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凭借多媒体锻炼学生形象思维

2023-04-05张宗敏广西凤山县江洲瑶族乡陇善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统计图苹果

◇张宗敏(广西:凤山县江洲瑶族乡陇善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三个核心素养,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三个核心素养对应着三种类型的思维能力。其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对应的正是形象思维,要求学生培养形象化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听觉、视觉、触觉、动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运用多媒体是非常合适的方式。多媒体通过图片、声音、视频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调动下培养起形象思维。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用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实践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引发学生形象思维的情境创设

多媒体技术能够让静态数学知识动态化,引导学生大胆、自主地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何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却没有较有效的方法。即便是进行情境创设,往往也只是提出比较直接简单的问题,很难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设置的情境也缺乏趣味,与生活实践联系不密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很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此外,教师在讲解一些原理公式定理时,也缺少更形象、更丰富的情境导入,常采用的都是将公式定理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背诵等方式来学会。学生只会对公式定理死记硬背,却无法理解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也不理解公式定理与所学知识的关系。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缺少自主探索的机会和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探索,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这种探索的机会,也缺乏相关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书和练习册是教师讲课的依据。教师在制作课件或PPT 时所运用的资料也是从书本或练习册中摘取而来,尽管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但实际上只是将传统的板书形式转换为多媒体呈现的形式,形式改变了,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学生依然是跟着教师的思维在学习,缺少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渐渐生出懒惰的思想,不会主动创新。

二、凭借多媒体锻炼学生形象思维

(一)创设更为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

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就要围绕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目标展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作为重要目标进行设置;在课程的导入环节,就要设置丰富的多元化、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与生活体验关系密切,其目的是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所以在设置情境时,也要设置更加生活化的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解题方法,同时在解答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课时,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过了如何看时间,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就涉及时间的运算。因此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题。如:“小明上午7:20 从家里出发,8:00 到学校,请问他用了多长时间?你上学又需要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吧。”这个问题通过第一问告诉学生计算方法,用第二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其结合自己的上学时间来计算,涉及学生自身,学生积极性更高。

2.创设趣味化学习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用游戏的方式创设趣味化学习情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数让学生上台来抽,抽到以后念出来,念错的学生上台表演小节目。学生担心念错,就会认真地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如果前面有学生错了,也会认真关注为什么错。通过游戏的方式一下子就让学生主动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这比教师硬性地教给学生如何去读更有效。

(二)凭借多媒体图片视频锻炼学生形象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需充分调动其听觉、视觉和触觉,通过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增强其多重记忆,而多媒体图片、视频、声音能够更好地实现调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视频、声音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

1.采用图片加视频的形式

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广泛地运用在解题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面对各种各样的题目,学生很容易产生混乱,多算一条边或少算一条边。比如对“一个长方形分成两半,每一半的周长各是多少?”的题目,如果学生单纯靠想象很难想象出来,这时就需借助画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将一个长方形划分成两个正方形,标注出各条边的长度,学生马上就能知道该如何求解。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就学会了运用图形结合的方式来解题,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同样如此。学生很容易混淆周长和面积的算法,运用多媒体将边长和面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帮助学生厘清公式概念,学习起来更轻松。

2.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公式和定理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公式定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推导过程逐步解释,让学生明白公式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加深对公式定理的印象。此外,在讲解一些多步骤的题目时,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解题。比如下面这道题目:“幼儿园买了5筐苹果,从5筐苹果中各取出一些苹果,剩下的苹果220 个,数量正好等于原先两筐苹果的数量。问幼儿园一共买了多少苹果?”这道题相对比较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面对这道题很多学生会读不懂,不知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第一步求解买了多少苹果,需要求出每一筐苹果的数量;而要知道每筐苹果的数量,根据已知条件剩下的苹果220 个等于原先两筐苹果的数量,说明每筐苹果的数量是110 个,一共买了5筐,就是110×5。通过思维导图倒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最后的问题推倒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如何求解,最终顺利解出该题。该题解答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三、强化数学课堂活动的互动

在数学课上要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课堂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PPT 时,将互动的内容进行预设。比如教师在制作PPT 时,讲完一个问题就设置一些互动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再比如讲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时,可在PPT 中设置互动问题,提问学生“你的家在学校的哪个位置?”让学生到讲台上通过画图的方式标注出家与学校的位置并标注方向。学生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标注,教师再通过PPT 展示学校周边的街道并将学生们的家在地图上进行标注,标注完之后接着提问:“你的家与其他同学家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 或微课,在上课时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每个小组讲完之后,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几个小组依次展示之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缺点。比如在讲解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节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关于年月日的PPT并制作活动日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作PPT,不仅能够吃透课文内容,而且通过各个小组轮番上台讲述,相当于又听了很多遍。听同学上台讲解,学生更加兴奋,听得也更认真,而且学生能够主动指出同学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讲课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知识掌握更扎实。

四、丰富数学作业形式

数学作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与传统作业不同的是,基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业,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做出题目,而是要通过画图片、填颜色等方式来画出数学。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符号、颜色、图形标注。这个过程是学生厘清解题思路的过程,也是建立形象思维的过程。比如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一课的作业就可以运用画数学的方式进行,学生要画出角并进行度量,通过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注说明如何进行角的度量。又比如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学生可以运用电脑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电脑上的多种统计图形式,将同一组数据用不同的统计图方式表示出来,比较各个统计图的优缺点,最后分析出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学生不仅可学会条形统计图,更能够清晰地认识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含义,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学生上交作业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对能够充分运用色彩、图形以及PPT 等形式制作的作业要加以赞赏,让学生能够以这样的作业为榜样,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的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也要制作更加多样化的多媒体教案,更加生动形象趣味地展现数学,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融入知识探索中,真正收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统计图苹果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会说话的苹果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