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04-05周学寨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山师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课科学

◇周学寨(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山师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科学课老师开始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课是以实验为主的实践类课程,老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当重视帮助学生相信科学,形成科学思维,并且能够主动运用科学知识探索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科学课老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效科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利用率低

小学科学课强调实践性,强调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实验室、仪器等硬件设备是保障小学科学课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的科学实验室明显配备不足,科学仪器陈旧亟待更新,各种仪器的摆放缺乏科学指导,相应的教学材料配备不足。而目前小学班级的学生普遍较多,科学仪器数量不足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科学实验室和数量充足的科学仪器,但由于科学老师对科学实验缺乏重视,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科学实验,导致科学课课件、实验设备仪器闲置,教学设备利用率极低,很多小学生不熟悉实验仪器,不懂得如何操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设备方面的陈旧或缺乏导致科学老师无法合理开展科学实验,而实验减少导致学校更加无法体现科学课的重要性,更不会配备充足的试验仪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小学科学课程近年来才从自然课发展而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老师和学校领导对科学课不够重视,科学课时严重不足,且时常被其他主要科目占用课时,导致科学课无法顺利开展。由于科学课的课时较少,科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整节课都用于讲解科学课重点知识内容,没有时间进行科学实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课后,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学习班,但是几乎没有家长会报与科学相关的课外班,更不会给他们购买科学类的书籍阅读,使学生很难形成科学思维。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中形成了“科学不重要”的认识,更加无法在本来就课时较少的科学课上全身心地投入,加上其他学科的巨大课业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在科学课上懒惰懈怠,把科学课当成放松的课程,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小学科学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学课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在教学科学课的同时还要担任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精力和时间被严重分散。而且小学科学老师普遍没有科学专业的学习背景,流动性较大,科学专业、理化专业和地理专业的老师数量少之又少,很多老师甚至没有接受过科学学科的教育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科学课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四)评价单一化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和老师的教学过程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促使科学课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顺利开展下个阶段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目前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元化,教学评价也应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以直观地获得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效果反馈,然而目前,从学生层面、家长层面、老师层面和学校层面都不够重视科学课的教学评价。老师给学生的学习评价往往是一味地赞美,缺乏客观的评价,通常用简单的十几个字就作为对学生整个科学课学习表现的总结,无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使得家长不能重视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反映了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操作是否规范等,评价过程十分敷衍,评价的范围也比较单一。一旦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就会让家长误认为学习科学的意义不大,进而对家校合作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如果无法通过评价提升自己,评价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而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更不客观:小学生出于对老师的畏惧不敢说出真实的想法,家长为了迎合老师,通常也只往好的方向去评价,使得老师无法获得客观的评价,因而难以根据评价改进教学。

二、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一)巧用教学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为小学生打开了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虽然科学世界是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但是目前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还无法充分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为了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科学课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置悬念,直观表达,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首先,科学课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级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科学小视频,让他们观看科学世界的动态内容,使其领略科学世界的风采,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其科学探究欲望。其次,科学课老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等知识。

比如,科学课老师在课堂上完成实验的演示之后,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同一种实验如果失败会导致哪些现象出现,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失败案例,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课的教学更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致科学课教学成效低下。为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科学课老师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在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自由成长的空间,从而提升其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进行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教学时,科学老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交流,问一问学生知不知道牛顿是谁。在得到学生的回答后,可以为学生讲述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一个苹果落在地上的情境,问学生:“如果你是牛顿,你会思考什么问题?”有的学生会说:“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而要落在地上呢?”老师应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并且请学生想一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呢?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顺势引入重力的概念。通过创设一个平等的、开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而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则可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满足,从而在遇到问题时会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

(三)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引领学生主动走进科学世界

目前小学科学教材的设置顺应了小学生好奇心的发展。为了激发小学生对科学世界的探索欲望,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科学课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积极探究科学奥秘。比如在进行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教学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来,在小组内进行玩具的交换、玩耍。在此过程中,明确小组探究任务,即观察玩具的特点、怎么玩更有趣、找到玩具的新玩法和在玩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在小组内讨论后进行总结发言。在小组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走进科学世界。

(四)重视科学实验,强化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活跃爱动和探究欲望强烈是小学生的主要特征,小学科学课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科学老师要想提升科学课的教学成效,就要根据小学生的主要特征,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操作方式。科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索的方式动手操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向学生详细地讲明实验所需的科学方法。二是诱发学生对实验的进行方式展开积极思考。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实验中,科学老师可以提出在小孔成像实验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光源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光源有哪些?小孔的影像表示什么?等等。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诱发小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对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三是科学老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操作,让他们从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中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科学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科学老师应当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结合目前教学现状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适宜的教学策略。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当巧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创设开放性的科学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引领小学生主动走进科学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教学意义,使小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性,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提升小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科学课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科学课教学反思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