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乡村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23-04-05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镇完小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探究

◇杨 毅(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镇完小)

随着经济社会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22年颁布的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新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和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小学科学课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关键性基础课程。通过教学科学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脑分析能力、合作与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农村学校长期以来普遍只教授语文数学科目,并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普遍存在将语文与数学等考试科目视为“主课”而将其他非考试科目或开卷考试的课程均看作“副课”的观念,不重视“副课”的发展。加之乡村学校基础条件不完善;乡村科学教师晋升机会少;社会及家长错误的观念及学习导向;对学生科学兴趣培养不够,科学课实行大班授课,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机会,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大打折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核方式单一;等等,严重影响了乡村学校科学课程的发展。笔者长期对部分乡村小学科学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或多或少存在着制约科学课程发展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不完善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虽然其中不乏科学的理论,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实践而单独存在。在国家推进普及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乡村学校科学课实验的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提升,但其基础条件仍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乡村小学相较城区学校资源普遍短缺。部分乡村小学实验室或科学教室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真正发挥价值,对学生仅仅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无法对其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与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大多数具备实验室的乡村小学实验设施(器材)都不完善,无法严格对照理论课程开展实验操作,限制了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乡村小学缺乏科学专业教师,科学课普遍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小学科学虽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也相对较为浅显,但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涉及生物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当部分内容需要拓展讲解或学生提出较为专业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并科学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三是乡村小学普遍为一师包全校,几乎都是1~6年级的科学课全由一位教师承担。跨年级教学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多,涉及的学生年龄段较宽,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掌握不够,难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四是乡村小学普遍存在一师兼多职的现象,他们既是科学理论教师又是实验指导教师,也是实验室管理员,还要兼顾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一些管理工作。多重复杂的工作安排让教师不得不将较多的精力用于处理管理工作,难以保证以充沛的精力和最佳的状态上好每一堂课。

乡村学校基础条件不完善、缺乏专业科学教师,导致无法完整有效地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或教学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无法实践操作。然而,科学课程讲求“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缺乏专业科学教师加上对其多重工作安排、学生缺少实验操作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二、教师晋升机会不均衡

教师晋升的主要渠道为职称评定,教师获得晋升机会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其所教课程能否得到较好的发展。部分乡村学校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均衡:工作量认定不一致;科学专业继续教育机会少;晋升机会不均衡。教师主要的晋升途径为评职称,而参加各类竞赛或公开课获得的奖项、表彰情况是评定职称的硬件依据。但是,一方面乡村学校相应的竞赛或公开课主要集中于语文数学等“主课”,与科学课有关的活动则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各级各类表彰或相关的评优评先中,往往是以教主课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以至于包括科学在内的副课教师难有获得相应表彰或评优评先的机会。凡此种种,致使科学专任教师晋升职称机会变少,限制了其个人发展,部分科学专任教师为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以及能顺利地晋升职称而改教“主课”,更造成科学专业教师流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科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课不受重视

部分乡村学校仍然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效的考核依据或重要考核指标,因而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语文数学等“主课”上。而科学课因为属于非纳入总分的科目,所以往往会出现其他科目教师挤占挪用科学课课堂时间的现象,在接近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期间占课辅导复习现象尤为突出。这导致科学课无法按照课程标准满课时开展教学,甚至存在有的班级科学课因被占用而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时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导致学生测试结果较差,影响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自我认可。大多数学生因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维,认为不考的科目或者不计入总分的科目不重要,因而不重视科学课,他们在课堂上的认识和整体表现为:反正科学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科学课就是用来休息娱乐的,因此课堂的学习状态及课堂纪律相对较差。笔者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课很有意义而且有学习成就感,但是由于不将考试成绩算入总分,导致他们无法对科学课给予较多重视。因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重心都是围绕“主课”的考试成绩进行,使科学课不被重视进而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家长及社会的“误导”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小学长期以来普遍只教授语文与数学两门课程,因而形成了固定思维,认为小学的教育工作普遍只是教教语文和数学,没有其他的课程。现在,有部分家长也坚持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主课”内容就可以了,包括科学在内的其他科目都不重要。笔者在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发现,家长普遍认为科学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其中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当初上学时根本没有科学课照样学业拔尖,所以自己的孩子只要学好语文与数学就可以了,科学课到初中再开始学习也没关系,却没有认识到科学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家长及社会普遍存在不正确的观念,就给学生也传递了错误的观念,导致他们对待科学课态度上不重视、学习上不用心,致使科学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影响乡村学校科学课程发展的因素之一。

五、大班授课影响教学效果

乡村学校本就普遍缺乏科学专业教师,即使是拥有专业科学教师的学校,在同一年级存在多个班的情况下,也基本上都是安排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班级的科学课放在同一节课来教学,导致出现大班授课现象。大班授课存在诸多弊端:人数较多导致课堂纪律难以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容易被打乱,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难以真正地开展分组教学,学生的学习质量难有保证;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难以兼顾到每一位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难以解答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表现机会减少又进一步打击了其学习积极性……所有这些,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让教学难以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和科学探索欲望,进而阻碍了科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六、对学生科学素养考核方式单一

科学是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课程,而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则往往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理论考试,小学科学“执笔”测试无法真正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考试是以翻书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在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本来就对学习科学知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考核方式是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这就更强化了学生的固定思维,让他们认为科学课不重要,从而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考察以知识内容为主,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进行全面考察,致使学生认为,学习科学课就是机械地背知识而非快乐地学技能。这导致学生对学习科学失去了兴趣,降低了科学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了科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七、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不仅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还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使之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乡村学校主要是按照科学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非常少,基本没有组织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等,或者仅仅是依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学生在课堂学过相关知识以后再进行相应的实验,兴趣自然降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具有拓展性、趣味性的实验,未能满足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主观期待。在组织实验操作时,往往是教师先讲解完实验步骤及过程甚至对实验现象都进行详细描述,学生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开展实验操作,难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而真正的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实验活动较少,学生在实验中没有了自主权,兴趣自然随之降低。在全面推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科学课作业主要担任着辅导的角色,没有科学课的专业特点,缺乏针对性与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八、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注重自主实践探索学习。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学习动力,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学习压力,视学习过程为享受的过程,视学习为乐趣。乡村小学科学普遍根据教材制定的三维目标开展教学工作,缺乏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也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机会,无法通过动手实验学习掌握知识以及探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没有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成就感,缺少分享成果所带来的喜悦,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打击其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导致科学课程的发展进一步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为学生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三观”提供了大量素材,小学科学课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关键性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脑分析能力、合作与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上文所述种种不利因素,导致乡村学校在科学课程的发展上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影响了乡村学校科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