.85、0.84,对于消化道肿瘤具有诊断意义,见图1。

图1 血清TK1 水平的ROC 曲线

3 讨论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饮食不规律、大量饮酒、吸烟、高盐、高脂饮食、腌制食物均可能是诱发消化道肿瘤的原因[11,12]。内窥镜检查的局限性和不普遍性使得人们无法在早期对肿瘤进行检查和治疗[4],导致肿瘤细胞出现过度增殖。因此,新的治疗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中免疫治疗在胃肠道肿瘤治疗方面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胃肠道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13]。肿瘤与其微环境之间的持续串扰是肿瘤生存和最终患者死亡的关键。

TK1 是一种DNA 挽救途径酶,定位于染色体17q23.2~q25,参与了胸腺嘧啶的再生,用于DNA合成和DNA 损伤。有研究表明,TK1 可以影响TME,进而促进了肿瘤的进展。TME 是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复杂环境,其中许多因素可以促进恶性进程。而且TME 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募集、血管生成等[14-16]。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TME 的主要生化成分之一,它能促进肿瘤的进展或抑制肿瘤的发生[17]。TK1 通过从ATP 转移磷酸盐将dThd 转化为dTMP,用于DNA 合成和转录。TK1 对于DNA 损伤后的细胞修复至关重要[18,19]。TK1 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标志物,在非增殖细胞中不存在[9,10]。癌症患者体内处于S 期、G2期的细胞比例高,导致机体细胞内出现大量TK1 释放入血,因此在健康人中TK1 水平很低或无法检测到,当发生恶性肿瘤时,血清中TKI 的水平迅速升高至远来的百倍至千倍,由此血清TK1 被用作肿瘤的生物标志物[20-23]。TK1 可通过血清进行检测,与传统内窥镜检测比较,具有患者依从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对于肿瘤的及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19]。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中晚期组与早期组患者TK1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分析表明,晚期组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K1 水平可辅助临床进行早期恶行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和分期。术后中晚期组TK1 水平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消化道恶行肿瘤中,病情严重程度与TK1 水平可能有关,且临床分期越晚,TK1 水平越高,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血清TK1 用于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敏感性较高,并且TK1 的高表达与CEA 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TK1 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预后等方面有更高的价值和前景。

综上所述,TK1 作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尽早地发现消化道肿瘤,提高鉴别癌前病变和评估肿瘤进展,从而实现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猜你喜欢

消化道标志物意义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猪的消化道营养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