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举办奉化区:以节为媒激发文旅新活力

2023-04-06景士杰责任编辑杨芝

宁波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名山弥勒文化节

文/景士杰 责任编辑/杨芝

(上图)2022年12月21日,2022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暨“梦应雪窦山”禅乐音乐会在雪窦山新地标建筑——弥勒圣坛举行,图为傍晚时分的弥勒圣坛。

“整场开幕式大气磅礴、恢宏震撼。作为一名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的‘资深’观众,能够从丰富的节目中体会到和睦和乐、和平和谐、宽容乐观的弥勒文化精神内涵,我的心情特别激动!”2022年12月21日,2022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暨“梦应雪窦山”禅乐音乐会在雪窦山新地标建筑——弥勒圣坛举行,来自宁波的张先生这样说道。本届文化节以“慈行天下、和乐人间”为主题,分“弥勒境·走近圣坛”“禅生活·静心之旅”和“合乐众·欢喜人间”三大块,设置音乐会、文化展、书画展、巡禅体验、美学品鉴等12项活动。

自2008年奉化区举办首届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以来,十五年间,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的影响力超出学术和宗教范畴,既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也让“东方的微笑”这一弥勒文化独有的符号享誉海内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播海外,“布袋和尚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化区被命名为“中国弥勒文化之乡”,雪窦山被授牌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节为媒,相约名山,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持续推介弥勒文化,提升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影响力,不断擦亮奉化区城市名片。

2020年11月11日,2020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在雪窦寺龙华广场开幕,600余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参加。

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强引擎

浙江省古来有“东南佛国”之称,宁波市佛教文化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和睦和乐、和平和谐、宽容乐观……弥勒文化所蕴含的优秀精神资源拥有强大的国际适应性、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近年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游客前来雪窦寺祈福。每年除夕夜,去雪窦寺敲钟成了奉化区本地最热闹、最有年味的事情之一。宁波橙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邢锡恩说:“如今,不少游客报团时会直接点名雪窦山。”

“雪窦山给我带来的震撼真是太大了,这里景点众多,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各个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尤其是徐凫岩的美景,我们特地规划了路线,用穿越机(无人机的一种)拍摄,尽可能展现它的特色。”来自杭州的摄影师韩丹说。据统计,2019—202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8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76.8亿元。文旅融合正成为旅游发展的强力引擎。“持续多年的弥勒文化节活动,除了为雪窦山立名,更打响了文化品牌,为溪口乃至奉化的文旅产业注入持久动力。”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执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称,“在全域一盘棋的当下,奉化区以节为媒、文旅融合、放眼全域,构筑‘大名山’格局,打造融合全区山水的特色节庆旅游线路,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据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奉化区紧紧围绕“美丽大花园”“海岛公园”“诗路文化带”等部署要求,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目前,全区共有172个村庄创成A级景区村庄,获评“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示范工程县,创建省4A级景区城,并借助名山风景线、青创大走廊等“精特亮”工程,优化沿线旅游资源,带动城乡品质提升。经过多年培育,奉化区已发展到把文化品牌建设向旅游、商业价值转化的时期。2022年国庆期间,应梦里景区等系列新景点大放异彩,成为宁波市旅游的新沸点。

(左图)2022年12月21日,在“梦应雪窦山”禅乐音乐会现场,力量之声三人组演唱《爱满天下》,把观众带入禅乐的另一重境界。

深挖内涵助力名山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3年开始,我们在各部门的支持下,着手谋划新一轮名山建设,努力把雪窦山打造成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道。2014年初,宁波市成立打造佛教名山建设协调小组,提出佛教名山建设目标,并协调有关部门从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奉化区同期成立领导小组,谋划弥勒文化园项目。其中,文化园空间布局为“一核一带两组团”,“一核”为中雪窦核,“一带”为朝觐带,“两组团”为上雪窦组团和下雪窦组团。

