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人口与产业结构耦合度评价与转型升级研究

2023-04-06韩婷婷

绿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滨州市变动

郭 宁,韩婷婷,李 新

(1.滨州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山东省北镇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0)

1 引言

人口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在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方面,马鹏[2]、蒋满元[3]、Michaels[4]、Yoshima Araki[5]等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影响,能有效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周海生[6]、朱江丽[7]、赵建吉[8]发现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变动关系,全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总体较好,但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二者协调程度相对偏低,中部地区尤为明显,以低水平耦合类型为主,并表现出集聚分布的空间特征[6~8]。李晓阳[9]、孔紫琦[10]认为长江三角洲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明显,人口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人口集聚具有明显的“倒U”型促进关系,带动区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梁树广[11]、范洪敏[12]认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层次与其所人口规模、质量及结构状况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结构会带来明显的回馈效应。根据31省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度的计算数据,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为磨合型和拮抗型,且呈现梯度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李春生[13]、孔晓妮[14]、周敏[15]从全国、省域等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认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相关程度较高,城镇化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显著升级,也同时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

在研究滨州市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厘清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探讨滨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结构变动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欠发达城市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地处两区两圈的双重叠加地带,是华北通往华东、华南的重要交通要道。滨州市总面积9617 km2,2021年总人口392.9万人,人均GDP 73107元,在山东省处于中下游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之一。

2 滨州市人口结构分析

2.1 人口总体现状

2000年以来,滨州市人口数量呈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居民总户数从2000年的104.76万户增长到2020年的138.63万户,20年间增长了33.87万户,年均增长率为1.41%;总人口从2000年的361.09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397.54万人,20年间增长了36.4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8%,见图1。近20年间,滨州市年均增长1.82万人,增长最多的为2014年,达5.01万人,增长最少的为2020年,为-0.43万人。除2010、2012、2013、2020年人口增长少于1万人外,其余均在1万人以上,其中7个年份人口增长超过2万人。可见,滨州市人口增长总体比较平稳,但具有较明显的波动性特征。

图1 2000~2020年滨州市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从与山东省的对比来看,滨州市总人口占山东省总人口的比重整体上比较稳定,基本上在4%左右,但阶段性特征较明显。2000~2007年为稳定阶段,滨州市总人口占山东省人口比重超过4%,变动幅度较小;2008年以来为持续下降阶段,滨州市总人口占山东省人口比重从3.99%下降到3.91%,变动幅度远高于第一个阶段。近13年来,滨州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在山东省中的地位在下降(表1)。

表1 2000~2020年滨州市与山东省人口数量比重

2.2 人口产业结构

人口产业结构是反映人口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大的职业分类看,一般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数据显示,滨州市农业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310.96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204.03万人,除2001、2007、2009、2018、2019年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2005、2010、2015年减少规模最大,分别为23、15、33万人;与农业人口变动特征相反,非农业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50.13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193.52万人,除2019年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05、2010、2015年上升规模最大。2018年,滨州市非农业人口比重最高,达50.46%,之后开始下降(图2)。

3 滨州市产业结构

3.1 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2000年以来,滨州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2000~2005年属于快速增长阶段,GDP和人均GDP年均递增值分别为56.69亿元、1491.2元,递增率为15.5%、14.7%;2006~2015年为高增长阶段,年均递增值为161.85亿元、4102.5元,递增率为14.06%、13.26%;2016年以来为内涵提升阶段,年均递增值为66.82亿元、1576元,递增率为3.5%、3.0%(图3)。

图2 滨州市农业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

图3 滨州市经济增长变动

3.2 产业结构变迁特征

滨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逐渐优化,从2000年的22.42∶48.42∶29.16调整为2020年的9.69∶40.73∶49.58。第一产业比重减少了12.73%,下降幅度较大,第二产业的比重先增长再减少,总体减少了7.6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明显上升,从29.16%增长到49.58%,增长了20.42%,增长幅度最大、最明显。产业结构已经从2000年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调整到以服务业为主的“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滨州市产业结构层次在提升,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一般变化特征。但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依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与发达城市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仍有待提升。

图4 滨州市三次产业及比重变动

4 滨州市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是一种简单而传统的数理统计学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1)

r越接近1,表示x与y两个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就越强;反之越弱。

4.1.2 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对称状况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说明就业结构的滞后性。计算公式为:

Z=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2)

若Z=0,说明产业、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产业、就业结构转移协调;Z值越大,说明就业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结构转移越不同步、不协调。

4.2 结果分析

4.2.1 相关系数

为了全面分析各产业人口与产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农业人口规模、非农业人口规模、农业产值、非农产值、人均GDP及相应比重作为指标,分别测量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以此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及方向。根据计算,无论是农业人口与农业产值、人均GDP还是非农人口与非农产值、人均GDP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9、-0.9840、0.9872、0.988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产业人口、产值比重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滨州市近20年来,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劳动力数量的变动与产值规模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4.2.2 结构偏离度分析

2000~2020年,农业、非农业产业结构总偏离度明显减少,由2000年的6.33下降到2020年的2.67。说明2000年以来,滨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趋势变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匹配渐趋合理。从农业、非农业结构来看,农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其绝对值呈阶段性上升趋势。2000~2009年结构偏离度绝对值在扩大,从0.74扩大到0.84,变化幅度较大;2010年以后,总体变化不大,稳定在0.81~0.83之间。可见,第一产业结构性偏差在扩大,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非农产业保持着很高的正偏离,且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59下降到2020年的1.86,但波动性变化明显。2000~2009年为快速下降阶段,结构偏离度从5.59下降到3.17;2010~2017年为缓慢下降阶段,结构偏离度下降速度在减缓,从2.78下降到1.79;2018年以来相对平稳阶段,从1.78上升到1.86。说明滨州市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渐趋合理化,协调性渐趋提高,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流入的潜力较大。可见,滨州市非农产业协调程度较高,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力流入的潜力最大。因此,采取一些措施,促进非农产业的就业仍是政府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表2 滨州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动

5 人口与产业升级路径

5.1 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发展。根据相关研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化水平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16,17]。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优化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促进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优化产值结构,促进人口结构调整。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滨州第二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相对有限,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基于此必须推进第二产业的转型,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工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对人口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19]。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与教育相关的产业,文化产业等,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

探索发展银发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根据滨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滨州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老年人消费特点,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消费产品,发展老年产业,如老年护理、养老保健等,以此来应对社会老龄化趋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2 人口结构提升路径

(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人口文化素质。第一,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普及基础教育。坚持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中的入学率。加强对农村居民知识文化的普及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对于农村经济转型尤为重要。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将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20]。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符合市场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第三,加强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口素质要求更高。作为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结合点,高等教育起着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创造价值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控制引导人口迁移流向,提高迁移人口质量。使得人口流动与目的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公布劳动力供求状况、工作岗位等[21],实现就业信息共享,间接引导人口流向。同时,积极提供就业咨询、技术培训,提高迁入人口的综合素质,改善产业结构的偏离度。

(3)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产业结构偏离度,有利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首先应消除制度上的障碍,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22,23]。同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完善的非农业人员失业、医疗、养老等保险制度,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其次,提升滨州在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对农村劳动人口的吸纳能力。选择发展较好的县区及中心镇进行重点建设,促进第二三产业的高质量集聚。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滨州市变动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