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思路

2023-04-05马小云甘肃广河县上集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马小云(甘肃:广河县上集小学)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特殊性,思维能力还未健全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数学又与生活实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巧妙解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科目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将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一、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步认识到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只是按照相关课程指导要求进行生活化教学。而且,即便学校会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要求教师参加生活化教学的相关培训,也会因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不高,对待培训的态度不够端正,使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培训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能力并没有获得真正有效的锻炼。

(二)生活化教学资源欠缺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生活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通常习惯从互联网平台上收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生活元素或者查找相关教学资料,而不注重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与教学相关的生活素材,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是翻来覆去地用一些已经用过的生活案例。这样不仅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资源相对单一且匮乏,而且也会致使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形成制约。

(三)生活化教学不受重视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程度会深刻影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具体效果。根据对我国各个版本的教材内容的调查来看,有一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相对较低,并没有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数学知识中体现出来,仅仅注重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时,也就无法较为充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对生活化教学的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二、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原则

(一)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应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会因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理论化而感到理解困难,无法较好地消化所学内容,课堂学习效率难以提升。数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论是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还是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里都能发现数学的身影。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能把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点反射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理论化的数学知识鲜活起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真正吃透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原理,从而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同时大幅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二)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利用板书、讲解练习题等理论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点,还会要求学生反复进行大量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氛围相对呆板,缺乏趣味性,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十分枯燥,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年龄小,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需要教师营造出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这种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却疏于对学生的情感关怀,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单一、被动,不仅会影响数学教学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大幅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的思路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通过构建课堂环境氛围、进行动作表演等方式营造出与教学内容相符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高度集中,同时促使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基于此,要促使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特点,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导入生活情境,设计生活化情境以辅助数学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中。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和书写方式,再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出学生家长带领学生购买羊毛大衣的生活情境,将百分数的教学内容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展示羊毛大衣的成分表,让学生试着思考成分表中羊毛15.2%、超细羊毛68.9%、丝绒15.9%所表示的含义。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更为直观地学习到应该如何表示、书写百分数,从而大大激发学习兴趣,为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要确保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性,就应以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生活元素,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融合,了解学生爱好、熟悉的游戏活动及个性化表现,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有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统计在运动会中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参加跳远比赛的人数,然后带领学生将这些统计结果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并向学生讲解扇形统计图中运动会不同比赛项目的人数分布情况。将运动会添加到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中,即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增加生活元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形成数学运用意识,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快速分析及掌握其中的重点,学习如何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从而让数学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生活与数学理论有机结合

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教学的生活价值,进一步加深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深度,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利用生活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而引导学生真实地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则可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得更为密切,延伸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中“统计”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让学生学习与统计相关的知识点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在日常购买演出服时的生活小常识,并引导学生对购买演出服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统计的数据进行思考和切身实践,将课堂进行延伸,使学生更加明确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订购演出服时,班主任通常按照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三围等数据进行采购,这让学生在进行实际的统计时,又加入了“男女性别”之分的统计数据。在之后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再让学生将统计的定义与自己采集这些信息数据的过程相类比,他们就能够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统计知识,从而实现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的效果。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广大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就应充分认识到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的重要性。要反思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挖掘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生活元素,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在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点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