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改善传统教学

2023-04-05胡绪聪甘肃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胡绪聪(甘肃: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优化。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应在新教育理念下,改变小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从心底喜爱数学。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教学能力,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辅助教师备课

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就应重视备课。只有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设计,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对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教材以及教师参考书是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备课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从网络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备课资源的丰富性,改变数学教案设计的单一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备课的整体水平。小学数学教师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就应重视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案及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整体效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还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改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为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有效学习。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教材以及板书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乏味,课堂也缺乏趣味性。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及文字的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数学中还存在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对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习效率也难以提升。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融合,则能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能营造出动静结合的课堂氛围,教师将所授知识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加以呈现,可以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氛围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例如,教师在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创建羊圈里有多少只羊的动态视频,通过小羊的来回走动对其数量进行计算,视频的形式,能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

(三)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小学课堂时间一般为40 分钟左右。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还要进行大量的板书,其中演算、画图等都需要耗费时间,这就导致教师知识讲授的时间较少,影响教学效果。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用计算机对课件进行设计,将教学内容、例题以及图形等内容直接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知识讲解中,使课堂信息容量有所增加。

二、借助信息技术改善传统教学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及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想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就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大对教学模式创新力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也进行情境创设,但只是通过空洞的语言表达,学生无法真正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学效果不佳。而教师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能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更积极地融入情境氛围,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学的效果就能得到充分凸显。

例如,在开展《克与千克》一课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超市”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对“超市”的布局以及货架有直观的感受,对“超市”中的众多商品进行选择,这些商品虽然标记有相对应的数字,但并未对商品的单位进行标记。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商品数字后面的单位进行标记,填写克或千克计量单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商品单位进行回答,若学生回答正确,多媒体就可发出欢呼的声音,反之,若回答错误多媒体就会出现沮丧的声音。这样,运用图片以及声音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加深对克与千克的理解,从而提高本课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

小学生的学习经历较短,思维能力发展还有一定限度,但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就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学习难度的增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数学知识更为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可以更为简单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及水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形状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中的点、线等闪烁功能,辅助学生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理解。教师可通过点、线闪烁的方式,指出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突出内容重点。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长方体的各个部分建立更为直观的了解,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认知。教师在讲解结束后,还可将长方体转变为平面图,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让学生对平面图中长方体的组成部分有准确认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的认知与理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环境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和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还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需要得到加强,同时,教师、学生还应加强与教材之间的沟通。只有如此,才可实现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未做到相互探讨,学生在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如今,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尝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习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认识时间》一课教学时,在课堂教学前可先让学生在家中观察时钟,在课堂教学时,可先为学生简单地讲解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学生对时间有了简单了解后,教师就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动画。小红每天都会设置闹钟起床,在起床时会看一下闹钟,上学前以及放学后回家也会观察闹钟。在小红每次观察闹钟时,教师可以给闹钟一个特写,让学生根据刚刚所学知识对闹钟进行解读。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选择学生对小红看闹钟的时间进行回答,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时间对时钟进行设置,加深学生对时、分、秒的认知。这种沟通交流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能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传统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善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课堂。实践证明,趣味生动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改善,推动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