“围绕弥勒信仰与弥勒文化这一核心,把雪窦山建设成为弥勒信仰弘法中心、弥勒信仰朝觐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中心,确立雪窦山的弥勒根本道场地位。”奉化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015年起,弥勒文化园核心项目陆续开工建设。2017年,浙江佛学院投用,上雪窦组团核心寺院永平寺、下雪窦组团核心寺院资福寺建成投用,入山亭、茗山坑、玄坛殿等朝觐古道设施修缮完成。2022年年底,弥勒文化园标志性建筑——弥勒圣坛工程完工交付。弥勒圣坛是弥勒文化园下雪窦组团的核心与标志性建筑,与北侧的浙江佛学院相融合,是弥勒文化传播及实践的综合性设施。

为深入挖掘名山内涵,这些年,名山建设软件工程持续推进。奉化区成立宁波雪窦山弥勒文化研究院,编印出版《弥勒文化与人间佛教》《弥勒文化的社会价值》等多部文集,先后组织了四届中国弥勒文化暨太虚大师思想学术研讨会、四届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两届弥勒文化高峰论坛“五人论道”学术活动,弥勒文化研究基地等5个基地相继落户,弥勒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在做好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奉化区还不断加强对弥勒文化的宣传推介。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开幕式、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等国家级活动先后在奉化区举办。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根本道场形象广告登上央视一套,浙江首个城市超级IP“神奇布袋小子”发布,两部弥勒题材动画片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如今,雪窦山作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的影响力正持续扩大。

频繁“出海”深化弥勒文化国际交流

作为宁波市地域文化的代表,千百年来,布袋弥勒的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近年来,奉化区立足弥勒文化的独特内涵,不断深化弥勒文化的国际交流。“手执布袋行自在,微笑示人传天下”,和善和融的弥勒文化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精神资源,传扬四海,无远弗届。

唯有文化,最能致远。十多年来,雪窦山不断阐扬弥勒文化中的和谐和乐精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话交流,已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弥勒文化互访交流,让“东方的微笑”这一弥勒文化独有的文化符号享誉海内外。2022年是奉化区第十五次举办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作为对外文化输出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弥勒文化节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促进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理解、欣赏和借鉴。在历届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举办期间,亚太中文电视台、法国青年网、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新闻网等几十家境外媒体掀起宣传报道热潮,进一步强化了大肚弥勒的和乐形象和标识在海外的传播。

近年来,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万余家中餐馆,不少人对滚动播出的弥勒文化宣传片津津乐道,规模盛大的“文化盛宴”架起了弥勒文化沟通世界的视觉文化桥梁。先贤不远万里,西行东渡,互相交流,中韩日三国山水相连,共同锻造了一条熠熠生辉的佛教“黄金纽带”,如今,这条纽带依旧联结着中韩日三国,为三国人民交流交往注入新活力,凝聚和谐相处、和平友好的正能量。

此外,在“弥勒文化南极慈行”活动中,弥勒的文化符号备受沿途国家民众的欢迎,一尊弥勒瓷佛像和部分佛教题材作品经由阿根廷被送往南极大陆,开创了中国佛教文化登陆南极的先例;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曾参访雪窦寺,并与中方互赠佛像,深化中柬友谊,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中华弥勒东南亚之行系列活动也曾在柬埔寨举行;2019雪窦山海外弥勒文化节于意大利普拉托市举办,通过演出、讲座、展览等系列活动,弥勒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2022年6月起,奉化区发起“东方的微笑·我和弥勒文化”华人华侨、港澳台胞视频征集活动。众多华人华侨、港澳台胞以自己的视角讲述弥勒文化承载的家国情怀,展现弥勒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影响。同年11月,《中国日报》整版刊登雪窦山和弥勒文化相关内容,并向全球读者发出邀请,来雪窦山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节庆活动贵在坚持和创新,我们要持续打响中国佛教五大名山这个品牌,持续深化‘东方的微笑’文化符号,从一座山到一座城,塑造‘微笑奉化’城市形象。同时,节庆活动要以效益为导向,深度融合旅游、文创等产业,共推全域旅游发展,谋求共同富裕。”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执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称。十五年来,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始终围绕“慈行天下、和乐人间”这一主题,常办常新、精彩接力。

猜你喜欢

名山弥勒文化节
闫梦萦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邮票上的世界名山
云南省弥勒市投入1200万元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